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們,一定對各種各樣的小蟲子特別熟悉,特別是一些男孩子經常會抓來一些蟲子讓她們決鬥,除了這種玩法以外還有一種專門聽叫聲的蟲子特別受孩子們歡迎。說起會叫的蟲子大家肯定都會想到蟈蟈、蛐蛐等,這些都是北方的鳴蟲,咱們今天來說說這種南方地區特有的鳴蟲,它們的聲音非常優雅堪稱是昆蟲界的「音樂家」,不過現在野外已經很難見到了。
這種鳴蟲就是「竹蛉」,別名有中華樹蟋、臺灣樹蟋、印度樹蟋等,此蟲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廣東、海南、福建、江蘇等省區,是一種南方非常著名的鳴蟲。和其他鳴蟲一樣,它也是通過翅膀摩擦發出聲音來,因其翅薄如竹衣,加上鳴聲清幽,如絲竹聲聲,所以叫做竹蛉。它喜歡棲息在瓜豆等棚架植物及果園的草叢中和梧桐、泡桐、桑樹、槐樹上,循著聲音過去便能找到它。
不過想要捕捉一隻竹蛉絕非易事,因為竹蛉大多要在天黑後才開始鳴叫,所以捕捉都要在晚上進行,尷尬的是竹蛉的顏色和葉片的顏色幾乎完全一樣,很難分辨,相信捕捉過竹蛉的人一定深有體會吧,只有在它鳴叫的時候,把翅膀翹起來並抖動著的時候,才最容易發現它的蹤影。捕捉竹蛉切記不要著急,一定不能被它發現,因為這種蟲一旦受到驚擾,就會向下跳落,所以藉助點工具應該會事半功倍的。
竹蛉成蟲不怎麼活潑,移動也是以跳躍為主,喜藏於雜草或土塊縫隙中,喜歡吃稗草、狗尾草、灰黎、白菜等幼嫩的組織。竹蛉白天在枝葉上爬行覓食,只有受驚時才會跳躍,叫聲為「句、句、句、句 ……」很像蟋蟀的鳴聲,但是比蟋蟀的節奏要快一些。鳴叫時兩前翅豎立,與身體約成75°角,而且它還可以邊走邊鳴叫,叫聲因而忽此忽彼,常常只聞其聲而不見其影。
現在野外的竹蛉已經很少見了,可能是因為農作物的農藥和生存條件的變化,導致野生竹蛉的數量急劇下降,不過人工養殖的也有很多,一些花鳥魚蟲市場上經常有賣,而且價格還是很高的。一般的竹蛉價格都在30元左右,如果是品相好一點的,叫聲好聽的價格都在80元甚至更高的價格。
各位朋友你們那裡有這種鳴蟲嗎?你捕到過它嗎?你們覺得它的叫聲好聽嗎?歡迎來一起評論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