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社會人,讓我給你講一個猴子炫技被射死的故事!

2021-01-09 網易

2020-12-27 17:57:33 來源: 好玩的國學

舉報

  在高度發達的網絡社會,人與人之間幾乎毫無秘密可言了,我們好像都是在一個大魚缸裡生活的魚兒,赤身裸體地展示在別人面前,這就是社會的異化,異化的社會。

  現代人似乎最耐不住寂寞,最喜歡炫耀。很多號稱是「大金鍊子小金表,一天三頓吃燒烤」的社會人,明晃晃地炫富、炫技甚至是炫耀自己粗陋的武力和淺薄的見識,最終還不是被抓走。有炫妻的,最終戴了帽子離婚了;有炫耀超速駕駛的,最終被抓了;有炫耀酒駕的,很快警察就上門了;有炫富炫爹的,結果是實力坑爹,不管是乾爹還是親爹,最終都被坑的很慘。

  

  其實,在道家哲學家莊子看來,自恃聰明的人就是傻!按照莊子的齊物的觀點,窮人和富人最終的結局都是一樣的,掛在牆上和埋在土裡也是一樣的嗎,最終也是塵歸塵土歸土。你很牛,那也是看起來很牛而已,或者說只是暫時很牛而已,沒有必要傻到非要把自己牛的一面展示出來,那就叫做露拙,用現代的語言就叫做炫技必死!

  莊子大概是中國哲學家中最冷的一個了。他眼中常常泛冷光,嘴角常常掛著冷笑,時常說一些深邃的冷笑話。我覺得莊子有三冷。第一是冷靜看世界。我們常說要投身於火紅的世界,但在莊子看來,這就是傻。世界本來是冷的,仿佛「淮南皓月冷千山」,仿佛「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它是純自然的,你打不打擾這個世界,它都在那裡。第二是冷靜看自己。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來自塵土歸於塵土。按照齊物論的觀點,你居廟堂之高,我處江湖之遠,最終都是一樣。美麗的人生應該是自由逍遙的,是物物而不物於物的,是去除心的枷鎖的,是擺脫心奴的過程,是享受心靈自由清風明月的,而不是蠅營狗苟蝸牛角上爭何事。所以,把人生活的冷靜一點,活的平淡一點,才是人生快樂的根源。第三是說冷笑話。莊子從來不肯和你正面講道理,和他對話是一種很燒腦的事情,他只說冷笑話,這個冷笑話就是寓言。

  

  炫技必死這句話,其實莊子早就說過的。不過他很狡猾地講了一些寓言故事,而且是動物的寓言故事。動物看起來這和我們人類不相干,但事實上,莊子就是在說人類,因為我們距離動物,也無非是幾個基因組的差距而已。

  「吳王浮於江,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走,逃於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見巧乎王。王射之,敏給搏捷矢。王命相者趨射之,狙執死。」

  莊子說,吳王渡過長江,登上猴山。猴群看見四散奔逃,躲進了荊棘叢林的深處。有一個猴子比較牛,它從容不迫地騰身而起抓住樹枝跳來跳去,在吳王面前顯示它的靈巧。吳王用箭射它,猴子敏捷地接過飛速射來的利箭。吳王下命令叫來左右隨從打獵的人一起上前射箭,猴子被射成了猴篩子,抱樹而死。

  

  猴子成了猴篩子,主要是覺得自己不是猴子,而是牛。猴子最終的結局,印證了古人的一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也印了現代的一句話——「炫技必死」!

  社會人,莊子知道你心裡很熱,很想在這個涼薄的世界活出溫度。但是你越試圖證明什麼,就說明你真的缺少什麼;你試圖得到的,也許是羈絆你靈魂的枷鎖。你想成為珍珠,不妨先做泥土。因為,驕傲的猴子爬上樹時,露出的是紅屁股;聰明的猴子炫技時,被射成了猴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莊子》中關於猴子的寓言三則
    拿猴子來和人的性格、習慣作比較,可以說是再恰當不過的了,當然他是在利用故事來闡述人世的道理。吳王浮於江,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走,逃於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見巧乎王。王射之,敏給搏捷矢。王命相者趨射之,狙執死。《莊子·徐無鬼》中吳王渡過長江到達的山嶺上有很多猴子,猴群看見他們的隊伍四處逃散躲了起來。但有一隻猴子留了下來,它很從容的上下跳來跳去,在吳王面前彰顯它的靈活。吳王用箭射它,他敏捷的把箭接了下來。於是吳王下命令叫來跟隨的人一起射箭,把猴子射死了。
  • 莊子《逍遙遊》-鷦鷯與鼴鼠的故事
    莊子《逍遙遊》-鷦鷯與鼴鼠的故事(一)老沙念過中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逍遙遊》,只是你不一定記得這是莊子寫得。莊子,就是「莊生曉夢迷蝴蝶」的那個莊子……印象裡,他就是那個睡一覺,夢醒後,就搞糊塗是自己夢裡變成了湖北,還是自己就是蝴蝶,還處在變成人的夢中……更或許,你和我一樣早就忘記了《逍遙遊》寫了什麼。
  • 莊子為何強烈批判和嘲諷文明,劉慈欣《鯨歌》表達了怎樣的哲思
    盜亦有道,人卻不仁從這個故事中我第一個想到莊子的寓言是「盜亦有道」,指的是盜賊也有他們自己的道理。大家知道,舂秋時期據說有一個很出名的強盜叫蹠, 史稱盜蹠。莊子借這個人嘲諷文明社會的種種行為以及所謂的文化,其實不過是另外一種「盜」,都不過是給自己當前的盜賊行為找一個合理的解釋,或者乾脆說找一塊遮羞布蓋住。
  • 《莊子》講了7個動物段子,代表你身邊的7種人
    莊子是擁有大智慧的人,他教育人的方式也很獨特。他不喜歡枯燥的說教,而喜歡講段子,不僅講有關人的段子,更喜歡講有關動物的段子。正如鮑鵬山所說,莊子的筆下,更像是一個動物的世界。在《莊子·逍遙遊》中,講了一個大鵬與學鳩的故事。大鵬身負垂天之翼、心懷青雲之志,它一心想要飛往南方的天池。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大鵬付出了很多努力。當這件事傳到學鳩與蜩的耳中後,它們不由得笑了起來。
  • 莊子:不要用愛的名義傷害愛你的人!
    儒家是一種熱情的哲學,它提倡仁者愛人,最好是你愛我我愛你,然後把愛灑向全世界;而道家是一種冷靜冷酷的哲學。它認為人的溫度就是自然的溫度,而自然是沒有愛的,所以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孔子提倡一種愛的哲學,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道家對此不以為然,特別是莊子。在莊子看來,難道己所欲就能施於人嗎?莊子不是愛的哲學家,但是他的思想中包含了如何去愛這個方法論。
  • 莊子是個不講道理的人?看看《莊子·秋水》就知道了
    我們先看看《莊子·秋水》,這是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的文言文,現在的「部編本」八年級也收了這篇文言文。這個「魚之樂」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課本的劇情設定是這樣的:在教學參考裡面,這篇文章的立意是讓學生理解莊子和惠子不同的人設,從他們的對話中看到哲學議題,但是我想說,詭辯不等於哲學。作家王蒙很早就看到了這一點,王蒙認為莊子就是在胡攪蠻纏的詭辯。
  • 讀懂莊子,你就會明白:現在的人為什麼不快樂?
    ,就明確表示自己和魚一樣清心寡欲,不能夠去做官,沒想到這兩個手下不相信莊子的定力,以為是在考驗他們兩個人的誠意,就蹲在地上陪莊子一起釣魚,莊子為了讓他們早點回去,就講了一個小故事:楚國有一隻神龜,死了之後被做成標本供奉在寺廟裡,假如你們是那隻神龜,你們是希望在水池裡玩呢?
  • 《心靈奇旅》:魚的故事拯救了喬伊,來聽莊子講魚的故事值得回味
    當你準備好感受生活時,你就擁有了「火花」。於是,喬伊的靈魂再次回到地獄,費勁千辛萬苦終於找到靈魂22,將一片人間的樹葉交給靈魂22,並告訴他:「你的火花不是你的目的,當你做好準備活著的時候,你的火花一欄就會填上了。」最後,喬伊欣慰地走上了天梯,等待超度。沒想到,地獄管理員突然出現,感謝喬伊給他們帶來的啟迪,並且給予了喬伊再一次回到人間的機會。
  • 生產管理學小故事分享—猴子與香蕉,你會講故事嗎?
    今天在書上看到一個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有6隻猴子關在一個實驗室裡,頭頂上掛著一些香蕉,但香蕉都連著一個水龍頭,猴子看到香蕉,很開心去拉香蕉,結果被水淋的一塌糊塗,然後6隻猴子知道香蕉不能碰了。讀完這個故事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裡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這個實驗室如果比作我們的車間,猴子比作我們的員工,吃不到的香蕉就是我們車間的規定和要求。
  • 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看了《莊子》這個故事,感悟太深!
    《莊子》有個小故事,今天講給大家聽,如果早點悟到這個故事,可能就會收斂他們的狂了!一、莊子《秋水》中的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選自《莊子·外篇》《秋水》篇。而你我又有什麼可誇耀的呢?」故事完了,我們應該得到什麼啟示呢,如果他爸是李剛的那個人,看了這個故事,可能他爸是誰也狂妄不起來了吧!通過莊子這則故事,我們應該明白一些道理。
  • 一隻小蜘蛛和莊子的故事
    最近在聽於丹的《莊子》心得,覺得還是蠻不錯的。早上剛好聽到於丹講了一個關於蜘蛛的故事,具體內容如下:有三個人路過一個牆角的時候,看到一隻小蜘蛛往牆上爬,前面有一塊洇溼了的雨跡。當此情景,第一個人想我和這蜘蛛一樣,一生就這樣爬上去再掉下來,掉下來再爬上去,周而復始。人的一生,碌碌無為,一直坐著徒勞的努力。第二個人想,人生真的有很多誤區。我們只看到眼前,以為只有一條路,其實潮溼的地方並不大,只要繞開就很快可以爬到更高的地方。我要讓我的人生變得更聰明,有時候人生就需要繞路走。
  • 《莊子》的「動物世界」,7種動物代表7種人,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他不喜歡枯燥的說教,而喜歡講段子,不僅講有關人的段子,更喜歡講有關動物的段子。正如鮑鵬山所說,莊子的筆下,更像是一個動物的世界。他所關注的這些動物,偏偏人模人樣,人五人六,甚至比很多王公大臣更像人。莊子構建起了一個妙趣橫生的「動物世界」,每一類動物,都代表著一種人生態度。鯤鵬,有志者。在《莊子·逍遙遊》中,有一個大鵬與學鳩的故事。大鵬身負垂天之翼、心懷青雲之志,它一心想要飛往南方的天池。
  • 「太空人」莊子的瑰麗宇宙觀
    莊子說,兩個國家何必要戰爭呢?就算是整個國家都給你,也不過是蝸牛角大小的地方啊。為什麼不把心胸放大,友好相處呢?但是莊子帶給我們的,還遠遠不止這些,我們繼續往下看。2、在外天空的宇宙裡「逍遙遊」《莊子》原文近7萬字,33篇。其思想的精華基本都在內7篇中,而這7篇中,又以《逍遙遊》最為精彩,開篇講了一個「鯤化為鵬」的神話故事。
  • 莊子的老婆去世,莊子鼓盆而歌,老鐵惠施不解,莊子曰:你懂什麼
    有一天,莊子的老婆死了,莊子的老友惠施聽聞後過來悼念,惠施本以為莊子肯定會很傷心,畢竟他們夫婦感情挺深。但他剛到莊子家門口,就聽見裡面有歌聲。莊子看起來一點也不傷心,而且在家裡「鼓盆而歌」,惠施一看這也太奇葩了,你老婆為你生兒育女,操持家務,死了你不失聲痛哭也就罷了,為什麼還在這裡又唱又跳的,有這麼開心嗎?於是他質問莊子:「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白了惠施一眼,你懂什麼?「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
  • 《易時間》郭敬明:「講故事的人永遠不死」
    郭敬明解析最世產業鏈 「講故事的人永遠不死」近年來最世文化專注電影事業,傳統雜誌和文學作品銷量不斷下降,對此易立競直面問及公司未來是否會以電影為主要支撐,郭敬明在節目中直言最世文化早已不再是單純的出版公司,而是一個以IP為中心的文化孵化平臺,電影的大勢是順應潮流的發展。
  • 《莊子》10句經典名言,感悟莊子的智慧!
    ——《莊子.知北遊》人的壽命大多不過幾十年而已,雖然有時會感覺時間漫長,但相對於無限的時空而言,其實是很短暫的,就如白駒過隙一般,剎那間而已。二、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田子方》人生最悲哀的事,莫過於精神上的麻木與愚鈍,而人形體的死亡還是其次的。三、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聖人貴精。
  • 8期:《資治通鑑》周紀之物我兩忘的莊子;探尋「道」的宇宙奧秘
    在莊子看來,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如何擴大人的內在生命,便是莊子所關注的問題。人被生存的環境所蔽,為知見所囿,形成鎖閉的心靈。莊子所關心的,不在於生理我的滿足,不在於家庭我的實現,也不在於社會我的完成,而在於體現宇宙我的理想。「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便是宇宙我的體現。宇宙我的體現,有賴於超越精神的展現。
  • 5個有道理的小故事,你一定要講給寶寶聽
    原標題:5個有道理的小故事,你一定要講給寶寶聽 編輯:小菜 「兒子說:我最討厭聽大道理了。我一邊引經據典,口沫橫飛,他自巋然不動。人是杵在那裡,但思緒早已經不知雲遊到何方了,說完該幹嗎幹嗎,一點效果沒有。」
  • 胡適:莊子哲學會造成「不問疾苦,苟且媚世」的廢物
    人們認識世界有兩個層次的理解庖丁解牛的故事,講一位廚師對於牛的認識是精細入微,原因是「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且,第一年只看到混淪之整個牛,第三年已經看不見整牛了,而現在「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養生主》)殺牛已不用眼睛,心神引導著刀在運行。
  • 那些經歷創傷性喪失的人,把一個故事翻來覆去地講,怎麼救?
    我剛跟我姑媽第四次講到薩姆是如何被謀殺的,她只是舉起手示意我不要再講下去了,她再也受不了了。於是我同我的叔叔坐下來,又重新告訴他整個故事是怎麼回事。我到底是怎麼了?治療師:這個就是我們所謂的「強迫性重述」。事實上,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對於經歷了創傷性喪失的人來說,他們感到很有必要把故事翻來覆去地講。來訪者:真的嗎?我以為我快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