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25日
今天是兒子12 歲生日,禮物就是一堆「子」的書——老子、莊子、墨子、荀子、管子,並且他在生日當晚寫下了下面這段話。我讀不太懂,於是向他請教。他只是說(兒子說應該是「曰」),這段話解釋了他奇思妙想的理想化來源。
不知道是不是12歲的他又要換「戲」了,從英語跳到古文,這跨度有些大。雖然現在充其量他只是個兒「子」,但不妨礙他每每在我引用他的話時強調一定要用「曰」,我想兒子可能是希望讀者對「兒」視而不見,不就是「子曰」了嗎?
不知道是不是能夠等到兒子「子曰」的那一天,就先和大家分享這篇……子曰:
安居,而思天下驚異神奇之物。
東海有魚,其名為匆。匆居東海之淵,食長鬚之鯨,飲七海之水。千年而化為虹,始於東海之淵而止於西海之濱。西海者,異域也。有士鄴陀生於西海,而欲之東海,遂入大虹而行之,過六年而未能至也。七年,入仙境。見一仙木頂天,其果落而生梧桐,其葉落而生醴泉,其枝落而生練實,三江出之根系,有蝶繞仙木而行,是以思之蝶。鄴陀欲近之,以觀其奇景,見一巨蝶而問曰:「此乃仙境乎?」蝶答曰:「萬物有奇思,而其思皆化為蝶,以盤莊子之木。莊子者,夢蝶之人也,其道莫測。」鄴陀居於此數年,思莊子之至道,其奇思化為巨石,石落,而墜於北京之城。後有民以之為屋,吾居之,日夢其源,遂欲思天下奇物以作《安居思奇物錄》。
詳問兒子為什麼對「子」忽然如此感興趣,才知道原來他們的語文老師生病了,來代課的老師上課大談莊子,引發了兒子的「子」趣。老師!老師!
媽媽感悟
英文的最高境界是古文?
我一路說的都是兒子學英語的故事,最後殺出個「程咬金」,兒子的這篇作品不僅是中文,還是古文。都說本命年要發生點兒轉折,難道兒子要轉向古文了?
兒子插嘴
四年前,我開始學習英語,卻沒有忘記中文。四年後的今天,我開始「捯飭」古文。請媽媽放心,我絕對不會忘記英語,因為英語是我開始古文寫作的第一推動力,而古文創作也許能夠為我帶來英語學習上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