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的夢想
無意間,我看到了這架鋼琴。
目光被胡桃木琴面精美的木紋吸引著,不願離開。我打開琴蓋,簡單試彈了一下,優美的音質立刻蕩在整個大廳。我於是毫不猶豫地走向了收款臺。
銷售女孩於是在一個標籤寫上「Sold(已售出)」,走去貼在了琴上,回來便對我說:「55 pounds, please, Thank you. (請付55英鎊。謝謝!)」
我很久前曾有過擁有鋼琴的夢想,但沒想到,此時用55鎊便能實現。(55鎊約合人民幣550元。在英國生活,對一英鎊的感覺便是一元錢。)
僅從外觀我無從知道這架立式鋼琴的生產年代。鋼琴的生產年代和編號一般都在琴內,只有卸掉琴板才能看到。憑感覺,鋼琴似乎是上個世紀6-70年代的產品。是否為古董,連店裡的銷售人員也無從知曉。我原本去這家慈善店看看有無可選的老式家具,但最後淘到的寶貝,連我也感到意外。
鋼琴的音質優良,但音律失準,同時有兩個琴鍵擊音不良。很顯然,這架鋼琴已經有很久沒有使用和養護過了。我需要做的,便是拆開鋼琴將琴鍵的聯動機構修好,再請調音師將音律調準。
當我將鋼琴抬進餐廳的時候,媽的眼睛便離不開鋼琴了。很久前,我曾為女兒買來一臺電子琴。父親對音樂無師自通,於是這架放在北航的電子琴便成了爸的玩物。父親在世的時候曾教過媽一些簡譜,也用這電子琴教過媽一些曲子。媽於是也會在鍵盤上叮叮噹噹,按出幾個妹妹坐船頭的「拉網小調」。如今有了一架真正的鋼琴,我在花園幹活時,不時聽見老媽在屋裡一展「大師」風採。只是那些熟悉的樂曲,由這失音變調的鋼琴唱出時,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在我這一代人的生活裡,對於鋼琴的感念幾乎都開始於理察-克萊德曼的鋼琴曲。克萊德曼在世界音樂舞臺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在於對中國的影響。他將傳統的鋼琴音樂,用通俗音樂的方式展現給了當時正處於文化饑渴的中國。當古典音樂之美第一次撥動人們的心弦,麻木在泯滅人性統治的人們恍間意識到,這些觸心的音韻,竟能幽現出自己隱秘深抑的情感。
我至今記得第一次聽到古典音樂的時刻。那是李谷一的一曲《鄉戀》成為「頹廢骯髒」禁歌的年代。在深夜,似有若無間,躺在床上昏昏欲睡的我恍惚聽到隔壁有一種莫名的音韻傳來。我有些好奇,便將耳朵貼在冰冷的水泥牆上。
額滴蒼天,天下竟有如此天籟!那夜,很久很久,我就這樣貼牆聽著,用一尺多厚的水泥牆耳機,聽完了隔壁「有錢人」「磚頭」錄音機上偷偷播放的一曲音樂磁帶。
回憶,竟是這樣苦苦的甜美。我不知有多少人曾經歷過這般時刻,但對於我,音樂便是這樣,自己那些藏在心底的莫名的情感,在不經意間,被這些音韻淡淡幽出。我並不拒絕那些充滿詞話的歌聲,但更鍾情那些無言的音曲。那些簡單的,幻化的音韻,用無盡的思緒,用無控的感觸,為自己和留在記憶裡的人,記憶,思念,牽扯,纏綿……
此時,在寂靜的深夜,在一曲鋼琴的陪伴下,那些往事都化作了背景,讓自己在心底守望著只有自己知道的記憶。我想,很多事都是這樣,在人生的某個時刻,不經意的一瞥,竟成為一片難忘的風景。在這樣的音樂面前,很多記憶都是流動的,會虛幻出只有如此音韻才能喚起的思念,難控自己不去回望。
我依舊記得那個時刻,夕陽下的我陪伴著心愛女孩。我握著她軟軟的手,看著纖秀的手指,對她說:「這雙手太可惜了,你應該去學一門樂器。」
如今,在色調有些幽暗的餐廳裡,這架能帶給我很多幻想的鋼琴,靜靜地等待著被情感的手指觸動。我希望著,希望著在這暖暖的色調之下,我能輕緩一曲思念,委婉一段深情;更希望能有一曲幽幻情感的音韻,在那雙纖雅的指下,輕靈間滴落,溪水般流出……
選自《民工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