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期:《資治通鑑》周紀之物我兩忘的莊子;探尋「道」的宇宙奧秘

2021-01-13 歷史離我們有多遠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太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汙我。……

楚威王聽聞莊周很有賢名,於是派使者帶著厚禮前去迎聘,許諾給他楚國的國相之位。莊周笑著對楚國使者說:「千金,很貴重的聘禮;國相,顯費的地位。但是您難道沒有看到郊祭時將要被殺的牛嗎?被人飼養了幾年之後,就要被披上文採繡衣,拉進太廟被殺掉。在那個時候,就算它想當一個沒有人看管餵養的野豬也不能了。您還是趕緊走吧,不要在這裡汙辱我的名聲了。……

《歷史離我們有多遠》大家好,我是書揚。每期節目,我們都會介紹一位人物,他可能是思想家,也可能是經世奇才,甚至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的戰略家。大家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請點讚、關注!

01

大家好 我是書揚,本期節目主人公是物我兩忘的老子

莊子的偉大在於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就全球文化的傳承來說,不論是老子莊子還是跳躍到千年後的王守仁魯迅,亦或是遠在西方的蘇格拉底、伊拉斯謨、拉伯雷、布魯諾、斯賓諾莎、伏爾泰、萊辛、託馬斯潘恩等等。 他們的存在在向我們詮釋一個真理,那就是批判的思想永不湮滅,文化永不消亡,即便歷程是痛苦的,長期的,但值得我們等待。

02

周夷烈王七年(前369年),莊子出生於宋國蒙邑(今河南商丘)。莊子是宋國公室的後代,其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國的第十一代國君宋戴公。莊子生活的年代約與孟子同時或稍晚,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重要人物。創立了哲學學派莊學,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由莊子創作的《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它和《周易》、《老子》並稱為「三玄」。

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說莊子「其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

他與楚威王有密切的往來,但也來往於趙、魏這些大國之間,與這些諸侯都交往得不錯。卻沒有著重服務於哪位君王。

03

「道」是《莊子》的基本概念,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範疇。《莊子》基本繼承了《老子》中「道」的思想,莊子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老子的道重客觀的意義,莊子的道從主體上升為一種宇宙的精神。莊子把道和人緊密結合,使道成為人生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

在莊子看來,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如何擴大人的內在生命,便是莊子所關注的問題。人被生存的環境所蔽,為知見所囿,形成鎖閉的心靈。莊子所關心的,不在於生理我的滿足,不在於家庭我的實現,也不在於社會我的完成,而在於體現宇宙我的理想。「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便是宇宙我的體現。宇宙我的體現,有賴於超越精神的展現。超越的意義,在於揚棄與提升,揚棄俗世的價值,而提升到更高更遼闊的精神領域中。

04

因此,莊子認為和「道」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無限性比較起來,人只不過是「道」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某一瞬間的存在形式。所以。人世間的生老病死、福禍、榮辱,絲毫不值得日夜為之之去計較。

莊子的妻子不幸死了,莊子蹲在地上,一面敲著瓦盆,一面歌。有個鄰居覺得他太無情了,於是把他告到惠子那裡。惠子批評莊周說:「結髮妻子與你形影相伴了這麼多年,你對她的死非但不悲傷反而敲盆唱歌,這是很不對的!」

莊子主子回答惠子說:「宇宙間本來就沒有生,也無所謂形和氣,以後從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生又變而到死,這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一樣。現在,我的妻子正安然地回到宇宙這個大自然中去,我為什要為她傷心痛苦呢?

惠子啞口無言。

05

一次,莊子在濮水上釣魚,來了兩個楚王的使者請他去做官。莊子對使者說:「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死了三千多年了,楚王把它珍藏在廟堂之上。就這個龜來說,是願意死後使它的骨甲得到珍重,還是願意活著拖著尾巴在泥土中爬行呢?」

使者回答說:「寧願曳(搖曳的由來)著尾巴在泥土中爬行。」

「你們回去吧。」莊子說「我寧願做個曳著尾巴在泥土中爬行的龜。」莊子就這樣回絕了楚王的盛情。他這種視生不如死,視富貴不如在泥土中曳尾爬行的思想,以及對生死、貴賤的看法,非常超脫,得到後人的由衷敬仰。

06

有一次,莊周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了,就去找監河侯老爺借糧。監河侯聽說莊周來了,熱情地接待了他,並且表示政府的知識分子政策是以一貫之的,應該全面落實好知識分子待遇的改善問題,非常歡迎莊子經常來提出意見和建議。莊子等監河侯說完,就表示自己沒有吃的,想借一批糧食,等自己薪水領到了就還。監河侯聽了,欣然應允說:「這沒什麼問題。莊周先生能夠開口向我借糧,這本身就是看得起我。當然,也說明政府的工作沒有做好,我首先向莊周先生表示誠摯的歉意和深深的慰問。您受苦了!」說著,監河侯向莊周行了一個禮,看起來眼淚都好掉出了。莊周也覺得很感動,覺得監河侯真是個好官。不過,監河侯馬上表達了自己的難處:「不是我不想借給您糧食,實在是沒有那麼多糧可以借。——不過不要擔心!我馬上就要收取我封地的稅金了,等我收到稅金以後,一下子借給您三百金,怎麼樣哇?」莊子一聽,收了笑容,冷笑一聲,說:「這個先不忙說,我先給您講講我來時的見聞吧!

「昨天我在到你這裡的路上,聽見有聲音叫我。細細找去,發現路旁的車轍裡有一條鮒魚,因為沒有水,掙扎著快要死了。我就問:「鮒魚先生,您有什麼事哪?」「鮒魚說:「莊周先生,我是東海的水族,不幸落到這步田地。請您弄點水來,讓我活命吧!」「我說:「鮒魚先生,您的境遇太可憐了,我很同情你!我馬上去遊說吳王和越王,讓他們開鑿河渠,引西江的水來救活你,怎麼樣呢?」

「鮒魚聽了我的話,氣得要死,它說:「我現在離開了大海,無處安身,只需要一鬥一升那麼少的水就可以活命。沒想到你竟說出那麼大得摸不著邊的混帳話。你去引你的西江之水,還不如早早到魚乾店裡找我吧!」「我就不明白啦,」莊周對監河侯說,「我那麼好心要從根本上解決那條鮒魚的困難,為什麼它還要對我生氣呢?你給評評理,我們倆誰有道理呢?」

07

還有一次,莊子去見魏王,翻遍衣櫃也沒找出一件像樣的衣服,於是穿著其中一件最新的衣服去見魏王。魏王看到他衣服上的補丁說:「先生怎麼這麼狼狽?」莊子回答說:「處在現在這樣一個上昏下亂的時代,怎能不狼狽呢?對魏王進行了有力的譏諷。

故事講完了,這就是莊子放蕩不羈一生中的點點滴滴。他和其他人物一樣,每個人對他褒貶不一,看法是不一樣的。

而書揚認為,或許受莊子的思想最大的就是明代王守仁,他的三大思想及做人的理念,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還有朱熹也跨越時空,與老莊進行了一系列思想碰撞。

王陽明的農場悟道,其實就是悟的「往何處來,到何處去」。我受到了江西師範大學方志遠教授等專家的啟發。什麼是「道」?「道」,就是科學家根據 洛倫茲變換定律提出的四維時空到七維時空整個合集。而八九十維空間則是另一個未知高度。顯然,在十維空間運動中的時間和光速已經不能作為一個緯度的坐標軸再用了,宇宙的奧秘應該就是「道」,也就是十維空間,可以穿越時空的未知概念。

這應該是遠在千年的哲人能夠達到物我兩忘的起因吧。

最後,引用電視劇《天道》背景圖結尾

大家好,我是書揚。每期節目,我們都會介紹一位人物,他可能是思想家,也可能是經世奇才,甚至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的戰略家。大家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請點讚、關注!

相關焦點

  • 東方思想:莊子·道家哲學
    莊子的「道」一方面化去經驗世界,經驗事物的對待性及由對待性引發的種種差別與區分而建立;另一方面,亦借拒斥作為宇宙本源本始的實存性而證成。顯而易見,它不是作為本源的實有論意義上的「道」,而是形上境界之道。
  • 看完《流浪地球》後 孩子們去科技館探尋宇宙奧秘
    學生家長:觀影后孩子帶著好奇心來探尋宇宙奧秘  在三樓創造實踐展廳內的延伸探索足跡主題區,人山人海。無線盒展項為遊客朋友們營造出了浩瀚宇宙中無限深無限遠的景象。巨大的空間站模型,在主題區的中心非常醒目,走近空間站,我們可以看到太空人一天生活的場景,還可以看到空間站對接的模擬艙。
  • 《莊子》十句經典格言,感悟人生智慧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戰國時期宋國蒙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1、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水而為大。出自《莊子·則陽》。卑,低。
  • 莊子講述釣大魚的故事
    莊子在《外物》中寫道,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陷沒而下;鶩揚而奮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憚駭千裡。黃震評論莊子是「以不羈之才,肆跌宕之說,創為不必有之人,設為不必有之物,造為天下所必無之事」。莊子看見物體的影子,就想像出罔兩(影子的影子),它們日夜不分、形影不離,由此產生了爭論: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輿」?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
  • 莊子: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與靈魂同步,人間即天堂
    莊子《至樂》篇有這麼一則寓言故事。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弔唁,到了莊子家,看到莊子在他妻子的屍體旁,坐在地上,兩展其腿,拿著一個破瓦盆邊敲邊唱,沒有一點難過的感覺。
  • 莊子:高明的人,都會吸取純淨高能量
    我讀完《莊子》,大吃一驚,原來古人看待外貌,有令人意外的見解。當年,有四個古怪的人在一起討論,講的都是奇奇怪怪的話。有人神秘地說:如果有人能把「無」當作自己的頭腦,把生命當作自己的脊梁,把死亡當作尾椎,如此渾然一體,感悟到生死的奧秘,我就與他做朋友。
  • 解讀《道德經》,探尋老子心中的道!
    解讀《道德經》,探尋大道永存的奧秘眾所周知,老子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哲學家,他是中國道家學說的創始人,也是道教的開山鼻祖。老子的思想最典型的就是「無為而治」、「道法自然」等。當然,他的思想之所以能流傳下來,為後世所觀摩學習,關鍵在於其精華思想都被收錄在了《道德經》中,《道德經》中字字珠璣,充滿奧秘。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道德經》中的經世名言吧。1.「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採,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 《莊子》中的十句至理名言,細細品讀,人生境界大有不同
    《莊子》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重要著作,反映了莊周及其弟子的思想。《莊子》是莊子及其後學所作,成書於戰國時期它上承《老子》,下啟《淮南子》,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1.安危相易,禍福相生。出自戰國·莊周《莊子·齊物論》。事物的那一面存在著是與非,事物的這一面同樣也存在著對與錯。4.不為福始,不為禍先。出自戰國·莊周《莊子·刻意》。不去爭福祉,也就不會招來災禍。
  • 楊振寧最後一戰,《量子莊子》:宇宙之氣,以太和光本為一物
    宇宙之氣是以太,是光,這如同人體之氣。人體的經絡科學家至今無法發現,更何況是宇宙之氣呢?因為無法理解所以需要建設大型對撞機,然而兩千多年前的莊子已經內證了宇宙的真理。希格斯粒子並非上帝粒子,光子才是真正的上帝粒子。
  • 為探尋宇宙生命奧秘...
    近年來,科學家一直努力探尋宇宙中的元素組成。其中,氫(H)佔宇宙所有可見質量的75%,甚至超過90%的宇宙組成為H原子。如今,科學家們首次使用原子力顯微鏡直接精確檢測到了分子內的氫鍵,這對了解地球生命奧秘、探尋宇宙生命起源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 宇宙是怎麼形成的?-物道聚合學說-《物道理論》新宇宙觀
    含有超高熱量特性物質(如氫物質、氦物質等)如果達到物性與道性的最佳組合,就會結合到最大值,形成了類似於太陽的恆星,並具有了強大吸引力。含有其它相應特性的物質在物道相和作用下就形成了類似地球、木星、金星一樣的行星。在恆星自轉力及引力與斥力作用下,行星圍繞著恆星運轉。行星公轉產生的離心力又導致本身自轉的產生。同樣由於行星與衛星之間力的作用,在特定物道組和條件下就有了衛星圍繞行星運轉。
  • 莊子經典語錄大全 - 走過青春的文字
    你非我,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莊子》2.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莊子《莊子》3.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 「太空人」莊子的瑰麗宇宙觀
    但是相對於討論宇宙發展規律的「道」家思想而言,儒家思想雖然光輝燦爛,但是只是研究社會「術」的層面,跟道家的「道」相比,還是略遜一籌。我們今天主要來聊聊道家兩位代表人物之一的莊子的宇宙觀。莊子作為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文學家和哲學家,創立了哲學上的莊子學派。莊子學識淵博,對很多學派都有研究。
  • 《莊子·齊物論》莊子說「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才是人生大智慧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齊物論》。「逍遙遊」和「齊物論」是莊子最為著名的兩篇,逍遙遊關於人生態度的闡釋,而齊物論是關於道家辯證思維的闡述。接下來,我們來分享莊子在「齊物論」中的思想。我會用兩篇文章為大家解讀。
  • 《莊子》名言精選,看看哪句能成為你的座右銘?
    莊子(約前369——前286)是戰國時哲學家,莊氏,名周,漢族,宋國蒙人。莊子是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一、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出自《莊子·外物》,原意是言詞是表達意思的,既然已經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詞。後比喻彼此心裡知道,不用明說。二、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出自《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意思是空的房間才顯得敞亮,如果房間堆滿了東西,有光亮也透不出來。「吉祥止止」,意思是喜慶好事不斷出現。
  • 《資治通鑑》25句至理名言,洞見古人智慧
    ——《資治通鑑•漢紀》釋義:聰明通達的人要警惕過於明察;聽得少、見得少的人要避免閉塞無知。8. 得財失行,吾所不取。——《資治通鑑•陳紀》釋義: 獲得財物卻喪失了德行(得不義之財), 這樣的事我是不去做的。9. 去就以道,可謂君子矣。
  • 莊子的宇宙觀,與現代物理學有契合點:宇宙沒有邊界,不見首尾
    我現在解讀國學,並不代表我只讀孔子和易經之類的書。我最初讀書,是從社會科學、物理學、數學、考古學開始讀起。所以,當我讀到《莊子》的時候,就會聯想到霍金的《時間簡史》等物理知識。發現:莊子的宇宙觀,和霍金的宇宙觀契合。
  • 中國的「道」和西方的「物自體」:中西方哲學思維方式的差異
    這其中的最大差異在於,西方哲學探討世界的本質始終離不開感性、理性的對立(二元對立);中國哲學探求宇宙的本源和生態論以及「體認」論有關。比如康德哲學的「物自體」概念和中國文化的「道」範疇可以說明問題。「物自體」是康德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康德認識論哲學、道德哲學的先驗條件。換言之,如果離開「物自體」概念,康德哲學的推論將難以成立。
  • 國學入門書目:《莊子》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道家經文。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亦稱《南華經》。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人 。戰國中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學的創立者,與老子並稱「老莊」。
  • 莊子20個成語,安身立命,自在逍遙!
    莊子·知北遊》 宇宙精神的本原無所不在,甚至存於最卑微的東西中。道無處不在,世間萬物,不分貴賤高低,都體現道本身。每一個生物值得愛護,每一個人都值得尊重。·外物》 登舟舍筏,得魚忘筌,一些東西,包括語言只是追求道的工具,一旦達到新的境界,原來的工具就應該捨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