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這個名字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他是英國偉大的生物學家,也是進化論的奠基者。
什麼是進化論
達爾文的全名是: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在達爾文提出進化論前,西方社會普遍都接受創造論,相信上帝創造了世界、並且一次就創造出所有的物種,同時上帝也賦予了每種生物各自的角色,而每個物種的設計都非常完美,所有物種是永恆固定不變的。
圖 | 達爾文的照片
達爾文並不是最先提出演化觀念的人。在達爾文之前,有一些學者已具有進化思想,包括他的祖父伊拉斯謨斯·達爾文。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在1809年發表了《動物哲學》一書,系統地闡述了他的進化理論,即通常所稱的拉馬克學說。書中提出了用進廢退與獲得性遺傳兩個法則,並認為這既是生物產生變異的原因,又是適應環境的過程。但長久以來沒有科學證據可以證明「用進廢退」和「獲得性特徵可遺傳」的假說,然而近來有研究表明,過往的生存經歷會一定程度上改變修飾遺傳基因,從而影響後代的神經系統。
1831年12月達爾文參加了海軍艦艇小獵犬號前往南美洲從事自然調查研究工作,「天擇」的概念逐漸在達爾文五年的考察過程中形成。在他的航行中,達爾文觀察和收集了大量的生物,在南美沿岸和鄰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各種形式的生命使達爾文非常感興趣。在1836年回到英國後,達爾文慢慢將他的看法寫成文章,然而沒有發表,原因之一就是擔心引起教會勢力的強烈反彈。1858年,達爾文接到在馬來群島調查的博物學者華萊士有關物種形成的文章;華萊士對於物種形成的看法與他有很多相似之處,增加了達爾文對其學說的信心。於是兩人在1858年的倫敦林奈學會中,以兩人共同署名的方式,發表有關物種形成的看法。接著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了《物種起源》。
在《物種起源》最後六個版本裡,達爾文多次使用了「Evolution」這個詞,還很直接的稱他的理論為「theory of evolution」。當代英語字典裡有「發展」、「從經歷中獲取」之意。達爾文在全書的結語中寫到「從大自然的戰爭,從饑荒和死亡,我們有能力構想的最崇高目標,即產生高等動物,是直接結果」。
達爾文的進化論以天擇說和地擇說為進化論的基石。晚年更是加入了性選擇,有別於天擇說,已強調交配競爭對於進化的重要性。由於各種基因的變異,同一個種群中,不同個體的生存方式和繁殖方式有所不同,當環境發生改變,便會產生天擇作用。天擇並非如基因演變或基因突變一樣隨機,當環境改變發生時,將只有某些帶有特定特徵的群體能夠通過環境的考研。若這種特徵性狀具有優勢或劣勢,劣勢者不利於生存而被環境淘汰,優勢者得以繁殖而將優勢性狀遺傳給後代。
所以,達爾文的進化論主要核心就是
1、物種是可變的,生物是進化的
2、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動力
這個理論也收到全世界多數科學家認定了100多年。
進化論的缺陷
1、缺少過渡性化石
按照自然選擇學說,生物進化是一個在環境的選擇下,逐漸的發生改變的過程,因此在新舊物種之間應該有一個過渡形態。但是從世界上目前發現的各種原始物種的化石裡看,並沒有發現一些物種的過渡期化石
2、寒武紀生物大爆發
寒武紀距今大約5億4000萬年前,整個寒武紀大約持續了1000萬年,在這個期間,植物和生物出現大規模,多門類集中出現的現象。並且目前發現的化石裡也沒有發現寒武紀的生物有進化的證據。
3、人類的起源
在《物種起源》發表之際,達爾文曾說:「只有人類的進化,怎麼都不可能用我的進化論來說明」。
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人類的進化太快了。以人為例,進化論者認為,人類誕生的歷程為: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200萬年前) ----原人(代表為BETICONTUROPS 50萬年前) ---- 舊人(代表為NEANDERTHALIAN 10萬年前)----新人(5萬年前) ---- 現代人類(5千年前).在這一過程中,人腦容量以爆炸般的速度增大。而現代人類產生後,進化又仿佛突然消失了,五千年來人的腦容量基本未變。再看腦細胞數量,現代類人猿為10億個,而現代人類約為140億個。單從數字上看是增大了14倍,但智力水平卻發生著跳躍性的變化,這些證據強烈地暗示:這個進化樹是不正確的。這些物種也許根本沒有任何親緣關係,而進化論者只是按時間順序把它們拼湊在一起而已。
4、胚胎學
胚胎學從生物發育過程中形態的變化,推論出高等動物的胚胎在發育中重現其進化歷程。如人類胎兒在發育之初與豬和鼠的胎兒都具有鰓裂和尾,形態也很相似,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首先,人類胎兒的「鰓裂」事實上不是鰓裂,而是快速發育的皮膚的褶皺;其次,人類胎兒的尾狀結構也絕不是尾,而是神經管。在蛙胎發育過程中的尾狀結構亦是神經管。再次,形態這一表象是由基因決定的。較為普遍接受的HOX基因調控理論認為,動物形態雖然豐富多彩,但在分子水平上的調控都是一致的,因此,動物胚胎發育之初形態相似,是由於HOX基因調控水平相同而已。這是近年來發育生物學最為重大的發現之一。也就是說,從形態相似仍不能得出本質亦相似的結論。
從以上幾點來看,我們一直堅持的進化論的確有不少無法解釋的地方。所以科學界也出現一些新的推論和學說,我今天就來說一下「外星生物創造論」
人類是外星人製作出來的!
我們先來看一段視屏
視頻加載中...
這個視頻給我們展現了以前達爾文沒有辦法發現的內容,從這個視頻信息來看,自然進化要想做到這些幾乎就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相信人類是被製造出來而非進化而來。
有一位名叫西琴的古文明領域專家就主張外星生物創造論,並寫有一部書,名叫《地球編年史》,其中就有對於蘇美人的研究和一些猜想。
蘇美人介紹
蘇美人有名蘇美爾,為目前發現於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最早的文明體系,同事也是全世界最早產生的文明之一。蘇美人主要位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南部,最早可追溯到6500年前,在距今4000年前結束,蘇美人使用的「楔形文字」是距今可有5600年的歷史。
考古專家在蘇美人的壁畫中發現一張雕刻在石板上的星圖,上面標有12個天體,除了古代人類就能觀測到的日、月、金、火、土和地球之外,還有古代人類根本不可能發現的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存在,並且還多出一顆連現代人類都沒有發現的星球。因此就有人提出「太陽系還有一個顆沒有被發現的大型行星傳說」。而在蘇美人記載的傳說裡,有一個叫尼比魯(Nibiru)的神明,每3600年進入太陽系一次,在上面生活著一種稱為「尼菲林人」的人種,身材相當高達,能存活36萬年。
圖 | 楔形文字
西琴就通過這些,假設出這樣一個推論:在遠古時期,尼比魯上住的尼菲林人高度文明高度發達,但是由於對於星球過分的開採導致環境遭受很大的破壞。他們如果需要恢復自己的星球則需要大量的黃金。他們發現太陽系裡的地球上存在著黃金,所以就計劃在尼比魯到達太陽系後離地球最近的時候來到地球挖黃金。就這樣他們20萬年前來到地球,並在世界各地開採黃金,不過外星人也怕辛苦的。尼菲林人就想著用自己的基因和當時地球上的一些物種或者他們自己星球上的一些物種進行結合,製造出一個新物種來幫他們挖金子。
所以他們就用自己基因和老虎、獅子、狼等等物種進行結合試驗,我們現在能在古代文獻或者古代文物上看到狼頭人身、人頭獅身等等各種奇特的人和動物結合的壁畫或雕像,這些原來就是以前外星人做的基因試驗!最終尼菲林人試驗出了最成功的產品,就是人類了。他們覺得人類很完美,所以就教人類使用工具,製造建築,並且讓人類幫他們挖金子。但是由於不能大批量的製造人類,所以他們又想到製造出男性人類和女性人類,這樣人類就可以自己繁衍了,就會有源源不斷的人類來幫助尼菲林人挖金子了。在製造人類的時候,尼菲林人為了能比較好的控制人類,所以封鎖了人類的大腦,使得人類只能使用3%的大腦,這樣就不用擔心人類過於聰明而不受自己控制了。經過多年採礦,尼菲林人獲得了自己所需的黃金數量,就這樣離開了地球,並且留下了自己的製造產物--人類。
雖然這個故事看上去感覺非常荒誕和不可思議,不過我們也可以從一些古代文明的遺蹟裡看到一些端倪。
1、半人半獸的存在
半人半獸在全世界很多文明裡都有存在,比如埃及的獅身人面像、阿努比斯。中國的伏羲、女媧。歐洲神話裡的半人馬、牛頭人等。這些在世界不同地區的文明都有一些半人半獸的傳說和文獻。
圖 | 阿努比斯
圖 | 女媧
2、建築類型
古埃及和瑪雅人都擁有金字塔,這兩個地方可是相隔了上千公裡,在當今世界要來往兩地也要不少的時間,更別說遠古時期了,但是不同的地方卻會出現類似的建築,這個也很難解釋。
圖 | 瑪雅金字塔
圖 | 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和金字塔
3、人類對於黃金的崇拜
從古至今,人類對於黃金有一種痴迷的崇拜。人類的經濟體系就是建立在黃金儲備之上的。但是黃金這種金屬對於人類的科技幫助也不如其他一些金屬來的作用大,那是什麼原因讓人類如此痴迷於黃金乃,可能就是因為基因裡有被寫入了黃金的重要性吧。
圖 | 和人類社會緊密相關的黃金
大家看到這裡是不是已經對於進化論有些動搖了,有點相信「外星生物創造論」。不過這些也都是推論和假設,其實進化論也只是一種推論和假設,在科學上不管進化論還是外星生物創造論都還沒有確鑿的證據來定論。不過人類歷史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都是在一個個推論和假設中前進的。小編作為個人比較支持「外星生物創造論」不知道各位讀者支持哪個推論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