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到底缺乏什麼?莊子和愛因斯坦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2021-01-21 義進探索與研究者

教育應該培養人讓其靈活變通並放寬視野,激發想像力,保持一定的好奇心,敢於尋找新出路,而不是狹獈地思考問題,或者只是沿著前人的道路思考問題。中國教育對於這方面的還不夠重視。

以大葫之種中的慧子為例,他雖然知道葫蘆能用作桶或勺子來裝液體,但這都只是沿著前人的道路而已,這種做法是大多數人都會並有所耳聞的,但對於這種大葫蘆這兩種使用方法都是行不通的,然後他就束手無策了,而莊子敢於突破前人的道路,敢於靈活變通,把大葫蘆當作船用,而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而這本質上正是好奇心和想像力的作用。從這點來看,這個故事就相當引人深思了。

「想像比知識更重要,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愛因斯坦曾說。知識,是孩子通過自己對外界的認識而產生好奇,進一步發揮想像,並最終通過自己的理解得到的答案,而這正需要一定的想像力和好奇心的參與,所以培養想像力和好奇心也是對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愛因斯坦曾提到,教育對孩子們來說,應當是一種寶貴的禮物,而不是一項艱苦的任務。學校的職責,是把人培養成一個獨立思考獨立發展的個體,而非一個專家。專業知識,只能讓人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而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就像視頻中的慧子一樣,他雖然知道大葫蘆能用作桶或勺子來裝液體,這是他學習到的「專業知識」,但他並沒有多少對事物的想像力和好奇心,所以他只會重複前人做過的事,以致無法像莊子一樣發現大葫蘆的用作船的使用方法。這著實是一件令人感到遺憾的事。

人類邁向文明社會最開始的進步的動力源泉之一就在於好奇心和想像力的指引,他們敢於做以往都沒做過的事,如使用石器等工具工作和生活,敢於想像自然界所沒有之物,如小茅屋和各種工藝品。在本質上正因為好奇心和想像力,而不是因為知識,人類文明才一直不斷發展進步成今天的樣子。

愛因斯坦曾在其教育學著作中寫到, 「知識不是力量,探求知識的好奇才是力量」,愛因斯坦這種教育理念,得到了德國教育界的認可和推崇,而德國創新型人才在質量上長期高於中國,這和他們長久以來的這種教育理念是有一定關聯的。幾千年前的莊子也早就已經一定程度上感悟到了這個道理。或許這對中國現今的教育體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鑑和啟發意義。

眾所周知,中國的教育是出了名的「應試教育」,對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培養的重要性在大部分時候都是置於專注於給學生灌輸知識的考試之後,以至於產生「錢學森之問」,中國教育發展這麼多年創新型人才尤其是科研人才方面一直不如歐美國家一定是有原因的,或許缺乏對好奇心和想像力就是原因之一吧,好在現在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教育方面存在某些問題,並有在改革,就讓我們滿懷希望,拭目以待並盡我們的努力去建設我們的未來吧。

義進探索與研究者

探索真理,研究奧秘,這都是為了改善這世界。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叔本華一句話啟發了我,讓我度過了人生最難熬的時刻!
    叔本華的哲學思想非常深刻,這篇文章,我想與你分享叔本華最深刻的一句話,這句話同樣也是對愛因斯坦影響頗深。愛因斯坦曾說到:叔本華這句話啟發了我,讓我度過了人生最難熬的時刻。為什麼我要和大家力薦這句話呢?因為如果我們悟透了這句話,對我們自身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 天才愛因斯坦的求學之路,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古人的智慧誠不欺我,並且被現代科學和教育心理學一步步驗證。古往今來,凡是在社會上成就大業的成功者,無不是從小就擁有過人的天賦和獨特的個性。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天才愛因斯坦的童年生活,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發?1.愛因斯坦出生於1879年3月14日,在一個幸福、富裕的中產家庭。
  • 愛因斯坦:中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缺乏邏輯思維,還沒有數學天賦
    愛因斯坦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科學家之一,他甚至還有著「世紀偉人」的稱號,但是大家往往只知道他的事跡,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和中國其實也有一些奇妙的緣分,不過這位著名的科學家,對我們的印象可不是太好。
  • 莊子《逍遙遊》解讀:人生到底能不能實現逍遙?
    莊子的哲學是在老子的「道」和無為而無不為思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他將老子的道論、天道觀和辯證法思想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莊子的前面有老子,但莊子的身後,再也無道家學者能出其右了,他是道家學派巔峰之上的大宗師。 與老子注重無為而無不為的政治哲學相比,莊子更加注重人生哲學。老子所處的春秋時期,雖然禮崩樂壞,但社會尚未如戰國時期一樣黑暗混亂。
  • 愛因斯坦:中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缺乏邏輯思維,還沒有數學天賦
    愛因斯坦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科學家之一,他甚至還有著「世紀偉人」的稱號,但是大家往往只知道他的事跡,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和中國其實也有一些奇妙的緣分,不過這位著名的科學家,對我們的印象可不是太好。
  • 究竟什麼才是較正確的「三觀」?也許能從愛因斯坦名言中得到啟發
    近年來,人們對於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認識和討論得比較多,尤其是諸如「三觀不正」、「毀三觀」、「顛覆三觀」、「三觀不合」等等,更是成為了網絡熱詞,看來「三觀」還確實是人生中比較重要的東西。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比較正確的「三觀」呢?
  • 愛因斯坦到底是個什麼鬼樣的人?
    ,而母親比較苛刻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一名鋼琴家。1900年畢業後的愛因斯坦到處去找工作,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沒有一人看他的求職信。幸運的是在朋友的幫助下成為了一名律師專利局的公務員在當時科學界是非常自負的。在1900年,熱力學之父威廉說物理學中沒有什麼新東西可以發現,後世的科學家就是把測量做到越來越精確。他怎麼也沒想到經典物理學的大廈,即將傾倒。
  • 愛因斯坦的大腦究竟給我們後人帶來什麼啟發
    所以他的大腦備受關注,許多人想研究他的大腦與普通人有什麼不同。愛因斯坦曾立下了遺囑,他要火化,並且將骨灰撒在沒有人知道的地方。 依然有粉絲未經他的同意,剪掉他的頭髮做收藏。 1955年76歲的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醫院,辭世。
  • 為什麼愛因斯坦如此與眾不同?其原因到底如何?
    而愛因斯坦則不同(牛頓也是,但只有他們兩個)。在這麼多年後,我仍然發現愛因斯坦有一種常人所不能及的能力,那就是對自然界中的深層次的問題擁有敏銳的洞察力,他能夠一針見血地揭開問題的核心。他是怎麼做到的?是什麼讓愛因斯坦與其他人相比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又是為什麼他能夠發現別人所沒有發現的?在一番深思熟慮後,我覺得是因為:愛因斯坦是一位說故事的人。
  • 那個偷走「愛因斯坦大腦」的人,用23年時間,究竟研究出了什麼
    同樣都是人,為什麼愛因斯坦就如此的優秀,他的大腦到底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如果能搞清楚這個問題,或許能發現開啟人類智慧的鑰匙。有位哥們做了這件事,雖然行為不端正,但卻也揭露出了愛因斯坦的大腦與我們的差別到底在哪。
  • 那個偷走「愛因斯坦大腦」的人,用23年時間,究竟研究出了什麼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是歷史上智商最高的人,他出生幾十年後,便推翻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徒手建立起了物理學界的高樓大廈,他提出的相對論,至今仍在影響著無數人,他就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同樣都是人,為什麼愛因斯坦就如此的優秀,他的大腦到底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
  • 莊子的大鵬鳥到底代表什麼?其實,這是實現夢想的開始
    莊子又寫道: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裡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這一段話的意思也比較簡單,如果風不夠大,就託不起大鵬鳥的翅膀。只有九萬裡這麼大的風力,才能讓大鵬鳥毫無阻擋的南飛。跟前一段的意思一樣,莊子是指只有很大很深的水,才能浮起大船;只有很大的風力,才能讓大鵬鳥飛起來,文章的重點是水和風,而不是船和鳥。
  • 為什麼中國沒有比肩牛頓達文西特斯拉和愛因斯坦的科學巨匠呢?
    牛頓,愛因斯坦,特斯拉確實是偉大的科學巨匠,但是達文西就顯得有些「另類」了:一個畫家怎麼成為了科學巨匠?問題的嚴謹性先不說,但仔細想想,莫要說中國,人類歷史上比肩牛頓,特斯拉和愛因斯坦的科學巨匠又有多少呢?為何總是盯著中國不放呢?
  • 我們的大腦和愛因斯坦的大腦到底差在了哪裡?
    人類大腦區域圖我們都知道,上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莫屬愛因斯坦,他是一名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在科學界中的成果至今無人能及。那麼他的大腦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成就了他如此高的造詣呢?愛因斯坦去世於美國新澤西——普林斯頓。他曾在遺囑中要求自己的屍體不要被用來進行醫學檢測或測試。他想被焚燒火化。
  • 愛因斯坦的六個奇怪習慣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發
    愛因斯坦的六個奇怪習慣可以給大家什麼樣的啟示,這和他的聰明有沒有關係呢?不讓讓我們來看看這些都是什麼再說吧。第一個習慣不穿襪子。愛因斯坦非常不喜歡穿襪子,他一直穿高筒靴是為了掩飾自己不穿襪子,他不穿襪子的原因是鍛鍊免疫系統?不,是他小時候穿襪子經常磨出一個大洞,愛因斯坦的工作非常嚴謹,不容許任何東西打擾,甚至床破洞的襪子,所以一生都不穿襪子。
  • 重讀愛因斯坦教育聲明
    1952年愛因斯坦應《紐約時報》教育編輯的請求,寫了一份題為《培養獨立思考的教育》的聲明,發表在這一年10月5日的《紐約時報》上。該聲明是愛因斯坦德育觀的集中體現。聲明中有言:「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
  • 愛因斯坦:叔本華的一句名言啟發了我,幫助我度過人生的艱難時刻
    叔本華叔本華是現代哲學史上一個豐碑式、宗師級的大哲學家,他在世界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開創了他的現代悲觀主義哲學和唯意志論哲學體系,叔本華的哲學對尼採、馮特、維根斯坦的哲學影響巨大,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亦具有重大影響,對中國的魯迅、郭沫若、王國維等人產生深遠影響,叔本華被尼採稱之為「我的偉大哲學老師」,被王國維稱之為「曠世天才
  • 愛因斯坦的種族歧視給我們的啟發
    但是,人是一個理性高度不足的動物,哪怕在需要高度理性的思想政治和道德領域中,也是如此。現在一本新書《愛因斯坦遊記:遠東,巴勒斯坦和西班牙,1922-1923》的出版,證實為我們家喻戶曉的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竟然具有種族歧視觀點,而且歧視的是中國人。這引起輿論譁然。
  • 時間或許不存在,人類被記憶騙了?我們可能對愛因斯坦有誤解!
    宇宙是在138億年前的一場奇點大爆炸中誕生,伴隨著它的出現,時空也出現了,時空究竟是什麼呢?它是時間與空間的結合體。因為有了時空,我們才覺得宇宙是多麼神秘。時空既像是一個物理量,又不像,它包含時間和空間,對人類而言,時間和空間都是何等的重要,每個人都遇到過。
  • 馬雲:到底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愛因斯坦:很多父母都搞錯了!
    於是,我們會去選擇相信一些所謂的「能人」,「高人」,期待他們把我們的孩子培養好。馬雲確實是這樣一位能人,我們都相信他的能力。但是我卻不得不擔憂,他是一位商人!這是最麻煩的問題。一個人屁股在哪裡,腦袋就會在哪裡!屁股決定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