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德林|我們的「年」

2021-01-09 誰動了我的芳華

每到過年,總是聽很多朋友說,而今年味不濃了,淡出鳥來,不好玩。說這話的,大都是年輕人。60後們年輕的時候如是說,而今的90後也這麼說。我就想,過去說年味不濃,可能與毛時代移風易俗有關,原本該熱鬧熱鬧的節日,也搞得神經兮兮,冷冷清清;而今有司生怕強勢文化入侵,抵制洋節,弘揚傳統,都恨不得退歸到孔子時代去了,年味怎麼還不濃呢?這可能有多方面原因。

一方面,過去國人勤於稼穡,長年辛苦勞碌,等到臘盡春回,才用百日之勞,換回幾日的宴飲快樂。過年了,歇下來,吃幾天好的,穿幾天新的,一家人團聚,看看歌舞百戲,走親訪友拜拜年,該是何等樂事。於是孩子們眼巴巴盼望過年,老人們心戚戚難忘賀歲。而今我們基本告別了飢餓時代,物質豐裕,娛樂休閒平時就花樣百出,天天都像過年一樣,真到了年節,也就免不了有所淡化。

另一方面,年節本來就是農耕文明的產物,是踏著農業社會的生活節奏而來,而今變革轉型,我們都從工業時代步入了資訊時代,對傳統節日產生些許疏離其實在所難免。至於聖誕節等所謂的"洋節日",也是伴隨當代生活節奏進入中國的,熱情擁抱洋節的,正是最適應新浪潮的青少年。我們經常說與時俱進,殊不知,青少年們就是"時"。全球化的今天,我們大可不必神經過敏,大可與地球村的公民們一起安居樂俗。

還有一方面,就是逢年過節,最快樂的只是小孩子。等到小孩子長大了,往往就說過年不好玩了。因為我們記憶中的年,都是孩提時候的年,都是年味很濃的年,都是充滿無邊喜樂的年。為什麼感嘆過年沒有以前好玩的大都是年輕人?我想大約是因為他們離童年很近,對兒時的快樂記憶猶新吧。其實,年還是那個年,而今的90後說不好玩的年,正是現在的孩童們過得津津有味的年。

所以我們無需擔憂年節這一傳統文化會消亡,在美國的唐人街,春節不也是過得紅紅火火麼。中國人,不管跑到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把春節的風俗和記憶帶了去,都可以憑這個聯繫群眾,找到同胞,何況我們這些貧賤不能移民的?何況中國的春節還放七天假,我們的春節就客觀存在,過年就有了制度上的保證,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就不可能被西方掠奪了去。

不過我個人以為,既然春節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節日,七天假就顯得短了,這樣就把春節等同了五一、十一那些節日了。如果我是人大代表或者政協委員,可以參政議政,我想我會提議春節從小年開始放假,一直放到正月十五,鬧完元宵再上班,讓我們中國人玩他個天翻地覆,成為這世界上最快樂、幸福指數最高、最令人羨慕的族群。

不過我們過年,也不能只顧傻樂,至少我們得把這個春節的來龍去脈大體弄個明白。其實春節之說,並不久遠,源於辛亥革命之後。之前史籍上所說的春節,要麼是指的立春這個節氣,要麼是泛指春天這個季節。孫中山要和世界接軌,改用陽曆,把一月一日定為新年,傳統的過年改為春節,但民間不大接受,這裡有上世紀一首詩為證:"爆竹聲聲響徹天,人從舊曆度新年。久聞正朔頒陽曆,習俗至今未易遷"。

毛澤東後來又把新年改成元旦,其實元旦也就是過去新年的舊稱。元是開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元旦也就是新一年的第一天或者第一個早晨。而今幾乎所有的媒體都會在元旦搞一個新年獻詞,說"這是新年的第一天,祝願陽光打在你的臉上",還是把元旦當了新年。這樣我們就過了兩個年,元旦也說新年好,春節也說新年好,都搞得有點時空錯落了。

畢竟習俗難易,舊曆的年,我們還是過得更隆重。越是南方,古老的習俗越是保存得好些,這大體是因為北方的蠻族踐踏較少的緣故。北方把臘月二十三當小年,聽說是清朝定的,但我老家湖北就不依順,還是把二十四當小年。我在深圳的時候,才知道廣東人很看重冬至,說是冬至大如年。我很驚異,一打聽,原來古人是把兩個冬至之間當一年的,在這個意義上看,冬至也是年了。

說來慚愧,我個人過年,一直就過得很叛逆。年輕時候在老家,難得有一個年假,我就往外跑;而今客居蘇州,過年我卻不回老家。其實我還是很懷念家鄉的,那麼多親人朋友,我也想和他們聚一聚,去給他們拜個年。但我實在害怕春運,只好避開,就想在清明時節,陌上花開,款款回一趟家,在父母的墳前磕幾個頭,在朋友們的宴席上喝幾頓酒,然後帶著念想與感動,再次作別。

今天又過年了,我以半百之年,回到童年的村莊,在這個國人以社會生活的分隔所創造的節日,在這個冬春之交、萬物生死交替的日子,我默默地祭奠我的先祖,敬拜我心中的神靈,祝禱我的親人朋友,祈願普天之下所有的生靈——向所有貧窮悲苦的,幸運喜樂的,身陷囹圄的,為虎作倀的,勞心勞力的,欺詐蠻橫的——問一聲,新年好。

【作者簡介:蔡德林,湖北石首人,曾經擔任石首日報總編輯、石首市文聯主席,深圳市卓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北京九鵬傳媒機構總策劃,現居蘇州,非同文化總顧問,非同文化牆主編。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相關焦點

  • 2029年我們就可以長生不老了?
    到2030年左右,我們將可利用納米機器人通過毛細血管以無害的方式進入大腦,並將我們的大腦皮層與雲端聯繫起來。屆時,我們將創造出比今天所熟悉的、更深刻的溝通方式,更深刻的音樂和更有趣的笑話。我們將變得更有趣、更性感,更善於表達愛意。
  • 2020年——我們到底怎麼了?
    2020年伊始,各種不好的消息紛沓而至。新冠病毒爆發、非洲蝗災肆虐、美國鞍山伊朗高級將領、西昌火災等等輪番登上各大媒體頭條。天災人禍都像是商量好了似的集中在2020年輪番上演。2020年,第一個不能出門拜年的年;第一個不能同學聚會的年;第一個以口罩作為年貨的年。
  • 2020年,我們第一次……
    無數第一次的嘗試推動著我們前進。 在2020年這個不尋常的年份,生物學家和化學家仍然創造了無數第一次的嘗試:我們第一次與一種肆虐全球的病毒交鋒,第一次完成了蛋白質結構的高精度預測,第一次錄下了化學鍵的成鍵與斷裂過程……這所有的第一次,都為我們帶來了對世界的全新認識。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小李子
    最近我們看到小李子的廣告,應該是有名的優信二手車廣告:看到小李子被放在一片灰色的背景裡,除了感嘆有錢能使鬼推磨之外,只能說。暴殄天物啊!那麼,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那些年,顏值巔峰的小李子洗洗眼睛吧!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小李子首先我想講一個關於水仙花的古希臘神話故事:美少年納喀索斯有一天在水中發現了自己的影子,然而卻不知那就是他本人;愛慕不己、難以自拔;終於有一天他赴水求歡溺水死亡
  • 2045年,我們將會發生什麼?
    我們首先先來看看歷史上發生過哪些奇異點? 還有5.5億年寒武紀大爆發,怎麼就從細胞一下變成了各種各樣的生物呢? 還有3.3億年前 產生爬行動物,2億年前的哺乳類動物,8000萬年的靈長類動物誕生 390萬年前出現的南方古猿,也就是作為直立行走人類的祖先,它們是怎麼從猿猴變化成人的呢?
  • 2020年我們還要經歷什麼?
    2019年在充滿著「難」中終於過去了,很多人都在說: 「2020請對我好一些!」並同時祈禱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然而,大火、戰爭、瘟疫、地震等災難接踵而來,許多事情來的令我們始料未及,對我們的生產、生活、財產、健康、安全等全方位的造成的影響。
  • 2020年又是拉尼娜年?拉尼娜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兩者都會對全球大氣,海洋環流系統造成很大影響,深刻影響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據有關數據顯示,是拉尼娜年。有幾年厄爾尼諾之後並沒有發生拉尼娜。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掉以輕心。拉尼娜年由於信風加強,太平洋的南北赤道暖流隨之增強,表層被太陽曬熱的海水過多的集中到赤道太平洋西部,東部的上升補償流也相應加強。季風帶著西太平洋表層的水汽深入大陸,帶來降水。因此拉尼娜年我國夏季風增強,降水增多。
  • 那些年霍金對我們的人生忠告
    月8日-2018年3月14日),英國物理學家與宇宙學家,及書籍作者,生前任職劍橋大學理論宇宙學中心研究主任。2002年,霍金在BBC的「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民意調查中位列第25位。從1979年至2009年,霍金是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霍金撰寫了多本闡述自己理論與一般宇宙論的科普著作,並廣受大眾歡迎。他的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曾經破紀錄地榮登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暢銷書排行榜共計237周。
  • Garmin的2018年 這是我們的成績單
    2018年馬上就要結束了,今年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在過去整整一年的時間裡,Garmin(佳明)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了眾多既專業又時尚的新奇產品。2018年,Garmin給自己交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來看看都有哪些值得我們消費者關注的訊息!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四小天鵝」
    相關>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四小天鵝」1993年11月,健力寶集團出資160多萬美元組建少年隊赴巴西訓練,5年裡兩次組織,補充人員,總計共有29名球員留洋培訓。1995年健力寶隊回國,與甲A、甲B及各省青年隊的28場比賽只輸一場。1997年備戰奧運會預賽,足協將健力寶隊召回。
  •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給我們的啟示
    靠著明確的奮鬥目標和執著的努力,中村修二於1993年10 月亮度達1 cd(發光強度的基本單位Candela的縮寫,中文譯作坎德拉,一支普通蠟燭的發光強度約為1 cd)的藍光發光二極體的產品化實現了,轟動了整個業界。 其次,本屆諾貝爾獎促使我們思考如何評價重大科研成果。
  • 2003年,我們是如何消滅SARS的?
    2020年1月,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攪動了全國人民的神經。同樣是起源於野味市場,同樣是冠狀病毒,同樣是肺炎症狀,一切都那麼似曾相識。1月20日,上次對抗SARS的領軍人物鍾南山在CCTV上接收訪談,確認了這次病毒傳播的嚴重性,之後,一系列行動展開。
  • 2021年,我們會加速反彈
    而百餘年後的今天,新冠疫情又讓我們站在了同樣的歷史關口,這次的主角卻是美國和中國。 這些年全球整體需求不足,中國外貿經濟增長緩慢,對外產能嚴重過剩,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去產能,供給側改革。 然而這次疫情摧毀了世界絕大多數地區的生產力,中國成為了全球唯一一個可以正常接單的製造業國家。
  • 2020年,讓我們繼續走下去吧
    我們在2019年看到了黑洞的真容,卻依然是蹣跚學步的孩子。
  • 那些年肆虐了我們的颱風—雲娜
    本屆科技活動周的主題是「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讓我們以「科學防臺 氣象衛民」為題,細數那些年肆虐了我們的颱風。嗯,大家可以猜猜哪幾個颱風會上榜,順序是由近及遠倒敘哦。 終於迎來我們永遠的大boss,雲娜!她是夢魘,是台州人心尖尖上的兩大颱風之一(利奇馬之後要變成三大颱風了)。
  • 我們是怎麼計算2016年到來的?
    但如果沒有計時,我們也就沒有時間概念,更遑論新的一年舊的一年啦。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人類的計時科技。上下四方為宇,古往今來為宙。宇宙中一切物質的起源和消亡,世間一切事物的產生和終結,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誕生和滅亡,所有的這些與時間緊密相關。
  • 顏寧和一諾:我們這些年
    好吧告訴你吧,顏寧現在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2007年回國以後,實驗室發牛文無數,也獲N多榮譽 (包括2014年《細胞》雜誌的全球40個40歲以下的牛人)。今年五月份在《Nature》發一重量級牛文,解了人葡萄糖轉運蛋白的結構, 是世界範圍內幾十年未解的難題,從而引起了主流媒體的全面關注。
  • 那些年肆虐了我們的颱風—利奇馬
    本屆科技活動周的主題是「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讓我們以「科學防臺 氣象衛民」為題,細數那些年肆虐了我們的颱風。嗯,大家可以猜猜哪幾個颱風會上榜,順序是由近及遠倒敘哦。 概況:8月10日01時45分,超強颱風「利奇馬」在台州溫嶺城南沿海登陸,中心最低氣壓93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力16級,52米/秒,是1949年以來登陸浙江省的第三個超強颱風
  • 2020年新年獻詞丨我們望向時間 時間也望著我們
    再過1天,我們將告別2019,步入嶄新的2020年,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延續。在這首尾之交,我們望向時間,時間也望向我們,坦蕩蕩凝視著過去一年裡,我們是誰;更欣然然憧憬未來一年中,我們能多做些什麼,不負使命。我們如約祝福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