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又名《南華經》,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道家經文。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亦稱《南華經》。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
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人 。戰國中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學的創立者,與老子並稱「老莊」。莊子的生活年代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前369年—前286年。莊子逝世的時候,宋國已經覆亡。
《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人與自然的關係、生命價值、等都有詳盡的論述。
《莊子》一書中,一方面具有無神論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一方面又有神不滅的思想。一是唯物主義的。一是唯心主義的。
《莊子》一書原有內篇七篇、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解說三,五十二篇,十餘萬言。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營造出一個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莊子》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莊子之語,看似誇言萬裡,想像漫無邊際,然皆有根基,重於史料議理。
《莊子》的名言名句:
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2.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3.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4.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5.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聖人貴精。
6.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之民。
7.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8.節飲食以養胃,多讀書以養膽。
9.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
10.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1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2.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13.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
1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15.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16.朝三而暮四。
17.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1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在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1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20.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聖人生而大盜起。
21.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22.學者,學其所不能學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辯者,辯其所不能辯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
23.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