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知大一,知大陰,知大目。神通大不過業力,業力大不過念力

2021-01-08 郭偉勝在線

《莊子.徐無鬼》:知大一,知大陰,知大目,知大均,知大方,知大信,知大定,至矣。大一通之,大陰解之,大目視之,大均緣之,大方體之,大信稽之,大定持之。

知大一。莊子說「形全精復,與天為一;形精不虧是謂能移。」當我們眼光放遠,投向無邊的宇宙,久久凝望之時,就能夠調動宇宙中一切微妙的能量。比如仰望星空,你會覺得忘記了自我的存在,待出定後,不僅不會感覺疲憊,反而覺得能量滿滿,這就是當下回光,能量回向。也就是莊子說的「能移」,佛家稱「圓照」。

《太上老君清靜經》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現代科學認為宇宙中無處不在的是「中微子」,每天有1000萬億的中微子穿過你的身體。中微子沒有質量,所以它的速度不受時空限制。而人體就像一張網,象一個篩子,只有你在守住純氣不散的時候,你的精微之氣才能與之「同氣相求」,方能兜住中微子而聚集能量。

知大陰。於天地「大一」而言,「大陰」就是大地。當我們反視內聽,如如不動之時,就是和大地的氣息共振。南懷瑾先生說,大地也是在喘息的,它的出口在西北方,接近出口的地方赤壁千裡,萬物靠近這個出口都會被吹得渺散無方。人若能和大地呼吸頻率有個公約數,就可以共振,如此就可以化解大地上萬物的幹擾。天通之,地解之,人處天地之間,便成為能量傳遞的通道,便可收集為我所用的一切能量。

因此哲學家康德說「有兩樣東西最能讓人敬畏,那就是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他所說的「心中的道德」就是指的天性、真性。

知大目。如果我們都是巨眼英豪,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是齊一而平等的。假如人人都帶上放大300萬倍的眼鏡看這個世界,那麼萬物都是一樣的,因為都是一個個原子而已,只有人的意識的存在。如果能放大一億倍,那這個世界就是空的,連人的意識都不會存在了,這時你也許就理解莊子說的「入水不溺,入火不熱」的真人境界了。佛家說「空」,道家說「虛」,儒家說「明」,其指不二。

知大均。菩薩畏因,凡人畏果,善惡有報,因果不虛。莊子說:「為之不善於明者,人得而誅之,為之不善於暗者,鬼得而誅之。」因果報應有的是現世現報,有的經年累世方能顯化。正所謂「正義也許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莊子也早就指出「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做好事和做壞事,報應都不會來得那麼快,但是「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誰都不要抱僥倖心理。無論佛家的轉世說還是道家的物化說,都是從放大了時空的角度來看的,都說明了「因果不虛」。

知大方。大方無術!「大方」是針對方術和道術而言的。萬般神通皆小術,唯有空空是大道。「大方」就是「大道」。權謀、詭計、心機、機靈鬼都是小術,最多一時得逞,最終一定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切小術在大道面前都將原形畢露,自討苦吃。大道就是無招勝有招,無聲勝有聲。莊子曰「無為可以定是非」「嗜欲深者天機淺」「天機不張則五官皆備」。那所有殫精竭慮的有為之術都如夢幻泡影,外以傷人,內以傷身,徒勞無功。若能「知大方」,返璞歸真,淡然無極,則神動天隨,藏身於天地之間,孰能害之?

知大信。神通大不過業力,業力大不過念力。心理學上有個詞叫「正向驗證」,當你的心思放在一個點上時,一切思慮和覺知都會向這個點上聚焦並不斷放大。心不喚則物不至,你心心念念什麼,就會得到什麼。當你選擇一個信仰的時候,你的祈禱就是一種正向能量的聚集,一切美好都將為你吸引。相反,如果你不是「大信」只是鑽牛角尖,一旦鑽進去就未必能出得來。正如成語「鄰人疑斧」一樣,越來越相信自己的莫須有的猜疑。

知大定。莊子在《逍遙遊》說:「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也。」一個人的定力決定一切,不因紅塵是非而動搖自己心中的信念,這就是「知大定」,可是葉公好龍的人比比皆是,每個人都說自己有信念,其實往往連主見都沒有。莊子說「古人外化而內不化,今之人則不然,內化而外不化」。

有網友問我:「我祖上幾輩人都有信仰,可祖宗神靈為何不讓我發大財呢?所以我不信什麼祖上陰德,也不相信什麼神靈。」

答曰:「神靈知道什麼才是根本,祖上神靈知道保你平安健康比保你發大財更重要。」

相關焦點

  •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後面一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他老人家就曾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如此才稱得上智者,打腫臉充胖子遲早會露餡,後悔都來不及。在學習古代經典文化時,一定要儘可能領悟其中道理,切勿斷章取義,否則容易曲解或誤解古人所要表達的真正意思。戰國時期哲學家莊子,他在道家學派的影響力和地位,僅次於道家學說創始人老子。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對學習的看法
    書「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名言不知激勵了多少莘莘學子投身書海,可是《莊子·養生主》中也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樣的話。莊子認為生命是有長度的,知識卻是無法衡量的,用有限的時間去追求無限的辦不到的事,對人們來說十分有害啊。難道莊子是在鼓勵大家放棄學習嗎?《莊子·天道》: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
  • 薩古魯:業力與記憶
    你們知不知道?即使用超級電子顯微鏡,你也看不到原子。我們觀察過它的活動,但我們從未見到過原子本身,但我們卻打破了它。甚至連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我們都能打破,這是我們的……我們現在對此非常引以為豪。我們能打破任何東西,我們能不能造出來是個未知數,但我們想打破什麼就能打破什麼。即便看不到,我們也能打破它。而且,你看到什麼和看不到什麼,這本身也是很不確定的。這麼來說吧,什麼是你能看到的呢?
  • 藍月傳奇輪迴業力怎麼兌換 有什麼用
    藍月傳奇輪迴業力怎麼兌換 有什麼用 作者:佚名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7-06-22 藍月傳奇輪迴業力,藍月傳奇輪迴業力兌換,輪迴業力有什麼用藍月傳奇輪迴業力怎麼兌換 有什麼用玩家提問:藍月傳奇輪迴業力應該怎樣獲取?
  •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 莊子·內篇· 養生主第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失敗的。表明做什麼事都不要 絕對化,要適可而止。永遠有你達不到的東西,又何必苛求。
  • 知了知屏大屏價籤,廣泛應用於新零售
    知了知屏大屏價籤,具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應用於生鮮超市、便利店、大型賣場等零售場景。大屏價籤與收銀系統對接,在大屏上實時準確的顯示產品的價格信息。因此,大屏價籤可以解決門店價格變動頻繁的需求,降低人工的成本,提高門店運營效率。隨著新零售的發展,大屏價籤已經成為許多新型零售企業必不可少的智能工具。 替換紙質價籤,實現實時價格管控和運營優化。
  • 國學:《莊子》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是什麼意思?
    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其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常常被人們提及,意思是說,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但很多人常常把莊子要表達的意思誤解為:生命短暫,我們需要抓緊時間刻苦勤奮地學習。
  • 《荒野大鏢客2》知更鳥與黃鸝鳥刷新地點
    《荒野大鏢客2》遊戲中玩家可以使用知更鳥
  • 羅祥相:詮釋的偏移與義理的變形——莊子「小大之辯」及「逍遙」義...
    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逍遙遊》) 大部分注家基本都認為,「此小大之辯也」中的「辯」,乃「辨」之通假,當釋為「別」義;「小大之辯」在此乃言「小大之別」;同時,不少注家也指出,「此小大之辯也」在篇中起著極為重要的「束前啟後」、「結上生下」、「既統領上文,又提挈下文」的作用。
  • 宇宙指導:人類怎麼用「願力」化解地球的「業力海」助力地球揚升
    什麼是業力海,人類的罪業太多了,多了,連成片了就叫海。所以叫業力海。而地球上有業力海嗎?有,很有,非常有。解決人類的業力,化解業力海是地球越級提升的重要一步,是規定動作。然而人類作為萬靈之長,在地球當中原本便可以發揮著非常大的功能和作用,也可以說是說是權力,只是因為現在人們並不知曉自身具有怎麼樣一種強大的功能。
  • 《莊子》10句經典名言,感悟莊子的智慧!
    ——《莊子.知北遊》人的壽命大多不過幾十年而已,雖然有時會感覺時間漫長,但相對於無限的時空而言,其實是很短暫的,就如白駒過隙一般,剎那間而已。二、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逍遙遊》我們凡夫執著自我,執著名聞利養,充滿了煩惱與痛苦。所以才需要通過修行恢復自性,當修行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後,自然會視萬物為一體,不會再執著於自我,不會再執著於功名利祿,不再有煩惱。六、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 《莊子》「小大之辯」兩種解釋取向及其有效界域
    《莊子》所謂從「小知」走向「大知」的過程,對於具體主體而言也是「知他之知」到「自知之明」的自我轉化,而一旦獲得了「自知之明」,也就立足於自己的知能的有限性,確知到有不在其知能範圍之內的東西存在。「大知」的進一步擴展則是從「有知之知」進升到「不知之知」,後者意味著那種超出「知」的權能範圍因而不能以「知」去把握的範圍,那種不能以「知」穿透的存在及其秩序,也超越基於屬人的價值化邏輯機制。
  • 履霜堅冰至:見微而知著,防患於未然
    《易》之陰爻稱六,《坤》卦初爻為陰爻,故爻題為「初六」。文王所系爻辭為「履霜堅冰至」。「履」,踩,踏。腳下踩霜,河水即將凍結成堅冰,嚴寒隨之而來。這一爻為什麼是「履霜堅冰至」?有爻象在。初位數奇,為陽位,陰爻居陽位,則陰侵陽,陽氣已成退象。《說文》:「霜,喪也,成物者。」白露凝而為霜,然後歲事成。初六體坤,坤為地,陰則寒涼。寒涼初來,地氣結而為霜,故曰「履霜」。「堅冰」喻嚴寒。坤旁通乾,乾剛,為寒為冰,故曰「堅冰至」。觀天之道,知物之理。腳踩薄霜的時候,嚴寒即將來臨。
  • 王陽明:知晝夜,即知生死
    ,即知生死。問晝夜之道,曰:知晝則知夜。 在王陽明的學生中,蕭惠是一個悟性較低的同學,但是他特別喜歡鑽研,思考一些事情。 有一天蕭惠就和王陽明探討人生的死生問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當一個人死亡之後是萬事皆休,一死永滅,還是死後有我們想像的靈魂存在。
  • 我們越討厭什麼,越無法迴避什麼丨「業力之主」的進化法則你不得不看!
    ☆ 後臺回復「今日」,給你一句生命態度土星被稱為「業力之星」,很多人「談土星色變」,不過因為土星直接和我們的成熟度和負責對待生活的能力有關,所以只要你通過了它的考驗,就會收穫生命的果實如此土星向我們提供了機會,從生理業力加諸於我們的邊界、限制和制約中釋放自我,這種業力源自我們的原生家庭和低階自我的各個面向。星圖中,這種業力由月亮的位置和第4宮相關的事物所象徵。因此,這些因素與黃道對面的星座(摩羯座)、宮位(中天和第10宮)以及行星(土星)之間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關係。
  • 任何能量轉化法、「改命」方法,都還是在強化業力 | 全部生命系列
    好像這輩子突然重新生出來,突然體會到什麼是大愛,大歡喜,大寧靜,大解脫。這些,是我們過去認為不可能的。因為太簡單,我們每個人都有,所以每個人都往別的地方找。比如透過外在的方法、療愈的方式,能量的轉變。我這一生遇過許多朋友,尤其很敏感的朋友,喜歡集中在能量的轉變、潛意識的變化。我認為,這些都不斷在肯定、強化業力。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到底有什麼涵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的這句話,從小我們就都學過,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看,當時的理解,真是相當的膚淺,今天我們好好探討一下,這句話究竟有什麼涵義。可是人到中年,才忽然發現這句話還有下半句,意思來了一個大轉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真是令人難以接受,原來莊子的本意並不是勸我們刻苦學習的,這句話的意思是: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沒有窮盡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盡的知識,是徒勞無功的。
  • 知難行易
    有些事情反而是邊想邊幹,事後才後知後覺的。     人不可能任何事情都是能未卜先知的,都是能提前計劃好的,我認為人生中很多事情都邊實踐邊學習。很多傳統的醫藥甚至現代的醫藥,人們並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但這並不影響醫治病人。新大陸的發現不是因為西方人提前知道哪裡有一塊新大陸。他們只是想找到印度和中國。難道:成吉思汗應該一開始就想到自己能稱霸歐亞大陸。
  •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人民日報|婁勤儉: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 原標題: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人民日報 》2020年11月27日 第 09 版 版面截圖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真義
    莊子有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流傳甚廣,還曾掛在我小學的教室裡,激勵我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山有路勤為徑」,發奮求學。現在看來,這其實是個笑話,因為莊子的這句話還沒說完,緊接著的後半句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在此所要表達的,其實是與「學海無涯苦作舟」相反的含義:以有限生命追求無限的知識,危險啊!知識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嗎?為什麼莊子要對發奮求知的行為發出警告?讓我們從莊子的價值觀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