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莊子》不超過10遍,只能說了解了莊子的大概,並不能掌握它的精髓,但既然萬物不二,總可以通過《老子》給我的道說說《莊子》。
如果讓我評價《莊子》這本書,我覺得它的文學性大於思想性,思想性又大於它的歷史性。如果僅從史的角度講,這本書基本上沒多少真實性可言,但從文學的角度看,這書的文採你怎麼形容都不為過。餘秋雨說先秦諸子中庄子的文採最好,這個估計大家沒什麼異議。
咱們說正題,什麼人該讀《老子》,什麼人該讀《莊子》呢?
這個沒有一定之規,我說下我的建議:
1,想做一番事業的人,讀《老子》;
2,近期過得很失意的人,讀《莊子》;
3,想悟道的人,讀《老子》;
4,想提升文學技巧的 人,讀《莊子》;
5,想創業搞管理的人,讀《老子》;
6,想過好自己小日子的人,讀《莊子》;
7,想了解孔子的人,讀《老子》;
8,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的人,讀《莊子》;
9,不怕死的人,讀《老子》;
10,怕死的人,讀《莊子》。
以上是我的淺見,歡迎指正。
我發現以往不少朋友轉發我的文章,我想了解一下轉發我文章的人都轉發哪裡去了,是微信朋友圈麼。歡迎轉發的朋友告訴我你轉發到哪裡去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