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5年一度的勞模評選年。2015年以來,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各行各業廣大職工群眾積極投身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深化改革、銳意創新,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湧現出了一大批先進典型。為選樹榜樣,表彰先進,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勵各行各業職工學習身邊的勞動模範和先進典型,勞動午報微信從即日起開設「新時代的勞動者」專欄,突出宣傳報導一批首都的勞動模範和先進集體的感人事跡,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深入人心,讓全社會都來尊敬勞動模範、弘揚勞模精神,讓誠實勞動、勤勉工作蔚然成風。
30餘年來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黨委副書記
曾曉芃
一直工作在衛生防病一線
始終堅持以「一切為了人民的健康」為初心
投身於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在重大任務面前總是
衝鋒在前、敢於擔當
他是專家型領導
是學科帶頭人
更是疾控工作的排頭兵
為公共衛生的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
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保障
做出開創性的貢獻
創新工作模式
做學科帶頭人
曾曉芃憑藉「與病媒生物不共戴天」的熱情,與「小蟲子」們鬥智鬥勇。
他主持多項科技部「十五」和「十一五」國家科技攻關和支撐計劃等課題研究與國家標準的制定,共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50餘篇,主編3部專著,參與起草國家推薦性標準31項。作為我國病媒生物防制專業領域的主要學科帶頭人之一,起草我國第一部病媒生物控制法規,建立我國第一個病媒生物控制管理系統,制定60項國家標準。
他建立的城市病媒生物綜合管理的「北京模式」和大型活動保障技術,使奧運核心區的蚊蟲密度下降500倍,實現無蚊蟲等病媒生物危害的目標,在國際上產生重大影響。
他一直致力於蟑螂、蚊、蠅、鼠以及蜱、蟎、白蛉等病媒生物防制的技術研究,積極開展病媒生物危害風險監測與評估、防制技術與措施研究以及衛生殺蟲滅鼠新藥械、新技術的應用與效果評價等工作,為守衛人民群眾健康作出了突出貢獻。
他建立的病媒生物監測系統,在預警監測體系發揮著關鍵作用;研製的防治技術,應用於每年全市統一滅蚊蠅、鼠、蟑活動中;他率領20人團隊建立了創新工作室,並被北京市總工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認定為2018年示範創新工作室。
堅守奉獻初心
守護人民健康
曾曉芃在歷次的重大活動保障中衝在一線、親力親為,堅持用自身的模範行動當好疾控戰線的排頭兵。
他在「一帶一路」、APEC、抗戰勝利70周年、G20等重大政治及體育活動中主持制定病媒生物防制方案,並領導疾控團隊摸排病媒生物本底情況,實施防制方案,圓滿完成防控工作任務,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5年韓國MERS疫情輸入疫情
2016年全國首例黃熱病和裂谷熱病例
2017年「基孔肯雅熱」
2018年萊姆病合併斑點熱混合感染確診病例
2019年建國以來北京市首起輸入性肺鼠疫疫情
在這些突發傳染病的防控中,曾曉芃率領他的團隊科學應對、有效處置,遏制傳染病的流行和爆發,有力地保障首都人民的公共衛生安全,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
致力於科普傳播
築起「安全長城」
對於科普宣傳工作,曾曉芃有很高的熱情。
多年來,他堅持學以致用,現身說法,積極將病媒生物防制有關技術與知識傳播給公眾,曾數百次在電視臺、廣播電臺、報紙、網站等媒體進行有關衛生蟲害防制知識的宣傳,收視及觀眾口碑良好。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滅蟑知識,曾曉芃用博客和微博做起了科普,認真解答網友關於病媒生物防制的疑問,提供相應的防制方法,有時甚至會直接寄送滅蟲藥給網友。他的微博擁有120萬名粉絲,就算是在戶外工作,他也會抓個空兒,拿手機逐條回復粉絲的提問。
在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曾曉芃更是舍小家為大家,一心撲在疫情的控制工作中,他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已經連續十幾天沒有回過家,包括大年三十晚上也是跟疾控中心的職工一起度過的。為了有效應對快速蔓延的疫情,他每日指揮疾控人處理疫情、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採取綜合防控措施,及時有效處置,為首都百姓築起一道安全長城。
【人物簡介】
曾曉芃,男,1963年1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主任技師,病媒生物防制專家,現為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
兼任
衛生部病媒生物控制標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全國愛衛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農業部農藥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中國衛生檢疫專家委員會專家
中國衛生有害生物防制協會副秘書長兼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華衛生殺蟲藥械雜誌》副主編
中華預防醫學會媒介生物學及控制分會常務委員
「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進十年行動」專家委員會委員等十餘項職務
曾獲
全國愛國衛生先進工作者
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優秀科技工作者
全國醫德標兵
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
首都勞動獎章
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
2018年北京奧運會衛生保障先進個人
首都健康衛士
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
首都十大健康衛士等榮譽稱號
來源:勞動午報
編輯:劉亞靜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