1.《文明》
宇宙中的原子不會消失 存在即是永恆
這是陸陸續續從去年的去年前就開始追的一部紀錄片 無意中翻到的一部.一開始確實被名字吸引的 這個主題太宏大了.因為大部分其實講的歐洲為主要的延展 對於整個世界的一些代表性文明提點 個人覺得這也無可厚非 但剪輯說實話散亂 每一集的主題並不連貫 當作單元性的講解來說 只有八集也是遠遠不夠的 但其中涵蓋的範圍還是很廣泛的 反正對於我這種愛好者來說 還是可圈可點的 但對於整個世界的文明而言 本就無法比擬 期待能出第二部
「你身體裡的每一個原子都來自一顆爆炸了的恆星。形成你左手的原子可能和形成你右手的原子來自不同的恆星。這是我所知的關於物理的最有詩意的事情:你們都是星塵。」
摘自 勞倫斯.克勞斯《無中生有的宇宙》
「那我自己,便是宇宙。」
2.《百家講壇》
最愛易中天先生的幽默
自從疫情在家呆著就守著小度重溫經典 這是從初中時在家看電視時就喜歡看的節目 我現在都記得科教頻道一直都是我的最愛 什麼我愛科學、探索發現、動物世界易中天先生把三國志講解的比三國演義還精彩 重新辯證的看待歷史人物 絕不可同影視劇一概而論 能在時代洪流中流傳至今的無論是典籍還是典籍裡的人物都是值得學習的
「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黑格爾
而真的 我們什麼也沒學會嗎?
3.《神秘的西夏》
看吧看吧 託到現在嗶哩嗶哩要付費了
這也是這部紀錄片剛出來的時候我就一直想看的 紀錄片這類東西永遠都不會過時 開篇所講的那樣 一個在歷史洪流中被遺忘的國家 和小時候看過的電視劇天龍八部總覺得格格不入,尊重史實的前提下,劇情被演繹的也很精彩.講解細緻,內容不拖沓 不散漫.這,不僅是一部民族的史詩也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璀璨文明中的一顆明珠.
「正是這種民族主義強迫民族和民族之間相互疏遠。它們很像森林中的樹要,都想傲然獨立,但在地下深處,它們的根卻盤結交錯,在地面上空,它們的枝葉卻相互依偎。——茨威格
4.《河西走廊》
從神秘的西夏過來的姊妹篇
這真是情懷與歷史完美結合的一部紀錄片 從上一部紀錄片過來的 從漢代張騫開拓河西走廊為中心至今在此的興衰榮辱 看的我感慨萬千 多少人前僕後繼 揮淚灑血 絲綢之路從這裡開始 飄向世界各地 每一幀的畫面都在能感受到製作者們的用心良苦 強推 熱愛歷史的人必看經典 劇情還原度高 主題曲宏大悠遠 每一個曾踏足過這裡的人都在沉澱著這裡無與倫比的歷史價值
河西一帶又逢春,老樹繁花滿目新。
萬裡祁連橫入雪,千秋棧道碎成塵。
陣前點將風雷疾,紙上收兵字句真。
大好江山應未改,其間難覓舊時人。
5.《中國唱詩班》
這是一個缺少詩情畫意的年代
國漫的崛起越來越能代表著中國文化 這些流傳至今的浪漫詩歌每一句背後動能牽扯出一段動人心魄的故事 而用漫畫的形式表達 老少皆宜又能更多地表達出一些東西 畫風簡直大愛 現在只更新了六集 太不夠看了 期待更新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涳濛雨亦晴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6.《指尖上的傳承》
太美了 看完想買
傳統手工藝的製作與時代進步的碰撞 工藝品不僅代表著個人的審美也囊括了整個民族文明的內涵美這是一件和時間為伴的過程 創造和塑造看得見摸得著的傳承之美 也只有六集 期待第二部.
手工時代的中國工匠相信願力無邊,不管是做佛像,還是打家具。即使只是打造一個金絲楠木柜子,可能都不是一個工匠一生就能做完的。往往是爺爺做出粗坯,父親做完粗工,孫子再精雕細琢,窮盡三代才打造出一件精湛的柜子。陸續建造了一千六百年的莫高窟,那是多少代無名工匠,用盡了自己的體溫去焐熱了菩薩的慈悲。
7.《本草中國》
良藥苦口利於病
恍惚有種在看舌尖上的中國的感覺 這流暢醇厚的旁白即使閉著眼睛也能聽得津津有味,感受大自然賦予它們的靈性和魅力,古有神農嘗百草,扁鵲治病,華佗刮骨療傷 藥聖孫思邈,《傷寒雜病論》《千金方》《本草綱目》這些都是從小就在爺爺書架上的書.
一花一世界 一歲一浮塵
冬蟲夏草 春花秋月
Ps1:其實還是想寫書推的,這三個月只看過了2本書,我要死了....
小袁存到草稿箱大半年了,吐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