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竟可以語冰?現在的花鳥市場真讓人大開眼界

2021-01-10 新民晚報

「立夏之日,螻蟈鳴」。

這兩天,兜兜逛逛上海普陀、寶山、黃浦、楊浦區幾大著名花鳥魚蟲市場,將會被一陣又一陣此起彼伏的「蟈蟈唱」所吸引:「嘖嘖嘖」叫,「唧唧唧」鬧,還有「呱呱呱」笑,「聲音清脆的有嗎?」「我要挑只男中音!」「綠的好還是咖啡色好?」

圖說:現在這個季節,蟈蟈成了鳴蟲界最搶手的大王。郭劍烽 攝

樂呵呵的蟲老闆,一手攥放大鏡一手摘圈蟲籠,連應答帶比劃吆喝自己鳴蟲的品相。「儂看,這種菠菜面孔賣相最好,剛剛野外捉來的,一年就一次。」在靈石路上嵐靈花市剛裝飾新粉大型花市內,大門口三四家蟲攤頭最鬧猛,詢價擇蟲之問夾雜著各類蟲鳴和攤主回應的大嗓門,也為花卉市場起著一波波篷頭。而蟲子鳥雀貓狗佔據半壁江山的西藏南路上萬商花市則更加海派,雖無齊整擺位和闊綽場地,但一句句上海閒話,應和蟲蟲們大合唱,聲聲透出市井文化氣息和閒適生活的人文景觀。

門道甚多蟲市場

其他鳴蟲叫聲大同小異,唯蟈蟈聲調千差萬別:有的引吭高歌,有的雄渾低吟,有的尖細嬰啼,聲音是標價重要標準。

記者在普陀嵐靈花市、黃浦萬商花市、寶山張廟花市和楊浦五角場花市四家花市發現,從15元到45元,看看差不多的蟲子,價鈿相差兩倍以上,除個頭體型略有胖瘦外,翠綠與鐵綠蟲也有不同,「頸部到翅膀顏色深咖是鐵蟈,力氣大,叫聲響,這種是綠蟈,樣子好看,個子偏小,聲音也以脆薄為主,另一種紙盒裝通體碧綠的叫螽斯,是一種南方來的叫蟈蟈,只能哼哼唧唧。」

圖說:螽斯,南方蟈蟈,紙盒囚養,聲音偏小單一「嘰嘰嘰」,花市叫「吉兒」

聲音越響越貴?蟲老闆笑著搖頭,他說恰恰相反,叫聲越渾厚越好,像男中音往往比男高音稀少一個道理。青蛙或者蛤蟆叫是極品聲音,「咕呱咕呱」,既不擾夢又有田野味道,蟲界有千軍易得一「蛙」難求之說。有個攤位,曾經賣過一隻600元「蛤蟆蟲子」!

「但並非蛤蟆叫個個好,有的屬假唱。」經常上花市的蟲友老萬,善於從蟲子叫聲中辨析「壽命」長短。

不斷食,一周投一次活蟲當葷菜,一般能活三個多月,但有些叫聲像蛙鳴蠻好聽的蟲子,不到兩個月就夭折了,原來買來就是「老頭蟲」了,所以叫聲粗悶。

「看蟲體年齡,主要在肚皮。」他拎起幾籠蟲道,「這隻灰黃色,應該是中青年。另一隻灰白色比較後生,大概相當於人類30歲吧。」他笑語,真正剛剛蛻皮成蟲的,通體青灰色,肚毛猶存,而肚色臘黃,油潤泛漿的是風燭殘年之貨,「別聽聲音似蛙鳴,那是在苟延殘喘。」

相比較「蟲王」的身價,鳴蟲「住房」的奢華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籠盒千姿百態,材質各不相同,造型也各領風騷。最貴有牙雕扁盒近千元,還有上百元所謂紅木盒,他們的價格能買一個排的兵蟲。

圖說:材質不一的各色鳴蟲蟲盒蟲籠,價格普遍比蟲貴。郭劍烽 攝

深諳此道的蟲友老陳告訴記者,牙雕為獸骨,非象牙,號稱的紅木大多是贋品,普通木頭塗油漆而已,底座頂座飾物,全是膠水粘,使用時常瘸腿斷腳,影響了美觀。真正質量上乘的,不是口稱的紅木,而是陳年的硬木,色淡沁潤,不會變形開裂,有點像買家具。

圖說:鬥蟋罐頭。郭劍烽 攝

據了解,蟲具製作大都是手工拼接,特別是食蓋的「開門關門」是最講究手藝的,又是衡量蟲盒質量的一個主要手段。

精緻的蟈蟈籠子

記者在上海目前最大的四區花市採訪,聽到蟲老闆嘆苦經——蟲子只有短短幾個月活著,大批量餵食比較繁瑣,常有死亡發生。有的攤主借租臨房被人投訴,徹夜叫聲引起鄰居不滿,用麻袋布悶罩,又會死亡,「難做,混口飯罷了!」不像賣花賣土賣盆的,沒有銷路也耗得起。

家庭作坊蟲產業

每年五六月份,是蟈蟈自然成蟲的「應季期」,能從長串「喋喋不休」叫聲中,感知燥熱夏季的來臨。

圖說:街頭又聞蟈蟈聲。新民晚報 楊建正 攝

但是就像上海菜場超市,一些蔬菜季季登場,如果要在菜身上找尋時節症候,你恐怕會「糊塗」。

《莊子·外篇·秋水》中曾曰:「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意思是,對夏天生死的蟲子不可與它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後遂用「夏蟲不可以語冰」喻人囿於見聞,知識短淺。

但今天的鳴蟲與反季蔬菜一樣,蟈蟈們一年四季365天都在亮嗓,不是這類百日蟲「穿暖吃飽」壽命延長了,而是越來越多的地方把孵蟲養蟲列入了農村特種產業「靠山吃山」,供應不間斷,夏蟲冬賣更值錢。

圖說:人工孵養下,秋蟲油胡蘆一年四季「活」。郭劍烽 攝

所以別被能養一年、能過冬所忽悠,大雪天悲鳴的「歌唱家」,就是大冬天暖棚裡孵育餵大的,而小販則用鎢絲燈保溫於泡沫箱內,愛蟲人只能掖藏於貼胸內衣,靠體溫為蟲哥製造人體暖空調。

圖說:泡沫箱上蓋棉被保暖

或許你不曾想到,這一籠籠一盒盒體態迥異,叫聲不一的昆蟲,均產自於上海以北的地區,如山東、河北、河南、山西、天津等地,有的種卵甚至有日本、柬埔寨、菲律賓的「洋基因」,說不定哪天鳴蟲產業也能藉助「一帶一路」引進來,讓更多洋蟈蟈、洋黃蛉紮根落「滬」,屆時,聽聽洋蟲學唱「中國歌」該多有趣。

記者了解到,目前鳴蟲養殖經濟以家庭作坊型為主,不像蝶類飛蟲受到科研院所重視而加以國家層面的投入育卵,有的蝴蝶還被列入國家珍稀物種,像受保護的大熊貓那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以在上海打工的崔先生為例,一次隨朋友玩花市,發現自己老家滿山遍野的蟈蟈蟲,被幾十元地叫賣。他連續觀察好幾次,小老闆一天賣蟈蟈的收入就有近千元,而他是5元左右一隻收購的。嗅到商機的他,辭職回鄉,租用農田,蓋起大棚仿造野外環境,先捉野蟲飼養,經過幾次失利後摸透了蟲子的生活習性、腸胃喜好,科學配比雄雌比例,食物充足時,隔一段時間投餵蚱蜢、黃皮蟲活食,冬天則以浸泡黃豆為主,實現良性循環。公蟲依體型小大,叫聲粗細分類,批發到上海廣州等地,一年營利50多萬元。

目前,養蟲農業,在山東、河北、天津和北京一帶方興未艾。尤其是河北蟈蟈之鄉的易縣,五年前曾靠逮野蟲發財,如今野外鮮有叫聲,一幢幢塑料棚窩裡卻響聲不絕,靠毗鄰京津交通便利的優勢興蟲興業。

如今的蟲市,九成以上的鳴蟲是人工孵養而成,其叫聲不亞於野種,而且「飯來張口」、養尊處優,活得更久。

與此相反,如果你是一位鬥蟋愛好者,挑選鬥性更猛的野生蟲是考驗眼力的一道坎,因為人工繁育的蟋蟲,吃的是飼料,飲的是自來水,住的是罐盆,散步奔跳活動空間嚴重不足,腿腳細軟,牙口鬆軟,遇鬥則軟,甚至出現「老鼠吃貓」,小野蟲咬死大白蟲的情況。

圖說:鬥蟋,搶地盤搶「老婆」,兩雄相遇勇者勝

因此,大名鼎鼎的山東寧陽多以野外捕捉為業,當地人所種植的毛豆、冬瓜、玉米全是供蟲蟋們享用。據悉,人工孵化的蟋蟀多用於鳥食,流入市場人稱的白皮蟲,也是派鳴叫用場的。今天,只有與寧陽齊名的浙江紹蟲,因為屬晚蟲沒有受到大的驚擾,仍處於自生自滅狀態。

上海鳴蟲資源豐富,隨著全市綠化植被率提高,目前,崇明、嘉定、青浦等郊區,紡織娘、大黃蛉、竹蛉、金鐘重新冒頭。

圖說:紡織娘,叫聲如織布機聲「革嘰革嘰」,上海崇明、青浦、嘉定等郊遠大量分布。

七寶蟋蟀是其中代表,曾經的鬥蟋以驍勇善戰名聞遐邇,如今古鎮已經開始興致勃勃地將古老名蟋續代提上議事日程,抽調專門人員,著手操辦恢復種蟲事宜,但願阿拉七寶蟲今後採自於碎石瓦礫、茅草農田,使「七寶蟲」重振江湖,名至實歸。

千姿百態蟲文化

蟈蟈與蟋蟀、油葫蘆並稱中國三大傳統鳴蟲之王,「賞其音,觀其貌」的歷史悠久。

圖說:一對油葫蘆,左為雄右為雌,雄蟲聲音悅耳「悠悠悠」。

清代吳江詞人郭廩的《瑣寒窗·詠蟈蟈》寫道:「絡緯啼殘,涼秋已到,豆棚瓜架。聲聲慢訴,似訴夜來寒乍。掛筠籠晚風一絲,水天兒女同閒話。」文中雖沒有提及蟈蟲一個字,卻分明讓人感到,有隻掃動頂須的蟲王不緊不慢,絮絮叨叨地在你耳畔「預報天氣」。

是的,中國祖先聞聽鳴蟲的叫聲,就能判斷出氣候特症。戰國時期的《逸周書·卷六·時訓解》生動地講解了鳴蟲與24節氣關係,「立春之日,東風解凍。又五日,蟄蟲始振。立夏之日,螻蟈鳴。螻蟈不鳴,水潦淫漫」等。

對此玩蟲高手解釋說,大多數人認為,蟲鳴於秋,所謂「秋蟲唧唧」就是這個意思。其實像蟈蟈,黑蟬之類是夏天寵兒,喜熱喜光,養蟲人叫「陽蟲」,陽氣抬升,體力充沛,鳴音響亮,屬聒噪型;秋天的主要是蟋科類昆蟲,包括上海市場常見的黃蛉、馬蛉、油葫蘆等,均為「陰蟲」,喜歡蟄伏陰暗涼爽之處,相較於夏蟲鳴聲顯得不急不徐,抑揚頓挫,萬籟俱寂下格外催眠,這類蟲的「醫用價值」已經被不少中醫醫生,推薦成為心臟病人的輔助理療手段。試想,入夜後「小精靈」閃動兩片薄翅,摩擦起聲,有節奏富節律,很快讓人昏昏欲睡。

圖說:馬蛉,棲山東遼寧等地灌木狀樹林,「鈴鈴鈴」叫聲清悠

今天的花鳥市場裡,熱衷選購鳴蟲的都是清一色50至70歲的大叔大爺們,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他們或多或少存在著失眠少眠和心血管疾病,隨身的蟲啼能產生精神上的安慰和愉悅,帶來安謐安寧的感覺。悠聲徐徐,渾身舒坦,這與不少人習慣在電視伴音中酣睡是一個道理。

上海社科院工作的老王,退休後專門從蟲市買來十多對蟋蟀,放養在綠化繁茂的庭院,「聽聽叫聲,老安靜老愜意的。」還有個陳姓朋友,揀選上照的叫蟈蟈,作為昆蟲微距攝影的「練習對象」,經常發帖「軋臺型」。

近年來,不少上了年歲的阿姨也有迷上養蟲的,基本是受到老公的「薰陶」。胡蜂、螞蝗、螞蟻在我國不少地區和不少國家被引入臨床,用於治療風溼痺症,發揮了獨特效用。

古往今來,雄蟲呼雌的叫喚,早已成為老祖宗陶冶身心的「伴手禮」。許多古畫瓷玉中,昆蟲又是添彩點睛的一筆。活蟲的聲療伴隨蟲菜的滋補,深入千家萬戶。現在的雲南、廣東、山東、貴州等地,幾乎昆蟲皆可入菜,烹飪以油炸為主,且富低脂肪高蛋白,蚱蜢、黃蜂還被製成罐裝零食以供出口。

圖說: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翠玉白菜」,葉片上停留了兩隻小蟲,一隻是螽斯,一隻是蝗蟲。

九成以上的昆蟲是以鳴聲而悅人,而蟋蟀、獨角仙則以好鬥而受寵。以蟋蟀為例,古時專門取悅皇族的鬥蟋,在中國曆久彌新而發揚光大,目前上海、北京、天津和河北是鬥蟲四大聞名省市,每年都有新老蟲友會師擺擂,類似拳擊比賽,按分量分級別,用天平稱重,以斟為舊計量單位。「斟」的重量具體到底是多少?經用萬分之一天平測算:1克=1000公絲,一隻4斟半的大蟋蟀僅0.7克,「大模子」能賣到500元/蟲,一克千足金國家牌價近300元,所以有人說蟋蟀是田地裡的「軟黃金」。

目前,京津冀滬已經舉辦近十屆鬥蟲大賽,並通過自媒體播出,還刻制光碟銷售。滬上有大學教授沉浸於此樂此不疲,寫出在蟲界有影響的品蟋專著,圖文並茂,一時洛陽紙貴。在今天泰國、菲律賓東南亞地區,飼養獨角仙用於「拼殺」是當地人傳承已久的歷史文化,得勝冠軍,可換兌牛羊,十分吸引人。

圖說:犀金龜科甲蟲也叫獨角仙,雄性喜鬥,東南亞國家常辦鬥蟲賽事。

據不完全統計,僅目前鳴蟲銷量最大的京津滬就有百多萬之眾的強大消費群,鳴蟲鬥蟲產業前景可期。

(新民晚報新民眼工作室郭劍烽 範小鋒)

相關焦點

  •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大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必然會失敗。點評:求知是人生的一部分,但絕對不是人生的全部。
  • 莊子的「夏蟲不可以語冰」,聰明的人讀出的絕不止這三點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莊子》這句話出自《莊子》的秋水篇,其中「夏蟲不可以語冰」這句話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許,在遇到談不攏的人和事的時候莊子畫像莊子的這句「夏蟲不可以語冰」,道理似乎很簡單,便是不要和不是自己這個層次的人廢話
  • 談「夏蟲不可以語冰」:需接受局限不必求取圓滿
    「夏蟲不可以語冰」,說的是一種局限,其限制性在於時間。  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在莊子中,這是成對而出的說法,前者說空間的局限,後者說時間的局限。井蛙從沒見過湖塘,更沒有見過大海,眼界侷促。夏蟲春生秋逝,過不了冬天,跟它談論冰凍之事,超出其經驗。  人對時間局限的克服,是通過語言、文字、文獻完成的。否則,人比夏蟲也強不了多少,一條狗最多十幾年,一個人不過幾十年,有很多事情發生的周期,在幾十年之上。
  • 郭德綱「和火箭專家說燒煤」與莊子說「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莊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郭德綱的話有一種自嘲的感覺,但其中的意思,卻與莊子的話並無二致,只不過,說話人的身份立場變了。
  • 做人要知道:夏蟲不可以語於冰,人人有本難念的經
    古文經典名篇《莊子·秋水》有段話很有哲理:「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其實,夏蟲不可以語於冰,它包含著更深刻的哲理就是:一個人總是責怪別人無法理解自己的心境,就像夏生夏死夏蟲一樣,不了解冬天的冰天雪地。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想像得到,因為做人各自思維的不同,而且各人所承受的生活壓力不同,彼此,都會成為對方心中的夏蟲,難以走進各自的心靈世界,無法更透徹地理解對方的難處。
  •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莊子道出了人格局的重要性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井底之蛙」指的是一個人見識少,而「井蛙不可語於海」指的是不能與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對一個沒有見識的人來說你與他談論他所不知道的是可以說就是在對牛彈琴,這就是一個人的格局,格局的大小也就決定了你未來發展的路有多遠,試想一下,一個985畢業的大學生和一個只有初中文憑的人,這兩種人有著不同的世界觀
  • 莊子的大智慧: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大意:對於井底之蛙不可以和它講海,因為它被狹小的生活環境所局限;對於夏日之蟲不可以和它講冰,因為四時不同,它無法體驗。 希京匯教育集團--客戶價值: 1、校訓:啟迪智慧、立德樹人!
  • 古人的智慧,夏蟲不可以語冰,不與傻子論短長
    那麼現在不會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裡去了。這個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既然「三季人」可憐的連四季都不知道存在,那還有什麼要與之計較的呢?轉念一想,我這樣的念頭是對的嗎?在這個念頭裡,是否有傲慢的成分呢?把別人當作「三季人」其實是鄙視他人見識不如我。
  • 「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
    我從小就想當母親,現在,我會當一朵花的母親、一隻小鳥的母親,在我的眼裡,花花草草都是我的孩子,所以,我不會感覺欠缺,也沒有遺憾。」她與舞蹈藝術相互成就。那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人,大概永遠不明白,女性的真正價值,一定是在生育之外的。
  • 莊子:夏蟲不可以語冰,遇事永遠不要和這樣的人爭辯
    不要和自己不在一個層次的人去爭辯,沉默就是最好的應對,聖人和小人的區別就在於,聖人從不會主動惡語相向別人,從不會對別人產生惡意,小人總喜歡看別人的難堪,戳別人的痛處,還暗地裡竊喜不已,這兩者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真的是夏蟲不可以語冰。你和不同層次的人去爭辯,爭得面紅耳赤,爭得臉紅心跳,最後的輸贏誰都不服,有什麼價值呢?
  • 莊子經典語錄8句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人,每次見面都是一副笑臉相迎的樣子,在你面前可以把你誇上天。這種人要格外注意,因為在你背後捅刀子的人很可能是他。5.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6.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原句: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釋義:《莊子 外篇 秋水》——(上接河伯至於北海見到海神若,望洋興嘆,自嘲貽笑方家的故事。)
  • 如何理解「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含義?
    這又是一個可以短話長說的問題。總是有人說,為什麼提問者的問題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回答者卻會長篇大論?留心看看,這是真不懂「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嗎?人家是在問如何理解。具體如何理解,如何結合我們自身的看法,這才是這個問題和回答需要達到的目的。先用一句話回答,那些嫌囉嗦的不妨看了就走。
  • 隨心淺談|夏蟲不可語冰
    莊子說的好,夏蟲不可語冰。人生短短幾十年,如白駒過隙一般,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有必要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與價值觀迥異的人無休無止的爭論中去麼?你可能會說,我知道了這個道理,多麼想把它傳達給更多的人啊,讓他們也能感受我的感受,理解我的理解。而我想說的是,求知這種事情只能自悟。他人若是根本沒有產生一絲,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欲望,你怎麼灌也是灌不到他們腦袋裡去的。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已經在你的腦海裡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本段話出自《莊子·秋水》。原文是:「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翻譯:不和井裡面生活的青蛙說大海是什麼樣的,它受空間限制而不能理解;不和夏生夏死的小蟲子說冰是什麼樣的,它受時令限制而不能理解;不和孤陋寡聞的人談論「道」是什麼樣的,他受見識限制而不能理解。和現在比較流行一句話對應:人不能賺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
  • 這麼胖的魚我還真沒見過!19張神奇照片讓人大開眼界
    世界真奇妙,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中有很多奇妙的事物和現象,這些神奇的事物或現象總是能讓人大開眼界。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19張讓人大開眼界的神奇照片,一起來看看吧!
  • 夏蟲不可語冰,可是夏天的蟲子只在夏天快活就好了呀!
    有句話說「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意思是夏天的蟲子不可能和它們談論冰凍的事,是因為受到生活時間的拘限;井裡的青蛙不可能和它內們談論大海的事,是因為受到生活空間的拘限。嬌嬌覺得這句話雖然沒有錯,但是夏蟲也沒有啥錯呀!
  • 我的世界:mc蜘蛛網還可以這麼用?真讓人大開眼界,學習了!
    我的世界:mc蜘蛛網還可以這麼用?真讓人大開眼界,學習了!在《我的世界》中搜集蜘蛛絲也要有用精準採集附魔的劍,因為如果用一般武器來收集蜘蛛網反而會被蜘蛛網纏住,一旦被纏住就很難脫身。蜘蛛網的特性還有很多用處,比如說製作紅石延時線路和製作隱形門,電路延時講究原料就是發射器、蜘蛛網和壓力板,核心部分就是蜘蛛網,可以通過控制壓力板控制線路。牆畫和蜘蛛網和組合就可以製作隱形門,玩家和生物就可以穿牆而過。
  • 菜場要求女攤販不超45歲,不是關懷是夏蟲不可語冰
    菜場要求女攤販不超45歲,不是關懷是夏蟲不可語冰 2020-10-24 15: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海情》:水花是可憐,但麥苗沒資格說她,夏蟲不可以語冰
    本來我可以不來這,縣教委的許叔,給我找了對象,就在縣裡,還答應幫我找工作,我要去新疆。」也許,這句話就算是麥苗跟得寶告白吧。得寶不答應:不行,太辛苦了麥苗:我不怕受苦,得寶:我怕,我會給你寫信的在得寶去新疆之前,麥苗想和他一起去,他卻拒絕了,因為他受不了麥苗和他一起受苦,他答應給麥苗寫信,閩寧村建村儀式的那天,他騙了麥苗,自己一人孤身前往新疆去找表弟,撇下麥苗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