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動物園首例!臭烘烘的大象糞便變身乾乾淨淨的有機肥

2020-12-04 江蘇新聞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生活著上百種珍稀動物,每天產生的動物糞便有600多斤,如何處理這些糞便垃圾一直令人頭疼。現在,有了園林綠化部門研製的廢棄物資再利用系統,就再也沒有這樣的煩惱了。一起來看看怎麼回事。

【動物便便去哪兒?無公害處理"變身"營養土】

這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系統,位於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西南角一處的山腳。它由南京市綠化園林局立項,城建部門批准,目前已經試運行半年多了。

記者看到,經過大約20天的罐內發酵、滅菌、除臭等無害化處理,動物糞便和園林廢棄物變成有機肥和特種生物草炭營養土,整個生產過程基本沒有異味和汙染。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副園長居麗告訴記者:「根據季節不一樣,一般20來天出一批,我們進料是50立方米左右,出料是26立方米左右,這樣20天就可以處理掉園林廢棄物和糞便,非常快捷。我們把營養土用於園內的花草樹木的施肥,還有用於動物飼料的種植基地。」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生活著兩頭大象,每天它們要產生出糞便400斤左右,是園區糞便垃圾的"大戶",再加上其他食草動物和猛獸,每天動物園的動物糞便產出660多斤。原來這些糞便是採用堆肥處理,佔地面積比較大,氣味也比較重,堆了大概半年到一年再覆蓋,覆蓋以後慢慢發酵。但是在參觀了國外的動物園之後,紅山動物園的管理者有了這個變廢為寶的想法,想把園林廢棄物和動物糞便合理用起來。

【動植物廢棄物處置比例有講究 "變糞為寶" 很環保很科普】

如何將動物糞便變成環保有機肥?在國內動物園還沒有先例,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聯合南京農大大學、登博科技經過多年的研發、調試,確定了"變糞為寶"的秘方,動物糞便和植物廢棄物比例為1:3,再加上特製的發酵粉和菌劑,進行無公害處理。

南京登博科技公司技術總監丁萬文告訴記者:「密閉性罐杜絕了季節性限制,不管春夏秋冬,基本20天左右就能把肥料產生出來,產出的這個東西是好東西,可以改良土壤。這個做得好還可以給很多小朋友參觀,讓他們不僅看動物,還看動物糞便、園林廢棄物怎樣做成肥料,有更好的教育意義。」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趙琳、鄭麗麗、王苗軍報導)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國內動物園首例!臭烘烘的大象糞便變身乾乾淨淨的營養土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生活著上百種珍稀動物,每天產生的動物糞便有600多斤,如何處理這些糞便垃圾一直令人頭疼。現在,有了園林綠化部門研製的廢棄物資再利用系統,就再也沒有這樣的煩惱了。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每天的動物糞便有660多斤,動物園"變糞為寶",動物糞便和植物廢棄物比例為1:3,經過大約20天的罐內發酵、滅菌、除臭等無害化處理,動物糞便和園林廢棄物變成有機肥和特種生物草炭營養土,用於園內花草樹木的施肥和動物飼料的種植基地
  • 動物園「鏟屎官」揭秘:大象便便如何用20天「變糞為寶」
    揚子晚報網11月15日訊(記者 徐昇)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裡住著4000多頭動物,每天產生糞便660餘斤。其中的大量垃圾,過去只能堆積在園內礦井垃圾站。今年,紅山動物園成功開展動植物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動物「粑粑」不出園門就能變廢為寶,加工成優質的有機肥和營養土,化作春泥更護「花」。
  • 「創澳分享」未腐熟的禽畜糞便不是有機肥
    只有腐熟了的禽畜糞便,才能叫有機肥,未腐熟的禽畜糞便可以說是垃圾那麼要怎樣做才能使糞便變成有機肥?未腐熟的有機肥對果蔬有何害處?下面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禽畜糞便在堆漚過程中,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將難以被作物利用的有機物變成便於被作物吸收的養分,這樣才能叫做有機肥。在堆漚的過程中產生的70℃左右的高溫可以殺死大部分病菌和蟲卵,基本上達到了無害化。
  • 上海動物園飼養員:入夏後24小時值守 一兩小時清理一車糞便
    原標題:入夏後24小時值守象房一兩小時清理一車糞便  大熱天的上海動物園,動物們懶洋洋地躲在空調間裡舔冰塊,或是跑到室外泡池子、享受噴淋下的陰涼。你想不到的是,它們舒適度夏的背後,有一群揮汗如雨的飼養員,要連續照看動物24小時,還要每天在烈日下巡邏數小時。  記者前天來到動物園的象房。
  • 大象將鼻子伸進同伴肛門掏糞便食用 網友:看吐了
    近日網絡瘋傳一段視頻,一隻大象將鼻子伸進同伴肛門裡,掏出糞便大快朵頤。事實上,大象藉此行為來吸收營養,也是草食動物常見的進食習慣。視頻中一頭大象用鼻子摸索著同伴的屁股,接著將鼻子往內深入,稍微掏了一會兒便抽出來,鼻子上也多了幾團糞便。這頭大象熟練地卷著新鮮出爐的便便,一口接一口塞進嘴裡,吃得津津有味,整個過程讓網友們直呼「快吐了!」
  • 上海動物園「鏟屎官」大揭秘 原來分類的垃圾去了這兒
    原來,動物園產生的垃圾可分為生活垃圾、動物糞便、樹枝垃圾和建築垃圾。其中,動物糞便被飼養員清掃集中裝進垃圾桶後,一部分被運往上海固體廢物處理中心,還有一部分被運往上海辰山植物園,化作春泥更護花。   去年動物垃圾1200多噸成立「鏟屎官」清運小組  上海動物園一年需要消耗各種飼料約1800多噸,經過消化吸收,最終形成糞便被排洩在動物展區的各個角落
  • 南非夫婦用大象糞便造酒200多一瓶受追捧,含半消化的水果鮮花
    據《每日郵報》11月12日報導,南非一對科學家夫婦突發奇想,用大象糞便製作杜松子酒。酒裡注入了大象糞便,而糞便裡含有已被半消化的水果和鮮花,每瓶售價達26英鎊,約合人民幣234元。雖然聽起來十分奇葩,但這對夫婦表示這絕非噱頭。
  • 泰國年邁大象偷吃過多嚴重便秘,飼養員無奈用手取出23公斤糞便
    然而,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4日報導,一頭大象因為偷吃不僅讓自己難受,也讓飼養員受到了牽連。 這頭大象名叫文鵬,被飼養在泰國一家動物園裡。文鵬今年60歲了,是一頭「老年人」大象。
  • 價值超50萬的鯨魚糞便,明明是臭烘烘的,為何會成為龍涎香?
    鯨魚,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生物,雖然我們都知道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但人們不知道的是,它們的糞便對於整個海洋生態至關重要。另外,還有一種鯨魚的糞便屬於無價之寶,如果你有幸能夠撿到一顆,足以讓你發家致富。
  • 大象的糞便都能用來幹什麼?
    因為大象消化能力比較弱,每天有許多半消化食物被大象排出體外,糞便裡富含植物纖維、種子以及各種有機營養成分。為了拍攝紀錄片時接近大象,BBS就曾用大象糞便偽裝拍攝裝備大象糞便有很多用途大象糞便可以作為造紙的原材料。
  • 大象糞便造紙,這事發生在斯裡蘭卡
    一頭大象一天可以排便多達18次,產生的將近200斤的糞便是造紙的好原料。成年大象一天可以吃300多斤的食物,大部分是草、樹枝、樹葉和樹皮。進食後的大象經過消化,一天可以排便16至18次,產生200斤左右的糞便。
  • 全球首例!世界最大動物園中大猩猩感染新冠病毒
    雖然全球多國已經開始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但疫情仍不容樂觀,聖地牙哥動物園的數隻大猩猩也未能倖免於難。據外媒報導,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在周一表示,園內至少有兩隻大猩猩感染了新冠病毒,這是目前已知首例自然傳染給類人猿的病例。
  • 動物園變避暑山莊避暑各有高招 大象敷"泥面膜"
    一天「幹」掉900斤西瓜,竹子是專門用冷藏車從駐馬店運來,馬來貘時時刻刻都能洗淋浴,大象卻偏愛泥池子裡打滾……炎炎夏日,為了北京動物園裡480餘種、5000隻動物,懶洋洋、美滋滋地過三伏,飼養員們快累得中暑了。
  • 南非推出大象糞便特製的美酒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新聞,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有利用動物糞便或腸胃中未被消化的食物,製作各種美食飲品的習俗,例如比較廣為所知貓屎咖啡,貓屎咖啡原產於印度尼西亞,製作方法是讓咖啡豆在麝香貓的腸胃中,消化發酵後,以糞便排出體外,然後收集糞便中未被消化的咖啡豆,再將咖啡豆加工成咖啡中的奢侈品。
  • 東莞一動物園共繁殖出10頭小象 創下了國內亞洲象繁殖新紀錄
    文/圖 羊城派記者 餘寶珠 通訊員 陳波18日,記者從東莞香市動物園獲悉,該動物園亞洲象「妞妞」前不久成功產下一頭小象,目前小象健康狀況良好,每天都跟隨「象媽媽」出來玩耍,十分頑皮可愛。這是香市動物園的第三代亞洲象了,也是開園以來繁殖的第10胎,並創下了國內亞洲象繁殖新紀錄。
  • 動物糞便腐熟生物有機肥的核心技術要點
    動物糞便腐熟生物有機肥的核心技術要點1、必須是以疏鬆好氧發酵為主,即您的物料必須是疏鬆的,這要加大量的填充料,例如秸稈粗粉,統糠粉,鋸末之類的東西,最好是有營養有碳源的東西為好,秸稈是最好的,本身也可以作為土壤用的碳肥。
  • 為什麼動物園的黑猩猩會扔糞便?
    去動物園是一種很好的休閒娛樂方式,但是當你靠近黑猩猩時需要注意了,因為它們會有扔糞便的行為。但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 美動物園三隻大猩猩確認染新冠 乃全球首例
    當地時間2021年1月10日,美國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裡的大猩猩。圖/澎湃影像 文丨記者 徐路易 美國報告全球首例大猩猩感染新冠病毒事件,大猩猩也成為了除人類以外第二種被發現自然感染新冠病毒的靈長類動物。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動物園的野生動物園區近日發表聲明,確認園區內有3隻大猩猩感染新冠病毒。大猩猩是繼確認感染老虎,獅子,貂,雪豹,狗和家貓後,第七種自然感染該病毒的動物。
  • 透徹,知道有機肥的本質你才會用有機肥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東北農業觀察我們有好多的農民朋友知道有機肥的好處,但是自己用完有機肥之後卻並沒有得到理想的效果。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我們農民朋友說了,我們用有機肥是為了改良土壤環境,增加土地肥力。
  • 臺遊客逛動物園帽子掉進大象園區 被大象「還」回來
    臺遊客逛動物園帽子掉進大象園區 被大象「還」回來 2019-08-,日前有遊客帽子不小心被吹進大象園區溝槽內,沒想到帽子被大象拋回來;由於大象平時與保育員互動良好,對人聲音不陌生,遊客撿回帽子則是非常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