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高明的人,都會吸取純淨高能量

2020-12-03 坐照入神

#華夏文明#

有一些人對自己的相貌不滿意,有時找不到異性朋友,會怨天怨地怨父母。

我讀完《莊子》,大吃一驚,原來古人看待外貌,有令人意外的見解。

當年,有四個古怪的人在一起討論,講的都是奇奇怪怪的話。

有人神秘地說:如果有人能把「無」當作自己的頭腦,把生命當作自己的脊梁,把死亡當作尾椎,如此渾然一體,感悟到生死的奧秘,我就與他做朋友。

大家想像一下,這樣的人存在嗎?完全是生活在二次元世界中的怪人吧。我們能想到的外星人也不過是大腦袋,大眼睛無嘴綠皮膚什麼的,不具備莊子解說的相貌。

別的不說,把「無」當頭腦,這意味著什麼?放眼望過去,這個用「無」作頭腦的人別人是無法看到他的臉。科幻電影中的隱身人,他的頭雖然能隱形,可還是有弱點的,如果被澆上水,依然能看到。如果潑上汽油點燃也會受傷,總體來說依然會被人發現破綻。

把「無」當頭腦,就意味著頭部那個地方空空蕩蕩,任何東西無法傷害到,任何物質都可以穿過,可能裝下光也可以裝下黑暗,可以容納下大部分有的物質。當然可以包容巨大的能量。

無,可以裝下巨多的物質與能量。天地初開前的混沌狀態,就是無。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頭腦能裝下宇宙初開前的狀態,那麼你就有了吸收混沌能量的能力。高明的人,都會吸取純淨高能量

那麼生與死不過是自然而然的變化,相對於永恆遼闊的宇宙,可能是一瞬間,也可能是天地初開到毀滅。

在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中,倡導「致虛極守靜篤」,也是類似的感應吧,能感悟世界的本質真相。

有人覺得,這種設想沒有意義,然而在莊子那裡進行了更進一步的探索。

當時,那四個人都聽明白了,有此心態能與萬物同遊,就是變成螞蚱也不奇怪,他們就相視一笑成了好朋友,成了有名的四位得道之人。

為了探索證明「無」的獨一無二優勢,莊子讓四個人做了好朋友,為了進一步了解「道」。

四人中的子輿生病變形了,馱背高過頭頂,下巴低埋到肚臍,如同一個肉球一樣。

這太可怕了,尋常人見了馬上會嚇到,閃到一邊去。

都等著吃瓜看熱鬧,你們不是四個得道之人,現在相貌醜成這樣,看你怎麼活。

子輿不慌不忙地來到河邊,對著河水照見自己,嘆了口氣說:陰陽兩氣如此不調啊,把我變成這樣。

別人就問了:你現在很討厭自己吧?

子輿笑道:如果天地把我的左臂化成公雞,我就用左臂來喚醒黎明;

如果天地把我的右臂化成弓,我就用右臂來打獵謀生;

如果天地把我的屁股變成車輪,我就有了獨一無二的車馳騁天下……

我為什麼要討厭自己,難道生死可以自己掌握嗎,不是隨遇而安的嗎。如此,還有什麼不能順應的,還有什麼悲喜可以左右我的心境……

於是四位得道之人又在一起,自由自在地雲遊天下……

常人獲取能量,主要從食物中,而得道之人能從更高的層次獲得能量;常人獲得感悟,主要從七情六慾、五感中感知,而得道之人能從世界的「有」「無」中體會,可以忘記生死,可以跨過時間和空間,從混沌初開到宇宙毀滅……

看過《莊子》會明白,在莊子眼中,真正的智者是得道之人,能從「道」中獲得巨大的智慧,能從「無」中獲得巨大能量。自然也能順應能量造成的物質的變化,包括人的相貌變化。

那麼生老病死,在得道者看來,都沒有什麼能左右他們的……

有時,我也反推這個故事,排除其中幻想的水份。

我想到如今變化的世界,人們羨慕鋼鐵俠,為了力量要把自己變成半人半機械的狀態,那麼這到底是自然進化的催生,還是人的欲望顛倒的產物?

頂級科學家們,正在嘗試把人工智慧與人結合,把頭腦植入晶片,以期獲得超越平凡的體驗,更確切地說想成為「超人」。

那麼這樣的「超人」是宇宙對人類的暗示選擇,還是人的混亂躁動?

你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給出你的答案。

相關焦點

  • 土星發現大量外星飛船,他們是在修補土星環,還是在吸取能量?
    但是科學家在研究土星的時候,意外發現土星環正在消失,更為震驚的是大量的外星飛船圍繞著土星環,他們是在修補土星環,還是在吸取土星環的能量很多人猜測這很可能就是外星人修補土星的證據,但是另外一部分人不認同這個觀點,他們認為這些外星飛船不是在修補土星環
  • 莊子《寓言》:人體是一個聚集能量和放大能量的精密系統
    《莊子.寓言》:顏成子遊謂東郭子綦曰:「自吾聞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從,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來,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打坐調息,吸收天地能量;雲遊四海亦無牽無掛,一任行雲流水,自然而出,自然而入。內啟慈悲,外解萬千情執,以慈悲為藥,滋養全身,便得身心大自在。三年而通:人一旦時時在定中就能和天地同頻,能做到始終如一的固定呼吸節奏,就能夠「同氣相求」而不斷聚集能量,如此三年就可以打開靈性的通道。就能聽得懂天地的號令,便能趨利避害,先知先覺。
  • 「太空人」莊子的瑰麗宇宙觀
    我們今天主要來聊聊道家兩位代表人物之一的莊子的宇宙觀。莊子作為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文學家和哲學家,創立了哲學上的莊子學派。莊子學識淵博,對很多學派都有研究。在他的哲學思想中,也包含了早期的對宇宙規律的認識,我們今天主要來談談莊子的宇宙觀。
  • 地球上的生命為何都會走向死亡?生命死亡後會進入另一個宇宙嗎?
    每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會經歷出生、成長、衰老和死亡,對於人類來說,出生、成長、衰老和死亡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每個人都會經歷,誰也無法避免。今天,我們就從「大歷史」的角度來說一說「死亡」這件事。
  • 莊子和愛因斯坦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教育應該培養人讓其靈活變通並放寬視野,激發想像力,保持一定的好奇心,敢於尋找新出路,而不是狹獈地思考問題,或者只是沿著前人的道路思考問題。中國教育對於這方面的還不夠重視。以大葫之種中的慧子為例,他雖然知道葫蘆能用作桶或勺子來裝液體,但這都只是沿著前人的道路而已,這種做法是大多數人都會並有所耳聞的,但對於這種大葫蘆這兩種使用方法都是行不通的,然後他就束手無策了,而莊子敢於突破前人的道路,敢於靈活變通,把大葫蘆當作船用,而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而這本質上正是好奇心和想像力的作用。從這點來看,這個故事就相當引人深思了。
  • 莊子是個不講道理的人?看看《莊子·秋水》就知道了
    我們先看看《莊子·秋水》,這是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的文言文,現在的「部編本」八年級也收了這篇文言文。這個「魚之樂」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課本的劇情設定是這樣的:在教學參考裡面,這篇文章的立意是讓學生理解莊子和惠子不同的人設,從他們的對話中看到哲學議題,但是我想說,詭辯不等於哲學。作家王蒙很早就看到了這一點,王蒙認為莊子就是在胡攪蠻纏的詭辯。
  • 莊子:知大一,知大陰,知大目。神通大不過業力,業力大不過念力
    當我們眼光放遠,投向無邊的宇宙,久久凝望之時,就能夠調動宇宙中一切微妙的能量。比如仰望星空,你會覺得忘記了自我的存在,待出定後,不僅不會感覺疲憊,反而覺得能量滿滿,這就是當下回光,能量回向。也就是莊子說的「能移」,佛家稱「圓照」。《太上老君清靜經》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現代科學認為宇宙中無處不在的是「中微子」,每天有1000萬億的中微子穿過你的身體。
  • 道家宗師莊子認為:修心是根,止水是法,精闢
    德才兼備的人,才算人才。可以入世為官,可以實現抱負,可以濟世救人。莊子《德充符》一篇中記載:魯哀公向孔子請教神秘人物「哀駘它」的高明之處,孔子提出了「才全」「德不形」,也即「德才兼備」的說法。下文中所謂孔子的話,實則為莊子的意思。才——才全孔子(莊子)說:使日夜無郤,而與物為春,是接而生時於心者也。是之謂才全。白天晚上都沒有雜念,沒有煩惱,沒有夢境,甚至沒有昏沉的睡眠。這是佛家大阿羅漢境界。
  • 什麼人該讀《老子》,什麼人該讀《莊子》
    我讀《莊子》不超過10遍,只能說了解了莊子的大概,並不能掌握它的精髓,但既然萬物不二,總可以通過《老子》給我的道說說《莊子》。如果讓我評價《莊子》這本書,我覺得它的文學性大於思想性,思想性又大於它的歷史性。
  • 捷克一道閃電中驚現三角形UFO 疑似從中吸取能量
    外星人及UFO探索組織「SecureTeam10」日前公布捷克拍攝到一條長長的閃電劃破天際,後來卻在照片中發現閃電的下半段有個疑似「三角形UFO」的不明物體,他們表示,這架UFO可能是從閃電中吸取能量。
  • 太陽邊緣出現不明物吸取能量,體型很大
    太陽邊緣出現不明物吸取能量,體型很大!自從上個世紀開始,人類就已經有足夠的科技力量去登上太空,尋找太空中的一些秘密,人類雖然非常渺小,但是卻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去戰勝自然界所有的一切,並且去掌握到太空的一些秘密。不過隨著人類不斷的對太空進行探索,也有很多的問題在腦海中浮現。外星高級文明是否真的存在?難道人類真的是宇宙太空中唯一存在的高智慧生物嗎?
  • 《莊子》經典名言10則,讓人深思的經典哲理!
    《莊子》經典名言10則,讓人深思的經典哲理!一、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出自戰國·莊周《莊子·德充符》。德會長存,形體會喪失。出自《莊子·在宥》。有這樣一種人,可以隨意來往於天地四方,遊樂於九州,獨自來往,毫無拘束,這樣的人就可以超脫於萬物了。五、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惟止能止眾止。出自《莊子·德充符》。
  • 莊子的蝴蝶
    (《齊物論》)莊子的蝴蝶飛了兩千多年,莊子的蝴蝶夢也做了兩千多年。人和物之間的變形,或者說人異化成物,這是中國古典文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從最早的盤古女媧伏羲等的造型,就已經有了人和動物的異化結合。傳說盤古龍首人身,伏羲女媧人首蛇身,這其實就是人和物的異化雛形。再往後《西遊記》中孫悟空的七十二變,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人、狐、鬼之間的幻化等。
  • 《莊子》10句經典名言,感悟莊子的智慧!
    ——《莊子.知北遊》人的壽命大多不過幾十年而已,雖然有時會感覺時間漫長,但相對於無限的時空而言,其實是很短暫的,就如白駒過隙一般,剎那間而已。二、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田子方》人生最悲哀的事,莫過於精神上的麻木與愚鈍,而人形體的死亡還是其次的。三、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聖人貴精。
  • 莊子:不要用愛的名義傷害愛你的人!
    它認為人的溫度就是自然的溫度,而自然是沒有愛的,所以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孔子提倡一種愛的哲學,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道家對此不以為然,特別是莊子。在莊子看來,難道己所欲就能施於人嗎?莊子不是愛的哲學家,但是他的思想中包含了如何去愛這個方法論。莊子的人生哲學就是順應自然,自然如何,人就要如何,對於愛,也是一樣的。
  • 讀懂莊子,你就會明白:現在的人為什麼不快樂?
    這就是莊子的本性,寧願在汙水池裡遊泳,也不願意在高堂之上接受供奉。因為他追求的不是所謂的金錢與權力,而是真真正正的精神享受,看似沒有一事無成,實際上早已成功。莊子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大知閒閒,小知間間」。意思就說擁有大智慧的人胸懷寬廣,只有小智慧、小聰明的人才會斤斤計較,所以莊子雖然沒錢,但是卻十分瀟灑自在。
  • 莊子與你論逍遙,老莊道學中庄子的戲份有多足?
    論起莊子的逍遙,不免涉及到「道」的含義,古往今來,人就沒有停止對「道」這一門學科的解讀,何為道?天理尋常為道,天時地利為道,順應世間萬事萬物為道,為天地人三才之道。對於老子而言,更講究的是天道的觀點,人道只是為了天道服務的,即人道必須建立在天道這一大循環中,準確就是隨從天道發展。
  • 莊子的老婆去世,莊子鼓盆而歌,老鐵惠施不解,莊子曰:你懂什麼
    有一天,莊子的老婆死了,莊子的老友惠施聽聞後過來悼念,惠施本以為莊子肯定會很傷心,畢竟他們夫婦感情挺深。但他剛到莊子家門口,就聽見裡面有歌聲。莊子看起來一點也不傷心,而且在家裡「鼓盆而歌」,惠施一看這也太奇葩了,你老婆為你生兒育女,操持家務,死了你不失聲痛哭也就罷了,為什麼還在這裡又唱又跳的,有這麼開心嗎?於是他質問莊子:「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白了惠施一眼,你懂什麼?「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
  • 莊子的「夏蟲不可以語冰」,聰明的人讀出的絕不止這三點
    《莊子》這句話出自《莊子》的秋水篇,其中「夏蟲不可以語冰」這句話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許,在遇到談不攏的人和事的時候,都會來上這麼一句。莊子畫像莊子的這句「夏蟲不可以語冰」,道理似乎很簡單,便是不要和不是自己這個層次的人廢話
  • 莊子的宇宙觀,與現代物理學有契合點:宇宙沒有邊界,不見首尾
    所以,當我讀到《莊子》的時候,就會聯想到霍金的《時間簡史》等物理知識。發現:莊子的宇宙觀,和霍金的宇宙觀契合。莊子認為,宇宙沒有邊界,不見首尾,「出無本,入無竅」;霍金認為,宇宙的邊界條件是它沒有邊界。1、霍金認為:宇宙的邊界條件是它沒有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