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的反射
1.概念
光從一種介質射到它和另一種介質的分介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質的現象,稱為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於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特別注意一下,光路是可逆的。
3.反射的分類
可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無論哪種反射,每條反射光線都遵守反射定律。
二、平面成像
1.平面成像原理
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物體上的點S發出的光有一部分射向平面鏡,經平面鏡反射後,反射的光束還是發散的,這些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交於點S′,反射光線進入人眼,人感覺光好像是從S′點射來的,點S′叫點S的虛像。
2.實像與虛像的異同
①.實像: 由實際光線會聚形成, 能用光屏承接到, 倒立的。
②.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形成,不能用光屏承接到,正立的。
③.相同點:都能用肉眼看到,都可以是放大、縮小或等大的。
3.平面成像的規律
①.物體在平面鏡裡成的是虛像;
②.像與物體大小相等;
③.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④.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可概括為像與物體關於鏡面對稱。
⑤.即等大、等距,外實裡虛,一垂直。
4.平面成像作圖方法
平面鏡成像作圖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根據反射,第二種方法是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
5.平面成像的範圍
要看到物體在平面鏡中完整的像,需藉助邊界光線,邊界光線的公共部分,即為完整像的觀察範圍。
6.物與平面鏡移動的問題
①.當物或平面鏡移動時,若平面鏡不動,物速為v且垂直鏡面移動,則像速為v,垂直鏡面且與物運動方向相反;若平面鏡動而物不動,當平面鏡以垂直於自身鏡面的速度v移動時,像對物速度為2v,方向與鏡相同。
②.當平面鏡繞鏡上某點轉過一微小角度α時,根據反射定律,法線也隨之轉過α角,反射光線則偏轉2α角。
7.平面鏡的應用
①利用平面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起到控制光路的作用。
②利用平面鏡成像,如製作各種鏡子,商場和家庭裝飾時利用平面鏡成像增強寬敞明亮的空間效果。
③利用平面鏡反射光可以使微小的形變放大,以便觀測。
8.影與像、小孔成像與平面鏡成像的區別
①.影與像的區別
a.影:影是由於光沿直線傳播的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物體(如樹木、人體、電線桿等)而被遮擋後,在物體背後出現的黑色區域。這是由於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如日食、月食、樹的影子等都是這種現象,影總是形成於不透明物體背光的一側,影只能顯現出與物體外形相似的陰暗輪廓。
b.像:像是物體發出的光因直線傳播、反射、折射而產生的光現象。
②.小孔成像
a.原理:光沿直線傳播。
b.現象:在硬紙板上扎一個直徑約為1mm的小孔,當室內光線較暗時,在硬紙板後面的光屏上會看到燭焰的像。
c.成因:可以把燭焰看成是由許多發光點組成的。每個發光點發出的光都向四面八方照射。其中只有一小束光通過小孔照射到光屏上,形成一個光斑,照在光屏上的許許多多的光斑就組成了燭焰的像。
d.像的性質:倒立的實像,所成的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與光屏與小孔的距離、物體與小孔的距離有關。
③.平面鏡成像
a.原理:光的反射。
b.現象: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平面鏡前,在蠟燭這一側會發現平面鏡後有一個蠟燭的像。c.成因:可以把蠟燭看成是由許多發光點組成的,每個發光點發出的光都向四面八方照射。其中射向平面鏡的光會被鏡面反射回來,射入人眼,但人卻覺得這些光線好像是從鏡後它們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發出的,這個交點就是該發光點在平面鏡中成的像,蠟燭上每個點在鏡後都有一個像點,所有的這些像點組成了整個蠟燭的像。
d.像的性質:正立、等大的虛像,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