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總是伴隨著豪邁壯闊的氣質。不論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風光,還是熱情奔放的草原文化,都吸引著攝影師拍攝的腳步。在不同的地區領略不同的文化,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攝影師@趙託尼,在一場緊張刺激的金雕比賽中,感受草原世界的魅力。
我是一名兼職攝影師,有著豐富的拍攝技巧,以及一顆充滿好奇的心。在八年的時間中,尼康相機陪我遊歷過了全世界七大洲五十多個國家。沒錯,對我來說,影像和生活,就是這麼YOUNG!
目光如炬的金雕
AF-S尼克爾85mm f/1.8G 光圈f/1.8,快門1/4000秒,焦距85mm,ISO 140
海東青,即滿語中的「雄庫魯」,漢語譯來即為金雕之意。當地的金雕狩獵習俗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壯闊阿爾泰山脈腳下
AF-S尼克爾85mm f/1.8G 光圈f/10,快門1/100秒,焦距85mm,ISO 45
時光荏苒,這項延續長達千年的古老狩獵文化,可以在位於蒙古與哈薩克斯坦相接壤的巴彥烏蓋勒尋覓到。
哈薩克牧民的飲食
AF-S尼克爾85mm f/1.8G 光圈f/1.4,快門1/40秒,焦距35mm,ISO 400
蒙古國地廣人稀,而位於其西部邊陲的巴彥烏蓋勒省,更是一個偏僻的牧民居住區,約有三萬人的哈薩克族人常年生活於此。
蒙古包外的繁星
AF-S尼克爾35mm f/1.4G 光圈f/1.4,快門30秒,焦距35mm,ISO 2000
這裡人煙稀少,哈薩克族人就這樣過著半牧半獵的傳統遊牧生活。千百年來,滿布繁星的夜空下便是牧民們搭建的蒙古包,他們在這片群山峻岭中延續了古老獵人傳統,通過訓練金雕來獲取生活所需要的食物和皮毛。
AF變焦尼克爾70-300mm f/4-5.6G 光圈f/5.6, 快門1/250秒,焦距240mm, ISO 250
AF-S尼克爾600mm f/4E FL ED VR 光圈f/4,快門1/640秒,焦距600mm, ISO 200
每年十月底進冬季後,這裡的室外氣溫迅速下降到零下三四十度,哈薩克的獵鷹人要裹上一身厚實的狐皮,騎馬擎蒼,孤身雕一馬橫跨冰原深入崇山峻岭中裡追尋紅狐和野狼的蹤跡。
AF變焦尼克爾70-300mm f/4-5.6G 光圈f/5.6,快門1/4000秒,焦距78mm, ISO 200
但在依舊秋意尚濃的十月初,這些金雕獵手們會紛紛換上狐毛狼毫所縫製的華服,騎上蒙古矮馬,擎起訓練精良的金雕,齊聚在阿爾泰山脈一處名為獵人嶺的山腳下,舉行一年一度的金雕節盛會,來一決高下。
金雕節上年紀最大的選手
年近古稀的老獵手達吾提汗
AF-S尼克爾85mm f/1.8G 光圈f/4.5,快門1/160秒,焦距85mm, ISO 200
老獵手達吾提汗的夥伴,金雕「阿納」
AF-S尼克爾600mm f/4E FL ED VR 光圈f/4.5, 快門1/3200秒,焦距600mm, ISO 500
老獵手達吾提汗與他的團隊
AF-S尼克爾35mm f/1.4G 光圈f/1.4, 快門1/40秒,焦距35mm,ISO 4000
金雕比賽分為上下兩場,分別較量不同獵鷹技巧。參賽的金雕和獵人們要在速度、準確性和敏捷性等方面接受考驗。
AF-S尼克爾600mm f/4E FL ED VR 光圈f/4.0,快門1/1250秒,焦距600mm, ISO 200
第一場比賽考驗的是金雕與人的默契,早晨負責人會在獵人嶺上將金雕們依次放飛,而獵人們則會在山下縱馬揮鞭,大聲呼喊引起自家金雕的注意,吸引金雕迅速識別出自家的主人,降落在他或她的臂膀上。
AF-S尼克爾600mm f/4E FL ED VR 光圈f/4, 快門1/4000秒,焦距600mm, ISO 500
第二場比賽則考驗金雕的速度和準確性,依次從獵人嶺放飛金雕,山下依舊是某位獵人驅馬狂奔。不同的是,每匹馬都拴上了一隻剛絞死的野兔或是紅狐,他們被拖曳在馬尾後激濺起陣陣塵土,在高空巡弋的金雕被激起狩獵的本能,伸展起身形將近兩米的巨大雙翼,閃電般直下雲霄抓住獵物,整個過程不會超過五秒鐘。
夾雜在兩場金雕比賽中的
其他有趣且精彩的傳統比賽、民俗表演
AF-S尼克爾600mm f/4E FL ED VR, 光圈f/4.5, 快門1/2500秒,焦距600mm, ISO 500
當然,比賽之後,也少不了來一場燒烤盛宴
AF-S尼克爾85mm f/1.8G 光圈f/6.3,快門1/1600秒,焦距85mm,ISO 500
「獵鷹捕獵」向來傳男不傳女
直到這位名叫阿莎潘的孩颯爽登場
AF-S尼克爾85mm f/1.8G, 光圈f/1.8, 快門1/4000秒,焦距85mm, ISO 125
AF變焦尼克爾70-300mm f/4-5.6G 光圈f/5.6, 快門1/1600秒,焦距300mm,ISO 500
夜幕降臨
牧民們慶祝來之不易的比賽勝利
AF-S尼克爾35mm f/1.4G 光圈f/1.4, 快門1/40秒,焦距35mm, ISO 1000
AF-S尼克爾85mm f/1.8G 光圈f/4.5, 快門1/200秒,焦距85mm, ISO 200
結束了兩天比賽的觀賞,在第三天的清晨,我趁著朝陽前往獵鷹人們營帳旁的一處山丘。在山脊處,達吾提汗和金雕阿納已然等我許久了,我為他們兩位拍了一張照片用以留念。還記得之前有位同樣參與過金雕節的比利時攝影師曾說過:「世界在不斷發展變化,獵人們原本可以使用獵槍,但他們依舊選擇了金雕,因為這被他們視為一種藝術。」而同樣,用影像記錄這個過程,我也希望用尼康相機將他們表現得更加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