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DT財經在網上發起了一項關於年輕人蝸居生活的調研,了解當下租房青年的蝸居困境。調研報告指出:
經歷了疫情久宅家後,大多數人都有換新租的想法。
那麼,什麼樣的房子才是租房青年們的理想生活呢?在了解租房青年當下生活狀態後,小豬從其中總結出以下幾點:
租一間能做飯的房子
調研數據顯示,在居家隔離期間,很多人都有了做美食、看書、健身等各種愛好。
其中,美食是最容易收穫生活幸福感的一種方式,有18%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家會做飯或者學著下廚。
但是受租房條件限制,大多數單間出租房做飯很不方便,於是大多數人換租新房會這樣想:
「想租個能做飯的單身公寓了」
生活偶爾需要一點點不一樣的味道,在周末閒暇時間,好好享受在家的美味時光也是很不錯。
一個屬於自己的獨居空間
調查中,26%的受訪者表示在家中展開線上辦公,迎來了效率難以保持穩定、辦公環境不理想的煩惱奏鳴曲。
如果是合租,還會讓工作變得很不方便。於是,年輕人開始意識到,有自己的房子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
有能力的人開始考慮買房子,能力尚且有限的則是更多寄托在租一間讓自己更舒適的獨居空間,自由的獨居生活,獨立舒適的辦公區間,擺脫臥床辦公的困擾。
積極、正能量的生活環境
在這次調研中,有將近15%的受訪者感到焦慮,再加上憋悶、壓抑、孤獨、空虛等,共有59.5%的受訪者在隔離期間處於負面情緒的包圍中。
在我們的社交生活中流行一種說法叫「圈子文化」,即:你在什麼圈子,你就成為什麼人。
租房,和一群正能量的人群生活在一起,生活總是充滿熱情和期待。
據豬客之家·拾寓管家小謝說:
很多租客在租房時都會問一個問題,租住在公寓這邊的人群平均年齡段和工作生活。
有租客說,租住青年公寓的原因就是想靠近正能量的生活圈子,會覺得生活處處是美好。
以上的問題反饋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年輕人更願意和有生活追求、充滿積極正能量的人聚集在一起。
很多年輕人說,回家最怕被老家親戚問「在大城市住的怎麼樣」,然後只能保持尷尬微笑。
租個差不多品質的房間很難嗎?
當時懷揣著夢想走進大城市,充滿鬥志,對美好生活充滿期待。可是,最後卻都會被現實打敗。
因為昂貴的租金讓自己低了頭,在自己有限資金內租個稍微寬敞一點、品質好的房子很難。
在廈門工作了2年的小王,每個月要為十幾平米房子支付兩千多元的租金。看起來很精緻很不錯的公寓生活,但是每次付完房租後都會覺得一點都不值得。
工資收入的大部分都給了房租,自己平時的生活質感就會下降。
我們都知道,租房時租金除了和面積成正比外,還有繞不開的通勤問題。要租金合心意,要通勤、居住品質相當,看起來顯然不可兼得。
低生活成本,高生活品質的租房生活,真的很難。
—END—
編輯|小豬
圖片|豬客之家、網絡
微信搜索「豬客之家」,為你分享真實、有趣的租房生活動態,發現廈門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