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186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未經許可嚴禁以任何形式轉載
南方能源觀察
歡迎投稿,投稿郵箱:
eomagazine@126.com
陳愚
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有兩種類型:1. 工質溫升小的太陽能熱氣流技術和太陽池技術,溫升小導致發電效率極低;2.溫升相對較大的聚光熱發電技術,是由三個成熟技術環節串聯而成的,成本下降難度大、效率提升潛力小,未來發展空間有限。
01. 太陽能低溫熱發電技術
根據卡諾定理,熱機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理想熱效率=工質和環境的溫差/工質溫度(開氏溫度),低溫熱發電技術的溫差小(20-50℃),環境溫度按20℃(293K)考慮,理論熱機效率ƞmax=6.8%-14.6%。實際發電效率是考慮損耗之後熱機實際效率×發電機效率,要打個大折扣。熱氣流發電技術溫升僅20-30℃,建設和杜拜塔等高的數百米的熱氣流煙囪,換來的是約2%的熱發電效率。低品位熱源(和環境相比溫升小)更適合直接熱利用,如強行轉化為高品位的電能,熱效率、發電效率太低。詳細測算可閱葛新石《太陽煙囪發電系統及其固有的熱力學不完善性分析》。
低溫熱發電技術包含熱氣流技術、太陽池技術,兩種技術的溫升均較小:熱氣流技術可將空氣升溫20-30℃,太陽池技術可將液體工質升溫50℃左右。
海洋溫差發電也是溫差很小的熱發電方式。
02. 成熟技術集合而成的聚光熱發電技術
同為太陽能發電技術,聚光熱發電技術的造價和發電效率需對標光伏。
圖3 槽式聚光熱發電
圖4 塔式聚光熱發電
光伏是新興技術,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化效應,發電效率迅速提高,單位造價迅速下降。
和新興技術不同,成熟技術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的潛力有限。聚光熱發電技術,有槽式、塔式、蝶式等細分技術,均由聚光(鏡面反射並聚焦陽光)、集熱(加熱工質)、熱發電(熱能→機械能→電能)三個環節串聯構成,是成熟技術的集成利用;成本是三個環節相加,難以下降;效率是三個環節的效率相乘,難以提高。尤其是熱發電環節,是極度成熟的技術,降造價和提效率的空間很小。
近年光伏技術效率迅速提高。量產高效組件轉換效率單晶、多晶、薄膜已分別突破20%、18%和17%;電站系統轉化效率約83%。以採用單晶矽的光伏電站為例,標準工況下,約16%的太陽輻射可轉化為電能。
以簡單循環發電的氣電為例,發電效率效率是燃燒室效率(95%-99%)、熱機效率、發電機效率(98%)三個環節效率的乘積。5萬KW級的火電機組,煤電發電效率約30%(塔式工質工作溫度接近煤電),氣電約30%-35%(蝶式工質溫度接近氣電)。
聚光熱發電的效率是聚光、集熱、熱發電三個環節的效率相乘。聚光、集熱的效率各按80%估算;塔式工質溫度(500℃-900℃),低於氣電(>1000℃),熱發電熱效率可根據5萬千瓦級的煤電、氣電熱機效率和發電效率估算,約30%-35%,據此估算塔式光熱的峰值效率約19.2%-22.4%;運行的塔式電站的年平均效率約14-16%,略低於單晶電站效率。槽式工質工作溫度(400℃)低於塔式,集熱效率也低,發電效率低於塔式,詳見後文。
2010年,光伏組件售價14元/瓦左右,光伏電站的單位造價為2萬/KW。2020年,光伏組件售價快速降低到1.6-2.2元/瓦,目前西北地面光伏電站造價已逼近4000元/KW,逼近火電造價。光伏的還處在成本下降通道上,預計未來造價會繼續降低。
聚光熱發電技術由聚光、集熱、熱發電三個環節組成,其中,聚光、集熱兩個環節負責匯集加熱後的工質,作用相當於煤電的鍋爐、氣電的燃燒室、核電的堆芯;熱發電環節和煤電、氣電、核電一樣,用熱機(蒸汽輪機、燃氣輪機)將工質的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發電機再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煤電和氣電是成熟技術,造價下降空間有限;5萬千瓦的煤電機組造價約3500元/KW,10萬千瓦以下的6F輕型燃機造價約3000-3800元/KW。
聚光熱發電中的槽式造價約2萬元/KW,塔式和蝶式2-4萬元/KW;青海近期投產的魯能塔式光熱和擬建的金釩格爾木熔鹽槽式光熱,造價約3萬/KW。聚光、集熱兩個環節的造價,能逼近煤電廠的鍋爐麼?即便可以,如果未來光伏的造價降到了和火電的熱發電部分相當,聚光熱發電技術能把聚光和集熱的造價降為零麼?
根據卡諾定理,為了提高熱機效率,需要提高工質溫度;根據傳熱學原理,工質和環境溫差增大,熱梯度增大,熱損失加大,集熱效率下降。工程是妥協,在相互矛盾的兩條曲線中尋找最優的結合點。
槽式的聚光方式是線聚焦,將一個曲面的陽光聚焦在集熱管上,和塔式的點聚焦相比:聚焦比低→工質溫升小→熱機效率較低;同時,線聚焦對應的管狀集熱器,單位體積的表面積(S/V)遠大於塔式集熱器,集熱效率低。線聚焦是一連串事件的起點。和塔式比,槽式光熱技術的集熱效率和熱機效率雙低,槽式年均發電效率僅11%-14%,低於塔式。
03.
結論
光熱現在和未來的造價均高於光伏。光伏發電單位千瓦造價已經逼近煤電和氣電造價,未來造價會繼續下降,甚至低於火電造價。光熱發電用聚光、集熱組件替代火電的鍋爐,聚光集熱設備的造價很難低於鍋爐,因此,光熱造價將高於火電造價。
塔式光熱發電技術現在峰值效率和光伏相當,未來繼續提升效率的難度較大。光伏尚有提升效率的空間。
光熱配上儲熱裝置,可連續發電;光伏配上儲能裝置,也可連續發電。
槽式和塔式光熱適用於集中式電站(熱發電機組需要規模效應),碟式適用於分布式;光伏可用於集中電站和分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