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看不懂的天價藝術,一幅作品動不動就拍出上億的價格,讓很多人都不解,許多網友紛紛表示作品真的值這麼多錢嗎?有錢人的世界我不懂,一些在國際上並無影響的當代藝術家,其作品的拍賣價動輒數千萬……藝術品市場火爆,今天就來了解下這些作品究竟是怎麼被拍出天價。
紐約時間5月15日,在佳士得「戰後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專場中,傑夫·昆斯的雕塑作品《兔子》以4000萬美元起拍,最終以8000萬美元落槌,加佣金後以9107.5萬美元成交,折合人民幣6.26億元,與其說傑夫·昆斯是一名成功的藝術家,更不如說是一位優秀的商人。傑夫·昆斯的成功之處,在於開創了獨一無二的藝術風格和提出了藝術學世界級的營銷策略。
幕後黑手炒作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這是電影《大腕》中的一句經典臺詞,用在藝術品拍賣市場再實在不過了,一些名畫之所以被拍出高價,其實也有幕後黑手的炒作。也有一些書畫作者自賣自買,幕後僱『託兒』以高價買回自己的作品,而這一高價將成為二次拍賣流通的參考價格。
另外,抬高某一個藝術家的最高價格,會導致他的所有作品價格上漲。最著名的一個例子與畢卡索有關。2006年,拉斯維加斯的賭場大亨史蒂夫·韋恩本來要將畢卡索的《夢》賣給紐約對衝基金大亨斯蒂文·A·科恩,價格是1.39億美元。1997年韋恩買下這件作品時,花費是4840萬美元。為什麼科恩願意以1.39億美元的價格支付呢?戈弗雷的推斷是,如果《夢》真的以1.39億美元交易成功,那麼,買家科恩已擁有的畢卡索畫作必然會大大增值,而其增值的幅度,將大大超過他為《夢》所付出的支出。
炒作洗錢
在拍賣過程中,也存在黑錢洗白、貪汙式洗錢、關聯洗錢等不同方式的洗錢,因為藝術的價值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價格起伏很大,一幅作品可能估值300萬,可通過炒作拍賣可以達到上億,加上拍賣公司有權利對買賣雙方的真實資料保密,所以想查清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供不應求、市場壟斷
我們都知道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商品的價格和價值成正比,可是天價藝術品的價格和價值真的能成正比嗎?顯示是沒有的,但存在市場供不應求的特點,一些畫家去世後剩下的作品數的過來,拍一幅就少一幅,而有些人又對這位藝術家很感興趣,所以不惜好高價買下收藏,也有一些商人有投資眼光買回來做投資。
總之,藝術品價格不等於藝術品價值,在懂的人眼裡,有些作品是無價的,而在看不懂的人眼裡,這幅作品可能什麼都不是,一分錢都不值,所以啊,值不值你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