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夏蟲不可以語冰」,聰明的人讀出的絕不止這三點

2020-11-30 憑欄優讀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莊子》

這句話出自《莊子》的秋水篇,其中「夏蟲不可以語冰」這句話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許,在遇到談不攏的人和事的時候,都會來上這麼一句。

《秋水》篇

莊子這句話的意思,若是自己翻譯翻譯,意思就是說:對著井裡的蛙,不可以和它談論關於海的事情,因為井底之蛙眼界狹小,它眼中的天地只有那麼大,和夏天生夏天死的蟲子,則沒有必要和它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因為它的眼界有限,見不到冬雪的景色;同樣的,和見識淺陋的人,不必和他們談論高於他們認知的道理,因為他們的學識和受到的教育是有限的。

莊子畫像

莊子的這句「夏蟲不可以語冰」,道理似乎很簡單,便是不要和不是自己這個層次的人廢話,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有價值的事情上。可若是稍稍花點時間思考一二,將思維發散一下,我們還可以從這句話中讀到更多的知識。

莊子是道家的代表

首先,便是關於交友的抉擇。不和井底蛙說海,不和夏天的蟲子說冬天的冰雪,意思便是要找能見過海的人談論大海,和見過冰雪的人討論雪景,簡單的說,便是要找有共同經歷共同語言的人作為朋友,否則你的奇妙感受和心得,那些人雖然羨慕,卻是無法體會的。

第二,多讀書,多出門增長閱歷。原因嘛,很簡單,就是不要成為別人眼中的夏蟲,這個世界上,總會有我們不知道的知識,未曾聽聞的傳說,沒有讀過的歷史,我們總會在某個時候成為別人眼中的「夏蟲」。

夏天的蟲子

這種時候,談論的話題涉及到了自己的未知領域,最好的選擇便是安靜的聽別人講述,少說多聽,不明白的內容,將信將疑的內容,超過了自己認知的內容,儘量少提問,也千萬不要質疑,避免因為無知而出醜,回家後要麼自己讀書,網上查資料,要麼親自去體驗體驗。

第三,切記不可當著別人的人說這話。「夏蟲不可以語冰」,看似很有學識的一句話,背後卻是說這話的人內心的傲慢和無禮。因為這話讓懂得其意的人聽到,會覺得你在看不起他,因為說夏蟲語冰,和井底之蛙是一個意思。說別人眼界狹小,說別人沒有見識,把這樣的話說出口,或許正是說話的人沒有禮貌,無知且愚蠢。

夏蟲不可與冰語

《莊子》作為華夏文化源頭的經典著作,許多經典的語錄和故事,值得我們深思。在下智慧有限,只想到了三點,比我厲害的人大有人在,肯定領悟得比我要多,我這裡也就算是拋磚引玉了。

相關焦點

  • 郭德綱「和火箭專家說燒煤」與莊子說「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莊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郭德綱的話有一種自嘲的感覺,但其中的意思,卻與莊子的話並無二致,只不過,說話人的身份立場變了。
  •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莊子道出了人格局的重要性
    人物簡介莊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哲學家,同時他也是道家學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道家學說創始人老子並稱為「老莊」,在哲學範疇中,他們被並稱為「老莊哲學」,莊子的思想中具有很強烈浪漫主義色彩井蛙不可以語於海「井底之蛙」指的是一個人見識少,而「井蛙不可語於海」指的是不能與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對一個沒有見識的人來說你與他談論他所不知道的是可以說就是在對牛彈琴,這就是一個人的格局,格局的大小也就決定了你未來發展的路有多遠,試想一下,一個985畢業的大學生和一個只有初中文憑的人,這兩種人有著不同的世界觀
  • 莊子的大智慧: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大意:世俗的人,都喜歡別人贊同自己,而厭惡別人反對自己。 點評:都喜歡聽好聽的,不喜歡聽不好聽的;都喜歡聽別人誇獎自己的,不喜歡聽別人批評自己的,這是人之常情。
  •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莊子的九句大實話,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大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必然會失敗。點評:求知是人生的一部分,但絕對不是人生的全部。
  • 莊子經典語錄8句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人,每次見面都是一副笑臉相迎的樣子,在你面前可以把你誇上天。這種人要格外注意,因為在你背後捅刀子的人很可能是他。5.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莊子 徐無鬼》簡析:不能因為一隻狗善叫就認為它是一條好狗;不能因為一個人能言善辯就認為他是賢人。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看一個人是否賢能,不能以他是否能說會道為依據,誇誇其談的人不一定有才德,看人關鍵看他的行為,是否言行一致。
  • 做人要知道:夏蟲不可以語於冰,人人有本難念的經
    古文經典名篇《莊子·秋水》有段話很有哲理:「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其實,夏蟲不可以語於冰,它包含著更深刻的哲理就是:一個人總是責怪別人無法理解自己的心境,就像夏生夏死夏蟲一樣,不了解冬天的冰天雪地。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想像得到,因為做人各自思維的不同,而且各人所承受的生活壓力不同,彼此,都會成為對方心中的夏蟲,難以走進各自的心靈世界,無法更透徹地理解對方的難處。
  • 談「夏蟲不可以語冰」:需接受局限不必求取圓滿
    「夏蟲不可以語冰」,說的是一種局限,其限制性在於時間。  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在莊子中,這是成對而出的說法,前者說空間的局限,後者說時間的局限。井蛙從沒見過湖塘,更沒有見過大海,眼界侷促。夏蟲春生秋逝,過不了冬天,跟它談論冰凍之事,超出其經驗。  人對時間局限的克服,是通過語言、文字、文獻完成的。否則,人比夏蟲也強不了多少,一條狗最多十幾年,一個人不過幾十年,有很多事情發生的周期,在幾十年之上。
  • 莊子:夏蟲不可以語冰,遇事永遠不要和這樣的人爭辯
    人,生來沒有一帆風順的,我們總會遇到和自己意見相左的人,也會遇到誹謗和中傷,老子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種境界,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到的。莊子說:大辯不辯。兩位聖人的話都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要和自己不在一個層次的人去爭辯,沉默就是最好的應對,聖人和小人的區別就在於,聖人從不會主動惡語相向別人,從不會對別人產生惡意,小人總喜歡看別人的難堪,戳別人的痛處,還暗地裡竊喜不已,這兩者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真的是夏蟲不可以語冰。你和不同層次的人去爭辯,爭得面紅耳赤,爭得臉紅心跳,最後的輸贏誰都不服,有什麼價值呢?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言有所止,不必盡付
    《莊子,秋水》有言:「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對井裡青蛙不可以跟它們談論大海,因為井底之蛙局限於井內,狹小而窄的空間,怎知大海的寬闊,深淺,對只生活在夏天的蟲子不可以跟它們談論冰凍,因為他們終其一生也未曾見過冰雪,更不會懂寒冷為何物。
  • 古人的智慧,夏蟲不可以語冰,不與傻子論短長
    「不對,一年只有三季!」「四季!!」「三季!!」「四季!!!」子貢理直氣壯。「三季!!!」來人毫不示弱。然後就爭論不止,很長時間也不停。孔子先是不答,觀察一陣後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來人見此,大笑而去。待來人走後,子貢忙問老師:「這一年應是幾季?」孔子答:「四季。」子貢不解。孔子繼而說道:「這時和剛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綠衣。他分明是田間的蚱蜢。
  • 如何理解「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含義?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前面是說秋天漲水時節到了,河水勢大,河伯於是欣然自喜,以為老子天下第一壯闊。一路得意到了北海的入海口,向東望去,浩浩湯湯,一望無際。於是河伯「望洋興嘆」。
  • 隨心淺談|夏蟲不可語冰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得到正面的積極的反饋和回應,那就必須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找到對的人說出對的話。  莊子說的好,夏蟲不可語冰。人生短短幾十年,如白駒過隙一般,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有必要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與價值觀迥異的人無休無止的爭論中去麼?你可能會說,我知道了這個道理,多麼想把它傳達給更多的人啊,讓他們也能感受我的感受,理解我的理解。而我想說的是,求知這種事情只能自悟。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原句: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釋義:《莊子 外篇 秋水》——(上接河伯至於北海見到海神若,望洋興嘆,自嘲貽笑方家的故事。)
  • 《莊子》十句名言,精闢通透,道盡人生哲理!
    二、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鈞敗之。語出《莊子·庚桑楚》。知道停留在所不知道的境地,這邊是達到了知的極點。如果有人不知道這樣事情的人,自然的秉性一定會使他敗亡。三、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語出《莊子·外物》。
  • 《莊子》整本書大多地方在罵人!井蛙和夏蟲其實就是在罵你沒文化
    莊子,給人的印象就是遺世獨立,乘著風遨遊於九天之上的瀟灑形象,這其實也得益於莊子超乎常人的想像力,長達幾千裡的一條魚,藉助著風遨遊;任國公子,釣起一條魚能引得海天共振,這條魚夠方圓數裡的人一起吃;還有不知是莊子化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化成了莊子。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是在諷刺孤陋寡聞,還是另有所指
    1、「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把握中立情感這句話出自《莊子》,要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就在於可能覺得這句話的情感頗具貶義。因為這句話的直接翻譯就是,我們不能和一生生活在井底的青蛙來談論大海的驚濤駭浪,因為青蛙理解不了;我們也不能和「在夏天生又在夏天死」的蟲子描述冬天的冰雪,因為時間限制,夏蟲體會不到冰的模樣。基於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我們可能會覺得,莊子這句話是在諷刺人之孤陋寡聞,而井底之蛙一詞確實在後世頗具貶義。
  • 「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
    更令人感慨的是,這則言論居然獲得了上萬的點讚。於是,關於女性、生育再一次成為網友們對於人生價值觀爭議的話題。娛樂圈女星戚薇、李若彤紛紛發聲,直接怒懟。楊麗萍老師,一個被大家熟稱為「孔雀仙子」的舞蹈家、藝術家,一直以來女神般的存在,純粹地追求自己的舞蹈藝術。
  • 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有什麼現實意義?
    「夏蟲不可語冰」透露出的是一種無奈感,有時候真正的意思是「夏蟲無法語冰」,或者說是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想在有生之年遍覽世間美景,或者參透所有知識都是不現實的。倘若渾渾噩噩做井底之蛙尚好,只怕曾經跳出井口一瞥外界春光,最終仍被地心引力拉回井下。當兩個人的認知水平相差太多,根本說不通時,不如不說。
  • 夏蟲不可語冰
    文|王玉河夏蟲不可語冰是《莊子·秋水》裡的一句話,意思是你不可以跟只在夏天生存的蟲子,談冰是什麼東西,因為它沒有在冬天生活過,對冰不會有概念。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也是這個道理。同樣,對井裡的青蛙,你跟它談大海的廣闊,它也是不知道的,因為它們都受到自身生存時空的限制。
  • 國學入門書目:《莊子》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道家經文。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亦稱《南華經》。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人 。戰國中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學的創立者,與老子並稱「老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