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起來像是傍晚,其實這是摩爾曼斯克漫長的極夜,下午的2點25分。暴風雪襲擊這座城市時,我正向旅館走去,我把行李丟在雪地裡,在狂風中試圖讓手機保持平穩」,來自紐西蘭攝影師 Amos Chapple,摩爾曼斯克是北極圈內最大的城市
www.amoschapplephoto.com
02
www.we-and.kr
03
疫情期間需要保持社交距離以減少感染風險,但是如何形象的描述這個距離?美國一位媒體撰稿人正在寫一篇相關文章,在網上請大家提供幫助,網友紛紛貼出各自拍到的創意標牌
twitter.com/rboyle31/status/1317100510218842114
04
いいちこ是日本的一款平價燒酒,最早在1979年推出,包裝一直是透明玻璃瓶,標籤設計在四十年間也沒太多改動。1984年開始這個品牌每月推出一幅海報,大多是這酒在遊歷不同的風景,產品在畫面中的佔比很小,有時要努力才能找到。每隔一兩年還會舉辦系列展覽,至2017年已是第21屆,官網上有84年至今所有海報供檢索
www.iichiko.co.jp/design/poster
05
美國女攝影師 Paola Franqui 的 Reflection Stories(映像故事)系列中的一幅,「我鍾愛的兩位攝影師 Vivian Maier 及 Saul Leiter 都擅長用鏡子講故事,平時習慣了向前看,他們的作品啟發我去尋找不同的視角」
06
「秋味」是日本麒麟一款僅在秋季發售的啤酒,1991年第一次上市,今年是它的30周年紀念。啤酒在90年代被認為是夏天飲用的暢快飲料,而天氣變冷,啤酒銷量也隨之下降。「秋味」將酒精度定在較高的6%,主打濃鬱口感,概念則是適合在秋天慢慢飲用。官網上列出了30年間包裝的變化,第一款設計僅使用了麥穗,次年標誌性的楓葉開始出現,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kirin.co.jp/products/beer/akiaji
07
1917年7月,英國諾丁漢炮彈工廠中的彈藥工人,她們被稱為「金絲雀女孩(Canary Girls)」,炮彈填充的是 TNT,反覆接觸這種有毒物質會使皮膚變成橙黃色,使人想到金絲雀羽毛
www.iwm.org.uk/history/9-women-reveal-the-dangers-of-working-in-a-first-world-war-munitions-factory
08
1969年新年前夜的紐約中央火車站,來自美國攝影師 Leonard Freed(1929-2006)
magnumphotos.com/photographer/leonard-freed
09
Sergey Ristenko 的祖父曾在二戰時擔任飛行員,戰後在故鄉開了家照相館,為村民拍攝紀念日照片、婚禮和葬禮。但村民們覺得拍照不是一種值得給錢的服務,照相館無以為繼,祖母讓他另找了一份工作,但他從未放棄對攝影的熱愛。「我知道祖父肯定拍了更多照片,但一直找不到,直到最近去閣樓時碰倒了幾個盒子,在裡面我找到了祖父的舊相機和大量膠捲」,這些照片記錄了一段烏克蘭40-80年代末的鄉間歷史,樸實真摯,「如今我也成為了一名攝影師,繼續著祖父曾熱愛的事業」
10
《Egg》是英國設計師 Es Devlin 2018年的一件作品,在長約10米的橢圓形半球中,用3D列印的方式呈現曼哈頓的樓群,天花板裝有鏡子,鏡像反射所有景象。該作品2018年在紐約展出,一年後她利用類似創意推出新作《Memory Palace》,這次觀眾可以跨入城市,成為裝置的一部分
有趣有故事的攝影、設計、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