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人類起源,人們往往會想到亞當夏娃、女媧造人等神話傳說。在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出後,這些觀點徹底成為歷史,實際上進化論並非完美無缺,至今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也出現了很多爭議。
比如,按照進化論的某些觀點,生物的進化是循序漸進的,而人類從最簡單的生物開始進化,也需要經過過渡期,人們卻至今也沒有找到證據;還有人類大腦開發的程度,如果物競天擇的說法符合實際,我們沒有得到開發的大腦也應該已經萎縮,而不是保持現在的狀態……
有研究表明,地球上有90%的生物是在相同的時間段突然出現在地球上的,這對達爾文的進化論是致命的打擊,但是由於證據不全面,人們暫時無法徹底推翻該說法。
而在一本名為《地球編年史》的著作中,作者對該觀點進行延伸,並且深入剖析了相關理論,與之有關的還有一個著名的文明——蘇美爾文明。
6500萬年前,蘇美爾文明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他們創造了最早的象形文字,也就是楔型文字,雖然沒有我們的科技水平高,但也擁有很多輝煌的成就。
科學家們在對蘇美爾文明遺址的研究中發現了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太陽系之外存在一個名為「尼比魯」的星球,每3600年進入太陽系一次,這裡生活著尼菲林人,他們擁有先進的智慧,但是對母星過度開採,已經到了無法生存的地步。
為了重建家園,尼菲林人需要一種重要的礦物質——金,而地球恰恰擁有豐富的含金量。出於安全考慮,尼菲林人對自身的基因進行了改造,通過創造一種新的生命到達地球,為他們開採金礦。
並且為了防止這種生物過度發展,他們進行了反覆實驗,埃及壁畫中的獅身人面、狼首人身等形象都可能是當時的產物。人類最終成為他們最滿意的作品,也因此被限制了大腦的發展速度。
在開採完金礦後,人類也十分渴望回到母星,遺憾的是,尼菲林人已經離開了很久,只留下一些奇怪的雕塑供人參拜祈禱。
僅憑一個傳說,就讓人類相信自己是被外星文明流放到地球的「挖金工人」實在過於荒誕,但是該觀點何嘗不是一種新的思路,將地球生命的起源延伸到宇宙。該設想並不一定正確,但是卻激發了人類更加發散的思維,為人類此後揭開尼菲林人的神秘面紗,乃至探尋自身起源提供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