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愛因斯坦的求學之路,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2020-06-07 愛貝兒之家


天才愛因斯坦的求學之路,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俗語道:「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古人的智慧誠不欺我,並且被現代科學和教育心理學一步步驗證。古往今來,凡是在社會上成就大業的成功者,無不是從小就擁有過人的天賦和獨特的個性。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天才愛因斯坦的童年生活,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發?

1.

愛因斯坦出生於1879年3月14日,在一個幸福、富裕的中產家庭。他的父母都有良好的家庭條件和教育背景,因此他的童年生活在溫馨、開放,享受知識樂趣的家庭氛圍之中,這對於他的成長起了良性的催化作用。

愛因斯坦一生下來,後腦就異常的大,而且還有突出的稜角,讓人看了有些擔心。尤其是他比一般孩子晚很久,直到3歲多才會說話,這讓他的母親深深的憂慮。因為擔心孩子智力遲鈍,他的父母還找醫生諮詢過。

天才愛因斯坦的求學之路,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愛因斯坦和妹妹

但是據晚年的愛因斯坦自己回憶說,之所以自己學會說話很晚,是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有想要說一句完整的話的雄心。常常是自己先輕聲自語般的練習一整句話,直到確信自己說得不錯的時候他才肯大聲的說出來。可見他從小就有一種追求完美的習慣,而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也許是他與其他孩子的大不相同的地方。

這個情節也許會讓年輕的父母感到寬心。雖然孩子的成長有一個常規的生長指標,但是只要不是病理性的問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生長節奏。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層面,都沒有絕對的標準,只要大方向是健康的,早一些和晚一些達到指標,並不會決定孩子的人生。父母只要有足夠的愛和耐心,用平和的心態去陪伴孩子,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天才愛因斯坦的求學之路,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2.

愛因斯坦進入小學以前,他的父母曾經請過一位幼兒家庭教師。不過,這位家庭女教師和愛因斯坦的關係並不好。愛因斯坦從小習慣孤獨,喜歡一個人獨自玩耍,尤其喜歡沉浸到各種各樣的「迷」中。他不喜歡聽別人指揮,也不喜歡與別的孩子一起玩任何費力的運動,他總是和同齡的小孩保持距離,顯得有些孤獨、古怪和不合群。女家庭教師覺得很難幫助他,甚至給他起了個外號「煩人精」。愛因斯坦曾經向他的女教師扔椅子,把她嚇得再也不願意教他。

蒙特梭利在《人的成長》中指出:

兒童並不是「服從某個教訓他們和糾正他們的老師,」而是找到了自然規律的引導,即恢復正常的運作,並能夠向外界展現那種心靈的生理性,它同身體的生理性一樣來自內部,源於靈魂的複雜迷宮。

所以,對於早期教育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個性,因材施教,為孩子創造出安全的且適合他們自主探索的環境,給予陪伴和引導。而不是通過自以為是的教育慣性,填鴨式的給孩子灌輸知識,壓抑孩子自主探究的天性。

天才愛因斯坦的求學之路,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3.

愛因斯坦從小就喜歡根據自己的愛好來學習,他最厭惡的就是別人強迫他去學習,不想受人驅使和駕馭,因此他從小就養成了很強的自學習慣。比如他6歲開始練習小提琴,但是他不喜歡機械的練習方式,並不感興趣。直到13歲,在他真正愛上莫扎特奏鳴曲之後,他自己主動改進了演奏技巧,全情投入的一遍又一遍的練習,直到重現了奏鳴曲的獨特美感,因此他說:」愛好是比責任感更好的老師。」

天才愛因斯坦的求學之路,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4.

在小學裡,愛因斯坦是班裡唯一一個猶太人。但是他依然喜歡獨自思考和探索,與同學的交往仍然不多。這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並不是老師和學生對猶太人有什麼歧視。

所以,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比較內向,不喜歡人群而是喜歡安靜的思考,只要沒有嚴重的社交障礙,也許並不是一件讓人擔心的事情。很有可能是這個孩子內心世界比較豐富,對於這個世界有著自己獨特的關注和理解力。

天才愛因斯坦的求學之路,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愛因斯坦從小就在叔叔那裡受到最初的數學啟蒙。在10-15歲之間,愛因斯坦的父母資助了一個醫科大學貧困的猶太學生,他教導愛因斯坦學習數學。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愛因斯坦就自學了《平面幾何學》和《微積分》,他的數學天賦使他提升的非常快,以至於這位大學生不久就趕不上他了。13歲的愛因斯坦就能看懂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並沒有覺得難以理解。

5.

中學時期的愛因斯坦,發現自己的興趣並不在數學,而是物理。這時愛因斯坦的夢想是未來成為高校的數學或物理老師,不僅可以保證他獲得一份有生活保證和受人尊敬的工作,還可以讓他隨心所欲的追求自己心儀的科學知識。

因此,只有讓孩子主動發掘自己的學習興趣,才能夠自主確立未來的夢想,如此才能真正激發學習內驅力

學習如果依靠外力來約束,永遠都不會持久和深入。

天才愛因斯坦的求學之路,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到了大學,由於學校氛圍比較自由,愛因斯坦幾乎很少去上課。因為他喜歡的課,他自學的水平已經大大超過老師教授的內容,用不著去聽;而不喜歡的課,只要可能,他根本就不願意去聽。

雖然這樣的學習方式聽上去有些離經叛道,但是不得不說,主動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才是真正尊重「人」的教育。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對所有的知識感興趣,讓所有人都去學習一樣的知識,其實扼殺了很多人的真正天賦。如果每個人能夠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真正對自己有用的知識,也許是更加「以人為本」的教育方式。在未來的某一天,希望這可以成為現實。

天才愛因斯坦的求學之路,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但是,在那個時代,愛因斯坦能夠不受教條和傳統的束縛,真正從心出發去學習,除了天賦和強大的自信,我們只能用天才去概括這件事情。

天才愛因斯坦的求學之路,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6.

雖然愛因斯坦的夢想是成為大學教師,但是他的父母卻希望他今後接管他們的公司,並且將公司辦得更加興旺發達。不過在年輕、喜歡安靜思考的愛因斯坦看來,他的父親不斷追求擴大公司規模和興辦新工廠,而又屢戰屢敗且屢敗屢戰的過程,簡直是一場悲劇。

後來,他的父親徹底破產,甚至無力支持兒子接受高等教育。這讓愛因斯坦非常痛苦,接近於絕望,幸虧他依然毫不懈怠的奮發學習,使他不至於精神崩潰。愛因斯坦作為科學研究者,有一個極不平凡的品格,這在他的少年時代就顯現出來——那就是即使生活遭遇挫折,他也能在極不理想的條件下,儘量不受幹擾的思考和研究。

天才愛因斯坦的求學之路,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可見,少年時代的愛因斯坦對於父母來說也許是叛逆的,但這種叛逆來源於他對自己獨立的思考和清醒的自我認知。任何一個能夠自我覺察、有獨立意識的人都不想接受別人安排的命運軌跡。

後記: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在力量。

對於父母來說,越早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探索,讓孩子主動發掘出自己的真興趣,並且學會對自己負責——才是真正的幫助孩子的生命成長。



關注@愛貝兒之家,
穿越書香光影文化,
靈性解讀愛與教育。

天才愛因斯坦的求學之路,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的六個奇怪習慣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發
    愛因斯坦的六個奇怪習慣可以給大家什麼樣的啟示,這和他的聰明有沒有關係呢?不讓讓我們來看看這些都是什麼再說吧。第一個習慣不穿襪子。愛因斯坦非常不喜歡穿襪子,他一直穿高筒靴是為了掩飾自己不穿襪子,他不穿襪子的原因是鍛鍊免疫系統?不,是他小時候穿襪子經常磨出一個大洞,愛因斯坦的工作非常嚴謹,不容許任何東西打擾,甚至床破洞的襪子,所以一生都不穿襪子。
  • 愛因斯坦的大腦究竟給我們後人帶來什麼啟發
    所以他的大腦備受關注,許多人想研究他的大腦與普通人有什麼不同。愛因斯坦曾立下了遺囑,他要火化,並且將骨灰撒在沒有人知道的地方。 依然有粉絲未經他的同意,剪掉他的頭髮做收藏。 1955年76歲的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醫院,辭世。
  • 英國天才叫牛頓,德國叫愛因斯坦:中國改變世界的天才叫什麼?
    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上,總是有那麼一群超乎常人的天才的出現,他們用自己超強的學識和努力加快了人類的進步,每一個國家都會有這樣的天才出現。只要一個國家出現這樣的天才,無疑這個國家都會發生極大的改變,世界各國都有天才,英國有個天才叫牛頓,德國有個叫愛因斯坦,那麼中國的天才代表叫什麼呢?
  • 這學習法開掛了吧,最牛華裔數學家的求學之路|百家故事
    這學習法開掛了吧,最牛華裔數學家的求學之路。說到高智商,大家第一反應基本都是:史蒂芬-霍金: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IQ160。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著名物理學家,IQ200。等等……小女孩正常人的智商在80-120之間,智商達到120到140就算高智商的人才,智商140以上那就是天才了
  • 好吧,天才愛因斯坦一生10多個情人,還偷偷跟侄女玩曖昧?
    我們對偉人存在太多錯誤的刻板印象。這不是我們的錯。畢竟從義務教育的課本開始,就有太多杜撰的故事,被當成了真實。劇集《天才》,除了對愛因斯坦的學術之路和上個世紀風雲詭譎的政治和學術紛爭進行了線索清晰的還原,最大的看點,恐怕是偉人的情史。
  • 英國有位天才叫牛頓,德國有位叫愛因斯坦,中國的天才叫什麼?
    我們都知道,人類自古以來就是群居生物,而在群體生活中往往會出現一些特別優秀的人才,他們在書寫傳奇的同時,也改變了人類的發展歷程。在現代社會中,科技的發展讓人類擁有了與眾不同的生活,我們實現了上天入海的夢想,甚至還了解到了地球以外的世界。
  •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 愛因斯坦的婚姻介紹
    要回答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確實有點困難,因為愛因斯坦是一個理論家,他基本上是發現某種問題,自己在腦海中演繹一下,再通過分析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實驗,最終得到結果,他更多的是去思考並提出理論,很少參與到發明創造中。
  • 愛因斯坦的襪子:天才的奇怪習慣可以教什麼
    通過採用天才的生活方式,您可以變得更聰明嗎? 著名的發明家和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鍾愛腳底按摩:每天晚上,他的腳趾都被拉伸100次,馬克斯·塞弗(Max Seifer)在他的著作《巫師:尼古拉·特斯拉的生活和時代》中寫道。據特斯拉本人說,運動幫助他刺激了腦細胞。 保羅·埃爾多斯(Paul Erdos)是20世紀最成功的數學家,他喜歡使用另一種興奮劑苯丙胺。
  • 英國的天才叫牛頓,德國有個叫愛因斯坦,中國有個天才叫什麼?
    科學天才就是讓人類進入近代化所不可或缺的推動者。和那些身經百戰的將軍,雄才大略的領導者不同,科學天才往往足不出戶就可以對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相互促進,可以說隨著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的作用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哪個國家如果出現了天才的研究者,就有可能搶佔先機,甚至改變國家的歷史。
  • 究竟什麼才是較正確的「三觀」?也許能從愛因斯坦名言中得到啟發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比較正確的「三觀」呢?由愛因斯坦的名言,可以看出他的「三觀」,也許能夠給人以啟發,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愛因斯坦是怎麼說的吧。關於世界觀,愛因斯坦說:「我絕對相信,在這個世界上,財富絕不能使人類進步。」在現在物慾橫流,拜金主義思想比較嚴重的現實中,也許你真的會認為愛因斯坦說錯了,財富不是越多越好嗎?
  • 讀了《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這篇文章,我深受啟發
    讀了《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這篇文章,我深受啟發。這句話像火花一樣,閃耀在我心間。的確,成功是每一個人都嚮往的,那麼,要怎樣做才能夠獲得成功呢?愛因斯坦總結了一個公式:成功=X+Y+Z。並且明確指出:X代表勤奮,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他把勤奮放在第一位,足以說明它對於成功的重要性。事實正是如此。
  • 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
    提起愛因斯坦,你會想到什麼? 天才,科學巨匠? 今年是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我們終於有機會走進愛因斯坦超凡的異想世界,飽覽他珍貴的E=MC 手稿、廣義相對論手稿、諾貝爾獎章
  • 天才的腦子有什麼不同?愛因斯坦的大腦之「秘」
    1230公克,低於男人的平均值,並不出眾(數學王子高斯的腦子就比較符合我們對天才的期望,重1492公克,比平均值稍高)。  於是愛因斯坦的大腦分別裝進了10個儲存組織學切片的盒子裡,以及兩個大玻璃瓶中。哈維將切片分送給他認識或信任的研究人員。齊默曼得到了一盒,因為哈維在耶魯醫學院上過他的課。  齊默曼發現愛因斯坦的大腦非常正常,要說有什麼異常之處,就是他的大腦比同年齡的人更為健康,退化的跡象較少。
  • 愛因斯坦:叔本華的一句名言啟發了我,幫助我度過人生的艱難時刻
    愛因斯坦:叔本華的一句名言啟發了我,幫助我度過人生的艱難時刻王國維石像叔本華不僅對哲學家、心理學家產生深遠影響,甚至連愛因斯坦等許多科學家也深受叔本華思想的啟發。這句話對年輕時的愛因斯坦有著重大影響,愛因斯坦曾經坦言:「叔本華的這句話在我年輕時就啟發了我,並且不斷地在人生艱難的時刻成為我和許多人的慰藉以及忍耐的源泉。」
  • 愛因斯坦天才是「天生」的?大腦與常人有別
    如果研究人員把關注點放在科學家聰明的大腦,會發現什麼?一個被大多數的人忽視的問題,隨著愛因斯坦大腦研究趨熱,引起了注目。    一個大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偉大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他1955年去世,享年76歲。很多人認為他的大腦是人類中最好的大腦。
  • 愛因斯坦智慧的大門是如何開啟的,我們的孩子又能得到什麼啟示?
    少年時的愛因斯坦第一件事情發生在他的童年時代。有一天,愛因斯坦從父親那裡得到一個指南針,他拿在手裡把它轉來轉去,發現無論怎樣轉動指南針,裡面的小紅箭頭始終指向一個固定的方向。對此,他感到十分不解。思考中的愛因斯坦第二件事發生在愛因斯坦12歲那年,他的當工程師的叔叔經常輔導他做數學題。有一天,叔叔畫了個直角三角形,並告訴他,兩個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這是幾何中著名的勾股定理。叔叔讓他試著證明這條定理。
  • 天才愛因斯坦竟然是這樣的人
    天才愛因斯坦愛情史豐富曲折,曾有1位初戀、2個老婆、10多個情人。不僅物理科技成果卓越,愛情也不同凡響! 普通人的智商大約在90-110之間,愛因斯坦的智商是146。曾有一個醫生把他的大腦偷偷帶回家研究,發現他大腦表面的「溝壑」少,溝壑就像馬路上的路障,路障少所以轉得快。
  • 不畏浮雲遮望眼 ——讀《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有感
    愛因斯坦的求學經歷也充滿著衝突和不和諧,他質疑權威的習慣讓他成不了老師們最喜歡的學生。但他的數學成績很棒,他把數學公式比作上帝描繪自然的畫筆,他可以輕鬆地把數學概念形象化。有時候,命運的安排天衣無縫,在入讀聯邦工學院之前,愛因斯坦在阿勞附近的一個村莊學校上過一年課。這所學校推行想像力的思維實驗,秉承瑞士教育改革家約翰·亨裡奇·斐斯泰洛齊的教育理念,他堅信孩子們可以經由觀察和實驗得到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樣就避免了機械練習和死記硬背。
  • 專訪《相對論之路》作者:最早科普相對論的正是愛因斯坦本人
    《相對論之路》,[以]哈諾赫·古特弗羅因德、[德]于爾根·雷恩著,李新洲、翟向華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澎湃新聞:您曾經是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校長,這所學校和愛因斯坦有什麼特別的淵源?要知道,廣義相對論可以說人類歷史上單個人所做出的最大的智慧貢獻。另外,我們還帶來了一些愛因斯坦與中國學者和政治家之間的信函往來,這些信函主要源自上世紀20年代早期到二戰期間。
  • 天才與凡人距離,我們和愛因斯坦到底差在哪裡
    人們都不由感嘆:如果這世上多幾個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人類文明的未來也許可以提前到來。也許是在這種思想的驅動下,有人對愛因斯坦的大腦動起了心思。1955年,就在愛因斯坦去世後不久,負責其遺體解剖的病理學家——託馬斯.哈維教授,將他的大腦帶出,逃過了被火化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