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雪崩會突然發生,沒有絲毫徵兆?導致雪崩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2021-01-08 科學大白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科學大白的世界,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雪崩,探索它隱藏的奧秘吧。雪崩是人類在攀爬一些高山時經常會遇到,並且是最危險的自然災害之一。長期以來,雪崩都被人們稱作是「白色死神」,但憑這個稱號,也足以看出雪崩對人類的危害有多大,在技術不太發達的過去,可能面對雪崩,沒有人能逃脫它的魔掌。不僅因為它威力巨大,而且發生之前很難被察覺。

那麼導致雪崩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雪山,表面看上去全都是厚厚的積雪,安靜又祥和,理論上那些積雪應該分布得很均勻。但為什麼當人類的腳步踏上去時,就會引發威力巨大的雪崩呢?

其實,雪山上一直都隱藏著這種危險。重力的作用會將雪山上的積雪往下拉,而積雪內部的聚集力又會努力把積雪留在原地。所以,雪山上所有的積雪幾乎都在這兩種作用力的影響下維持著平衡。但這種平衡是非常脆弱的。當它受到一點點外界作用力的影響,就會失去平衡,引發一場災難性的雪崩。

所以,人類的腳步或者聲波就像是一個導火索,是大多數情況下引發雪崩的關鍵因素。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因素,外界環境的作用力還有很多,比如颳風也可以引起雪崩的發生。

雪崩的發生是完全隨機的嗎?

雖然雪崩的發生大多數都是因為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但這並不代表雪崩的發生就是完全沒有規律可循的,大多數雪崩發生的時間都在冬天或者春天降雪量比較大的時候。特別是在暴風雨發生前後,因為這時候的雪花比較鬆軟,內部的聚集力小,如果有一小塊雪花受到破壞,剩下的就會變成一盤散沙,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產生連鎖反應而飛速下滑。

人類目前有辦法抵抗雪崩這種自然災害嗎?

為了抵抗雪崩這種危害巨大的自然災害,人們也嘗試過許多辦法。比如用炮火掃射那些即將坍塌的積雪,或者在積雪區建立一些防護欄和土堤。這些方法都是通過阻止積雪崩塌對人類造成傷害,還有一些具有奇思妙想的人提出一種想法,攀爬雪山時可以帶上裝有壓縮氣體的氣球,這樣在危險來臨時,氣球就會迅速充氣將人抬升,從而避開坍塌的積雪。

所以,雖然雪崩很可怕,但人們終將會憑藉自己的智慧戰勝它。

如果我們真的遇到了雪山,應該怎樣逃生呢?千萬要記住不要往山下跑,雖然這可能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以為逃到山下就會平安無事,但是我們奔跑的速度不可能比雪花滾落的速度快,所以往山下跑只能是條死路。最正確的方法是避開積雪滾落的方向,向山坡兩邊跑,或者跑到地勢較高的地方。如果雪崩的方向比較分散,一定要記得閉口屏氣,因為雪崩時帶來的氣浪的危險程度並不比積雪的衝擊力小。

今天關於雪崩的科學知識你了解了嗎?歡迎和科學大白一起,探索更多有趣實用的科學世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雪崩會突然發生,沒有絲毫預兆?究竟是什麼導致雪崩發生?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科學大白的世界,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雪崩,探索它隱藏的奧秘吧。雪崩是人類在攀爬一些高山時經常會遇到,並且是最危險的自然災害之一。長期以來,雪崩都被人們稱作是「白色死神」,但憑這個稱號,也足以看出雪崩對人類的危害有多大,在技術不太發達的過去,可能面對雪崩,沒有人能逃脫它的魔掌。不僅因為它威力巨大,而且發生之前很難被察覺。
  • 火星北極發生雪崩!科學家很高興,這證明了火星是活著的。
    那麼,火星北極的冰蓋這麼多年有沒有變化呢?去年,美國宇航局公布了一組火星北極的照片。令人震驚,在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火星北極居然發生了劇烈的雪崩。我們知道,地球的南北極冰川也會時常發生雪崩的情形,雪崩看起來非常壯觀。人們去南北極地帶時最害怕的就是遇到雪崩,因為一旦遭遇雪崩,那無異於死裡逃生。
  • 死亡之舞——雪崩
    如果你雪崩的地帶沒有樹木或者會令你受傷的巖石,恭喜你,你逃過了第一波危險,那麼你將會來到第二個關卡。當你避開了創傷危險之後,你需要在最快的時間內處理包裹著你的雪,因為粉雪在雪崩的過程中被摩擦力加熱,它會開始融化,然後在停下來之後重新冷凍。當這些雪塊重新凝結之後,甚至可以迫使你將空氣排出肺部。
  • 火星也會發生雪崩?
    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官網上分享了一張難以置信的火星雪崩圖像,這次雪崩在火星表面彈起了塵暴。由於地表廣泛普遍的分布著氧化鐵,使得火星外觀在視覺上呈現為橘紅色,那團「雪崩」的粉塵,看起來像極了沙塵暴,壯觀景象帶給網友很好的視覺饗宴。
  • 日本栃木縣滑雪場雪崩原因探查 新雪滑坡造成雪崩?
    人民網東京3月31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栃木縣那須町的滑雪場日前發生了一起雪崩。對此,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冰雪防災研究中心的平島寬行主任研究員表示:「有可能是之前的殘雪之上又新堆積的雪下滑而導致的表層雪崩。」防災科研中心派遣專家進行了實地考察。
  • 中美紛紛飛向火星之際,火星北極突然雪崩,NASA:大事不好
    中美紛紛向火星進軍之際,火星北極突然雪崩,NASA:大事不好!地球的環境正在變得越來越惡劣,科學家稱200年之內,地球就有可能變成另一顆金星,一個火熱難耐的火球。所以,科學家急需探索地外行星,以便及時移民,保留人類的種子。
  • 中美紛紛飛向火星之際,火星北極突然雪崩,NASA:大事不好!
    中美紛紛向火星進軍之際,火星北極突然雪崩,NASA:大事不好!地球的環境正在變得越來越惡劣,科學家稱200年之內,地球就有可能變成另一顆金星,一個火熱難耐的火球。所以,科學家急需探索地外行星,以便及時移民,保留人類的種子。
  • 用雪崩二極體怎麼做過壓保護?
    例如,當關閉負載電流電路時,集電極 - 發射極電壓突然上升,達到非常高的峰值。由開關引起的過電壓會嚴重損壞甚至破壞開關電晶體。雪崩二極體如何幫助防止過電壓?常見的過電壓保護方法是「有源鉗位(active clamping)」。在這種情況下,雪崩二極體用作直接反饋。如果關斷導致電感負載過壓峰值,則由雪崩二極體傳導至IGBT柵極,並且IGBT重新接通。
  • 探測器拍攝到火星北極雪崩的場面,壯觀激烈,它是如何發生的?
    當然不是,去年,美宇航局公布了一些有關火星的驚人照片,在這張照片中我們看到火星北極發生了劇烈崩塌,最終引發雪崩,在火星上演了一番壯觀表演。雪崩這個詞相信大家都聽過,地球的南北極冰蓋經常也會發生雪崩情景,那是一幅壯觀而毀滅的景象。如果是在南北極進行考察的研究人員或者登山的旅遊人員,最怕遇到的自然災難就是雪崩,一旦雪崩事來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 鬥羅:唐三以為雪崩王子是弱雞,實際上,雪崩已在唐三面前耍心機
    在鬥羅大陸動畫中,唐三來到天鬥帝國內,他本來是打算去史萊克學院找大師的,但是在中途卻遇到了雪崩王子的部隊,並且偶然之間遇到了毒鬥羅,這對唐三而言也算是意外之喜。這一次唐三在看到雪崩王子後,他決定給雪崩王子一點顏色瞧瞧,因為在唐三的眼中,雪崩王子就是一個弱雞,而且是一個紈絝子弟。一直以來,唐三都沒有將雪崩王子放在眼裡,甚至覺得雪崩王子有辱天鬥帝國的形象。畢竟和雪崩王子比起來,雪清河的表現明顯更加優秀,唐三也將二人進行了比較,這也是導致唐三對雪崩王子更加厭惡的原因。可是雪崩王子並不是一個紈絝子弟,他的真實性格並非如此。
  • 功率MOSFET雪崩擊穿問題分析
    3    功率MOSFET雪崩擊穿的微觀分析     雙極性器件在發生二次擊穿時,集電極電壓會在故障瞬間很短時間內(可能小於1ns)衰減幾百伏。這種電壓銳減主要是由雪崩式注入引起的,主要原因在於:二次擊穿時,器件內部電場很大,電流密度也比較大,兩種因素同時存在,一起影響正常時的耗盡區固定電荷,使載流子發生雪崩式倍增。
  • 如何藉助雪崩二極體提供過壓保護?
    當IGBT在高性能應用中高速接通和斷開時,總會發生過壓。例如,當關閉負載電流電路時,集電極 - 發射極電壓突然上升,達到非常高的峰值。由開關引起的過電壓會嚴重損壞甚至破壞開關電晶體。YTpednc雪崩二極體如何幫助防止過電壓?
  • 雪崩二極體的介紹
    假定在N+P結附近一個小區域內,電場強度超過了擊穿電場,則在這個區域內就發生雪崩擊穿。發生雪崩擊穿的這一區域稱為雪崩區。在雪崩區以外,由於電場強度較低,因而不發生雪崩擊穿。載流子只在電場作用下以一定的速度作漂移運動。載流子作漂移運動的區域稱為漂移區。載流子通過漂移區所需要的時間稱作渡越時間。下面來分析一下雪崩二極體產生微波振蕩的過程。如果在二極體上所加的反向電壓上迭加上一個交變電壓。
  • 雪崩光電二極體的暗電流存在的原因及測試方法
    雪崩光電二極體的暗電流存在的原因及測試方法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8-20 10:50:25 本文主要是關於雪崩光電二極體的相關介紹,依據雪崩光電二極體的特性
  • 「花樣團」遇南極雪崩 嚇呆林志玲(圖)
    「花樣團」遇南極雪崩 嚇呆林志玲(圖) 2016-05-28 10:01:27而因為溫室效應,南極冰川不斷突發雪崩,轟隆一聲巨響,雪崩在「花樣團」眼前發生,所有都頓時嚇得站立不動,生怕自己一個聲響就會加劇雪崩。  「花樣團」輪番當導演 金晨整蠱Henry「使壞」  到了最後一站,一直被攝像機全程跟拍的「花樣團」,這回翻身作「主人」,輪番拿起攝像機過了一把導演癮。
  • 紐約時報"雪崩"重新定義報導?
    《雪崩》完美融合了新聞報導與多媒體交互技術,生動描述了發生在華盛頓州喀斯喀特山脈一次驚心動魄的大災難,全面記敘滑雪者的罹難過程、講解雪崩的科學原理。它發表之後在六天之內就收穫了290萬次訪問和350萬次頁面瀏覽,沒有枉費長達半年的前期籌劃。
  • 《紐約時報》數位化專題"雪崩"獲得大讚(圖)
    現實是,每當有重大新聞事件發生,如最近的波士頓慘案,社交網絡都會讓眾大讀者們參與新聞製作,成為新聞的一部分。  這就是為什麼多數巨頭媒體仍未採用博客形式的原因之一。當然,某些作家除外,如David Carr和Paul Krugman。不過,你去看看《紐約時報》的某些博客,它們不過是將新聞報導(或專題)翻新成博客而已。
  • 中美紛紛向火星進軍之際,火星北極突然雪崩,NASA:大事不好!
    中美紛紛向火星進軍之際,火星北極突然雪崩,NASA:大事不好!地球的環境正在變得越來越惡劣,科學家稱200年之內,地球就有可能變成另一顆金星,一個火熱難耐的火球。所以,科學家急需探索地外行星,以便及時移民,保留人類的種子。
  • 火星上被拍攝到發生「大雪崩」,為何不見流動水?
    作者:瀚海狼山在火星近地軌道上長期運行的美國探測器,2019年5月份拍攝到火星斷崖上發生了比較大規模的「雪崩」;這是由於火星北半球夏季的到來,陽光加熱了火星斷崖頂部的巨大冰川。部分「積雪」從500米的高度直接墜落到斷崖下的沙漠上,引發了明顯的塵埃騰起。
  • 雲南登山家尼泊爾親歷雪崩:感覺天都要塌下來
    在地震發生後差不多10個小時,記者終於聯繫上張京川,電話另一端,張京川向記者講訴了地震時的恐怖。  「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  4月11日,張京川再次踏上登山的徵程,這是他經歷恐怖分子襲擊後的第2次出徵。去年就有登珠峰的計劃,因為去年的大雪崩無功而返。今年張京川延續去年的夢想,又一次向珠峰進發。  臨行前他給記者留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