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臨近五一,再有省部級老虎落馬,曾任唐山市委書記、退休10年的張和被查。
4月29日上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稱,河北省委原常委、副省長張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這是短短20天內,第三位落馬的省部級官員。本月以來,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志南,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孫力軍先後被查。
深耕唐山37年
1950年12月生的張和現年已經70歲,是河北遷西人。早年一直在唐山工作,是唐山本地成長起來的幹部,任職時間長達37年。
年僅19歲即在唐山市下轄遷西縣的「鬥批改」工作隊,後來進入該縣農機局辦公室工作。23歲進入河北師範大學學習數學,畢業後即任遷西縣東荒峪工委團委書記。
兩年後即轉入唐山共青團系統任職,經過一年多鍛鍊,進入唐山地區行署辦公室工作,任資料員。此後從資料員到副科長再到唐山市政府副秘書長,步步升遷。
歷任唐山市政府秘書長、唐山市副市長、市長等職。2002年時年52歲的他成為唐山市委書記,2005年躋身河北省委常委,兼任唐山市委書記,次年轉任副省長。
2011年1月,張和退休。此後一段時間內,他還曾任河北省政府特邀諮詢、省政府黨組副書記等職務。三年後河北省政府官方網站相關欄目信息顯示,張和不再擔任上述職務。
多位唐山同僚被查
張和是2005年3月在唐山市委書記任上躋身省委常委的,一年後的2006年10月出任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但僅僅一個月後,他就不再是河北省委常委班子成員,但仍任河北副省長、黨組成員,直至退休。
在其擔任唐山市委書記期間,有兩名其任內提拔的副市長均被查,分別是陳學軍和於山。
陳學軍1959年出生,祖籍江蘇。他最初是唐山市開平區公安分局窪裡鄉派出所民警,深耕唐山政商界38年,從基層民警做起,由公安系統轉為多年主管唐山重要工業區的開發,直至唐山市市長要職。
在張和成為唐山市委書記的第二年,陳學軍由唐山市開平區委書記升任唐山市副市長,十八大反腐大幕開啟後,唐山本地十多位官員落馬,職位最高者即是他。
2015年陳學軍被從唐山市長任上調離,任河北省住建廳黨組書記,僅一個月即落馬。
另一位被查的副市長是於山,他出生於1961年,與張和是老鄉,同為遷西人。張和成為唐山市委書記後,於山就被提拔為唐山市副市長。
於山後來又擔任過唐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2014年他被從宣傳部部長任上調離,到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出任一把手。
就在去年6月,河北省紀委監委宣布對其展開調查,他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今年2月於山又被提起公訴。
檢察院指控稱,他在擔任河北省唐山市規劃局局長、副市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等職務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有關單位和個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依法應當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打破退休等於「平安著陸」的幻覺
「一個領導幹部如果自律不嚴、自重不慎、自警不足,就有可能犯錯誤自我毀滅,危害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
2006年10月,唐山市委辦公廳公布了張和在唐山市第八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那時他剛剛當選唐山市委書記。
張和說,「在這次全會上同志們選我當唐山市委書記,我對自己能夠繼續在這個崗位上為唐山美好明天奉獻綿薄之力而高興和榮幸」,「在今後的工作中將忠於職守、廉潔奉公,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他還提到,「市委一班人是全市的領導核心,能不能做到清廉自守一身正氣,直接決定和影響著全市的黨風和社會風氣」。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張和落馬的前一天,河北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稱,河北省紀委監委原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李繁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廉政法治中心主任魏昌東教授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對於腐敗的治理,只有實現「退」而不「休」的治理,才是提升腐敗治理效能的「良方」。
「在腐敗者的觀念中,流行著一種退休等於『平安著陸』的幻覺,一些貪官甚至天真地認為:只要在位時守住『馬腳』,離退休後便可平安無事、安享腐敗利益。」
他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腐敗治理創新戰略的推進,正在打破這種錯誤「幻覺」,並逐步確立腐敗追懲「退」而不「休」的基本策略,這種模式將成為幫助在位者時刻抵禦腐敗誘惑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