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暴漲怎麼回事?

2021-01-09 知識新視野

上一篇我們論述了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是如何被提出和以及發現科學證據的過程,但大爆炸理論在解決早期宇宙學的一些難題的同時,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也在某些觀測上產生了很難解釋的問題。

這幾個問題分別是視界問題、平坦性問題和磁單極子問題,下面會一一講述大爆炸理論的完善和補充——美國物理學家阿蘭·古斯提出的暴脹理論是如何解決它們的。

宇宙的暴漲,指的是早期宇宙極短時間內的一種空間指數級膨脹的過程,在大爆炸後1036秒開始,持續到大爆炸後1033至1032秒之間,暴脹之後,宇宙繼續膨脹,但速度低了很多。暴漲將普朗克尺度內宇宙發生的量子漲落,在普朗克時間內迅速地放大,使之成為未來宇宙結構成長的種子,這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今天依據巡天計劃構建的宇宙大尺度結構。

宇宙大尺度結構暗物質網

暴漲的機制雖然仍不是很清楚,但暴脹理論卻解決了一些大爆炸理論棘手的問題,同時給出的多項預測也被觀測證實,其中的視界疑難和宇宙空間平坦性問題都在觀測上有明顯證據支持。

視界問題

視界問題來源於宇宙中任何信息傳播的速度都不可能超過光速這一前提,但目前可觀測宇宙邊界之外的宇宙在第一次被我們觀測到後發現,原本兩個無任何因果關係的區域,竟有如此近似的3k背景輻射和趨於一致的時空曲率,是什麼在之前給它們這一致的「信息交流」呢?

可觀測宇宙是宇宙在有限的時間內兩個無因果關係區域的邊界,也叫做粒子視界,可觀測宇宙邊界發出的輻射是否能被觀測和我們目前的科技手段無關。目前的半徑(固有距離)為465億光年,但它的邊界相對我們的退行速度仍然在光速以內,這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的宇宙區域成為可觀測宇宙的一部分,讓原本沒有因果關係的宇宙區域產生關係。關於幾種宇宙的大小,包括粒子視界、未來視界和哈勃視界等大小在以後的文章會加以說明區分。

暴脹理論假定,宇宙的所有區域在早期階段都是同一處,這一階段具有很高的真空能量,也就是宇宙常數,隨即微觀宇宙指數級的膨脹將同一相近的區域迅速地分開到可觀測宇宙之外,在未來隨著它們移入可觀測宇宙之內而被我們觀測到。

宇宙暴漲發生在大爆炸後一段極端的時間

宇宙常數,愛因斯坦曾為穩住自己以為的「靜態宇宙」模型而引入場方程的一個變量,不過隨著哈勃發現宇宙膨脹的事實,他也隨即放棄該變量。如今這個當初被愛因斯坦稱為「一生中最大的錯誤」的常數,在現代宇宙學中又復活了。

簡而言之,暴脹理論認為目前沒有因果關係的兩個宇宙區域在極早期宇宙是有「交流過的」,只不過被暴漲強行分開了。

平坦性問題

宇宙「平不平」?取決於宇宙總物質能量密度和臨界密度的關係,通過觀測遙遠的星體,以及對微波背景輻射細微的各向異性的研究,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是一個無邊的平坦宇宙,即時空曲率整體趨向於0,也極可能是無限的。

三種可能的宇宙三維結構,研究顯示整個

然而問題在於,宇宙早期任何一個偏離臨界密度的微小擾動都會隨著時間逐漸放大,但宇宙現在近0的空間曲率必然要求極早期的宇宙空間曲率更接近於0,那什麼導致了那時候混亂又充滿不確定性的宇宙基本上是「完全平直」的呢?

暴脹理論對此的解釋為——暴脹的空間在極短時間內將產生的任何微小曲率都抹平了,試想稍微褶皺的一張紙,突然給它的面積增長億兆倍(假設能增長),那我想它在顯微鏡下也將光滑無比。

磁單極子問題

磁單極子的問題涉及到大統一理論,粒子物理學和宇宙大爆炸等諸多領域。大統一理論認為在宇宙大爆炸的極早期特高溫的環境,自然界已知的幾種力會統一在一個強度值,但膨脹的宇宙快速降溫,「大統一」狀態會被破壞,相關的量子物理性質會產生類似水冰一樣的相變,自發地破壞對稱性。這種相變和自發對稱性破缺,會使得時空某一很小的區域變得不穩定,成為一個「拓撲缺陷」。

關於上面說的相變、對稱性破缺和拓撲缺陷,盡最大努力地隨意想像理解,其實際情況在不同的理論中都有不同的解釋,有些甚至只是微分方程上的一個解,並沒在實驗中觀察到。

這種「拓撲缺陷」在理論上的計算性質和理論預言的磁單極子極其相似,也就是說宇宙早期在大統一被破壞後應該產生了大量的應該可以被探測到的磁單極子,但目前仍然未觀測發現到這種像電子承載電荷一樣單獨存在的磁荷承載體,科學家只能認為磁單極子產生的實際並不多,是什麼導致了這樣?

單獨存在的磁荷

暴脹理論認為,和抹平空間中的曲率相類似,宇宙空間指數級地暴脹也幾乎消除了這種所有的「拓撲缺陷」,導致磁單極子生成的很少很少,甚至是壓根沒有。

結論

暴脹理論自1980年由阿蘭·古斯提出以來,作為大爆炸理論的補充,在科學界是被廣泛接受的,但其中帶來的一些疑點——比如暴漲的機制是什麼也還在不確定中,所以也存在一些批判的聲音。

目前也有一些用來解釋視界疑難和平坦性問題的替代理論,但和暴脹理論相比缺少更多的觀測和實驗證據檢驗,所以暴漲理論仍然是大爆炸理論最有力的補充。

科學不等同於尋求絕對無誤的真理,而是在現有基礎上,摸索式地不斷接近真理,科學的發展史是一部人類對自身認識偏差的糾正史。你可以質疑一切問題,但請小心求證,連求證都沒有就給予徹底的否定,那只能證明你的無知無畏。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新科學,新視野,新知識,歡迎關注科學新視野,有其他問題請留言評論,謝謝。

相關焦點

  • 宇宙暴漲理論,將推導出有平行宇宙的結論
    科學家們提出了暴漲理論來完善大爆炸理論,解決了與觀測不符的問題,然而接受暴漲理論後,將推導出有平行宇宙的結論,這就是說在離你非常遠的地方,必然存在著一個和你非常相似甚至幾乎一致的人,正在讀我這篇文章。宇宙暴漲理論為了解決這種溫度太過均勻的問題,科學家們提出了宇宙暴漲理論,它主要的假設在於,在大爆炸的初期,密度非常大,一種暴漲物質在一個非常短的時間內體積變成2倍,但是它的密度基本不變。
  • 暴漲理論是如何誕生出多元宇宙的?
    在大爆炸之前,宇宙也經歷了同樣的膨脹,區別在於大爆炸之前的能量更大,膨脹速度更快!這就是所謂的宇宙暴漲時期。宇宙暴漲時期,發生在大爆炸之前,開始於10^-36秒,暴漲結束後就誕生了我們常說的宇宙大爆炸的初始條件,熾熱、稠密的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原始湯。
  • 宇宙暴漲理論,證據儘管很充分了,但無法完全解釋宇宙起源
    由於大爆炸,宇宙至今仍然在快速膨脹,我們把這個稱之為大爆炸理論。宇宙的暴漲在宇宙之初的極端環境下引力可以翻轉,這種力不是把物質吸引到一起,而是排斥周圍所有物質,從而產生了巨烈的膨脹。正如大爆炸理論所描述那樣,把上面這種爆發稱之為「暴漲」,這一發現可以解釋最初是什麼使得宇宙劇烈膨脹。就是這強大的反斥引力「暴漲」,指的就是大爆炸中的「爆」。
  • 網友問:在宇宙大爆炸前,奇點存在了多久,宇宙為什麼會暴漲?
    目前沒人能準確回答這個問題;或許存在了一瞬間,或許在大爆炸之前,宇宙就經歷了無數次的循環。大爆炸模型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當前天文學解釋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最佳理論,已被眾多天文觀測所證實;大爆炸模型描述,我們宇宙開始於138.2億年前的一次暴漲,暴漲前宇宙的所有物質集中於一點,叫做宇宙奇點。當前所有物理理論,在宇宙奇點處都失效了,目前科學家能做到的最好結果,就是把強力、弱力和電磁力,在宇宙大爆炸時統一起來,除此之外一無所知,更別說大爆炸之前的情況。
  • 暴漲理論或證實多重宇宙存在—新聞—科學網
    暴漲產生的引力波會在宇宙微波背景的兩極化中產生微弱但獨特的扭轉樣式
  • 宇宙之外是什麼?暴漲理論揭示「多重宇宙」的奧秘!
    對宇宙學家來說,宇宙的最遠處位於,從時間開始,光能抵達到我們這裡的區域,這被我們稱為可觀測宇宙。在這個球形的空間區域,是從宇宙大爆炸到現在為止138億年中,光能抵達我們這裡的區域。但這就是所有的了,還是這只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全部?
  • 解讀宇宙微波背景輻射B模偏振 暴漲產生原初引力波
    原標題:解讀宇宙微波背景輻射B模偏振 暴漲產生原初引力波 利用一臺設在南極,名為「宇宙河外偏振背景成像」(BICEP)的望遠鏡,美國科學家捕捉到引力波在宇宙最初圖景中產生的漣漪。北京時間3月18日凌晨零點,哈佛大學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宣布,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觀測到B模式偏振。這一發現的意義是什麼?它能如何揭示宇宙誕生之謎?
  • 【科技日報】我國學者提出「精靈反彈暴漲模型」 解釋宇宙起源
    2014年3月18日,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稱,南極BICEP2望遠鏡首次探測到來自宇宙大爆炸的原初引力波疑似信號。當代宇宙學研究表明,宇宙在極早期曾經歷過短暫的劇烈膨脹過程,稱之為暴漲,而原初引力波正是時空在這一時期產生的漣漪。在此理論框架下,宇宙學家相信原初引力波會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留下特殊的極化B模式信號,這很可能正是最近BICEP2望遠鏡探測到的。
  • 暴漲的宇宙速度膨脹再快也有邊!那麼為何說平坦宇宙是無限大?
    根據暴漲模型來看,宇宙是一個有限大小卻沒有邊界的空間!但根據當前觀測所建立的模型來看,宇宙卻趨向於無限大!兩者為何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當前流行的宇宙起源是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一個奇點的暴漲,即使經過了暴漲時代,進入了膨脹時代,現在又到了加速膨脹的時代,無論這速度有多快,但只要有膨脹速度,宇宙有限的大小似乎是註定的!而我們根據可觀測天體,加以宇宙膨脹的速度,計算出宇宙是一個大致直徑達到930億光年的空間!
  • 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原初引力波 為宇宙暴漲遺蹟
    新聞背景  北京時間17日,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宣布,架設在南極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探測器BICEP2捕捉到了宇宙暴漲時期遺留下來的最重要的遺蹟:宇宙原初引力波。  這是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以來,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的引力波信號。從而首次在引力強場中檢驗了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
  • 隨著宇宙星系團距離的變遠,宇宙溫度反而在升高,這是怎麼回事?
    也許是受到了暗物質能量的驅使,也許是受到宇宙誕生爆炸力的影響,宇宙一直處於膨脹狀態,所有物質都在不斷分離,星系之間的距離正在擴大,並且分離速度還在加快中。40億年前,宇宙擴張速度一直在加快,隨著時光的流逝,宇宙星系團之間的距離會更遠。
  • NASA在南極找到完全相反的平行宇宙,到底怎麼回事
    你最近可能有看許多新聞報導聲稱,「NASA在南極找到平行宇宙的證據!」或 「NASA發現完全相反的鏡像時空!」,所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不過,當由宇宙中具有爆炸性的物體產生時,微中子可以獲得超高的能量,使它們比較有可能與正常物質相互作用。ANITA高空飛行在冰冷的大陸上方,為了檢測由於高能微中子撞擊到冰中而產生的二次粒子信號。 但是這種微中子應該來自宇宙的深處,而不是地球的深處,因為它們在進入我們的星球之前會先撞擊其他東西的機會很大。
  • 光年是怎麼一回事? 光年如何計算?
    光年是怎麼一回事? 光年如何計算?時間:2017-04-25 11:55   來源:怪羅科普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光年是怎麼一回事? 光年如何計算? 雖然宇宙的大部分仍然保持神秘且未探索過,但我們知道這是真的:空間廣袤無垠。
  • 宇宙膨脹或許像冰花的生長,宇宙暴漲超光速之謎
    有可能宇宙暴漲速度就是量子糾纏速度,所以宇宙大爆炸速度超光速。關於這一點,我之前寫過一些文章和回答,今天又看到了類似的問題。1965年,兩個美國工程師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給天線除噪聲的時候,發現了一種無處不在的噪聲,跟大爆炸理論預言的微波的特徵非常吻合。
  • 宇宙起源於「大爆炸」?那「大爆炸」又是怎麼來的?
    量子漲落引起的物質/反物質/輻射密度分布的輕微不完美,這就是宇宙中所有宇宙結構(星系團、星系、恆星和我們人類)的種子。那麼問題是,宇宙暴漲是如何發生的?根據普朗克(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波動的衛星)的數據,最簡單的慢滾動暴漲模型是最受數據支持的模型。
  • 還記得宇宙牆嗎?這是一條假新聞,這是怎麼回事
    在我們生活的宇宙邊緣有一道宇宙牆,這道宇宙牆外沒有星團、星球,連暗物質都沒有,它就像堵牆一樣,而這堵宇宙牆存在離地球100億光年之外的波江座裡,是一條橫跨35億光年的真空帶。當時這條新聞出來後,很多人感慨到難道我們是高等級文明圈養起來的嗎?如今這一新聞變成了假新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曼德拉效應是怎麼回事?網友集體記憶偏差,究竟是怎麼回事?
    曼德拉效應是怎麼回事?網友集體記憶偏差,究竟是怎麼回事?在生活當中我們判斷一件事情的對錯,或者回憶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是依靠我們的大腦,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在你大腦記憶當中所存在的畫面是真實存在的嗎?大腦有沒有可能會欺騙你呢?曼德拉效應似乎在證明,記憶也會有出現錯亂的情況。
  • 漫畫中滅霸老家泰坦星怎麼被毀的 並非是因人口暴漲
    近日電影《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也是引起了眾多網友們的關注,電影中滅霸與鋼鐵俠、奇異博士等人決戰的地方就是在泰坦星上,電影中滅霸也是稱他當初所生活的泰坦星也是因為資源利用過度,人口暴漲從而被毀滅,滅霸也是成為了倖存者,那麼漫畫中滅霸老家泰坦星怎麼被毀的?
  • 宇宙暴漲理論創始人艾倫·古斯:談關於宇宙學的下一輪重大觀點
    在最近的《科學美國人》雜誌上,登載了宇宙暴漲理論之父、著名物理學家、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阿蘭·古斯(Alan Guth)談關於宇宙學的下一輪重大觀點:大爆炸之前的奇怪時代,描述了有關宇宙起源的新觀念,宇宙中的其它事件以及最初導致宇宙存在的原因。
  • 宇宙之外還是宇宙,有無窮多個宇宙,怎麼理解?
    其實這就是宇宙的終極問題之一:「宇宙的外邊是什麼?」;從138.2億年前的暴漲宇宙開始到現在已經是930億光年的宇宙,我們在宇宙內的事情都還搞不清楚,何談宇宙外呢?多維宇宙?多維宇宙的其中一個理論認為是來自量子力學中的粒子存在不確定性所導致的,即認為其這些狀態可以同時存在,因此這個不確定性就導致了無數個平行世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