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高邊電流檢測的「理想型」是這樣滴~

2020-12-08 電子工程專輯

精密微安級高邊電流測量需要一個小阻值檢測電阻和一個低失調電壓的放大器。LTC2063零漂移放大器的最大輸入失調電壓僅為5 µV,僅需消耗1.4 µA的電流,是構建完整的超低功耗精密高邊電流檢測電路的理想選擇(如圖1所示)。


《放大器設計實踐125問全解》掃碼免費下載

圖1. 基於LTC2063零漂移放大器的精密高邊電流檢測電路。


該電路僅需2.3 µA至280 µA的電源電流即可檢測100 µA至250 mA寬動態範圍電流。LTC2063非常低的失調電壓使該電路能夠與低至100mΩ的分流電阻配合工作,從而使得最大分流電壓限值僅為25 mV。這可以大幅減小分流電阻上的功率損耗,並大大提 高負載可用功率。LTC2063的軌到軌輸入允許該電路在非常小的負載電流下工作,其輸入共模幾乎正好處於電源軌上。LTC2063的集成EMI濾波器可在高噪聲條件下保護器件免受RF幹擾。


對於給定的檢測電流,該電路的電壓輸出為:



電流檢測解決方案的一項關鍵指標是零點,或在沒有檢測電流時產生的輸出折合到輸入端的等效誤差電流。零點通常由放大器的輸入失調電壓除以RSENSE決定。LTC2063的低輸入失調電壓典型值為1 µV,最大值為5 µV,低輸入偏置和失調電流典型值為1 pA至3 pA,因此,折合到輸入端的零點誤差電流典型值僅為10 µA(1 µV/0.1 Ω),最大值為50 µA (5 µV/0.1 Ω)。這種低誤差使檢測電路能夠在低至其指定範圍內的最小電流(100 µA)時仍然保持其線性度,不會因解析度損耗而在低量程範圍內產生一個固定的失調 值導致線性度變平(如圖2所示)。所得的輸入電流與輸出電壓關係曲線在整個電流檢測範圍內都是線性的。


圖2. 低端無固定失調值,ISENSE可低至100 µA。


零點誤差的另一個來源是輸出PMOS在零柵極電壓時的漏極電流或IDSS, 即PMOS標稱為關閉(|VGS| = 0)時存在於非零VDS上的寄生電流。具有高IDSS漏電流的MOSFET在沒有ISENSE時將產生一個非零正VOUT值。


本設計中使用的電晶體為英飛凌的BSP322P,它在|VDS| = 100 V時的IDSS 上限值為1 µA。可對本應用中BSP322P的典型IDSS 進行一個合 理估計,在室溫條件且VDS= –7.6 V時,IIDSS僅為0.2 nA,因此僅產生1 µV的誤差輸出,或等效於測量0 A輸入電流時產生100 nA的輸入電流誤差。


LT1389-4.096 基準電壓源以及由M2、R2和D1組成的自舉電路構成超低功耗的隔離3 V電源軌(4.096 V + M2的VTH ,後者典型值為-1 V),LTC2063可防止達到5.5 V的絕對最大電源電壓值。儘管串聯電阻也能滿足建立偏置電流的需求,但使用電晶體M2可以提供更高的整體電源電壓,同時還可將電源範圍高邊的電流消耗限制在僅為280 µA。


LTC2063的輸入失調電壓導致折合到輸入端的固定電流誤差為10 µA(典型值)。在250 mA滿量程輸入中,所產生的失調誤差僅為0.004%。在低端,100 µA中的10 µA代表10%的誤差。由於失調是恆定的,因此可以對其進行校準。圖3顯示,由LTC2063、不匹配的寄生熱電偶以及所有寄生串聯輸入電阻產生的總失調僅為2 µV。


圖3. 採用4.5 V最小電源時在整個ISENSE範圍內VIN至VOUT 的轉換。200.7μV的輸出失調除以100.05 V/V電壓增益,表示RTI輸入偏置為2μV。


圖3所示的增益為100.05 V/V,它比構建時由ROUT和RIN的實際值給定的預期增益(即4.978 kΩ/50.4 Ω = 98.77 V/V)大1.28 V/V。該誤 差可能是由LTC2063的輸入端與RSENSE之間500mΩ左右的寄生串聯電阻所導致。


該電路輸出不確定性的主要來源是噪聲,因此,使用並聯大電容進行濾波對於降低噪聲帶寬從而降低總綜合噪聲至關重要。使用1.5 Hz輸出濾波器時,LTC2063會使折合到輸入端的低頻噪 聲增加約2 µV p-p。在儘可能長的持續時間內平均輸出,進一步減少由於噪聲引起的誤差。


該電流檢測電路中的其他誤差源包括在LTC2063輸入端與RSENSE串聯的寄生板級電阻、增益設置電阻RIN和ROUT的電阻值容差、增益設置電阻的溫度係數不匹配以及由寄生熱電偶引起的運算放大器輸入端的誤差電壓。可以通過使用開爾文連接檢測RSENSE4引腳檢測電阻以及使用與RIN和ROUT的關鍵增益設置路徑具有相似或更低溫度係數的0.1%電阻來大幅降低前三個誤差源。為了消除運算放大器輸入端的寄生熱電偶,R1應與RIN具有相同的金屬端子。還應儘可能避免在輸入端的不對稱熱梯度。


以滿量程2.5 V輸出為基準,本章節所討論的所有誤差源的總貢獻最多為1.4%(如圖4所示)。


圖4. 誤差百分比在整個讀數範圍內保持在1.4%以下。


LT1389-4.096和LTC2063在最小VSUPPLY和ISENSE(4.5 V和100 µA)時所需的最小電源電流為2.3 µA,在最大VSUPPLY和ISENSE (90 V和 250 mA)時則可達280 µA(如圖5所示)。除了有源組件消耗的電流外,VSUPPLY還需要提供流經M1的輸出電流IDRIVE,該電流與輸出電壓成比例,範圍從1.0 mV輸出時的200 nA (ISENSE為100 µA時)到2.5 V輸出時的500 µA( ISENSE 為250 mA時)。因此,除ISENSE外,總的電源電流範圍為2.5 µA至780µA。將 ROUT設置為5 kΩ以獲得合理的ADC驅動值。


圖5. 電源電流隨電源電壓而增加,但不會超過280 μA。


在這種架構中,最大電源取決於PMOS輸出端可以承受的最大|VDS|。BSP322P的額定電壓為100 V,因此90 V是一個合適的工作限值。


此設計可以驅動5 kΩ負載,因此適合作為眾多ADC的驅動級。它的輸出電壓範圍為0 V至2.5 V。由於LTC2063具有軌到軌輸出,因此最大的柵極驅動僅受限於LTC2063的裕量。在本設計 中,典型值為3 V,它由LT1389-4.096的4.096 V加上M2的VTH典型值–1 V設定。


因為該電路的輸出為電流,所以電壓、接地或引線失調都不會影響精度。因此,可以在輸出PMOS M1和ROUT之間使用長引線,從而允許RSENSE位於待檢測電流附近,而ROUT位於ADC和其他信號鏈後續級附近。長引線的缺點是增加了EMI敏感度。ROUT兩端的100 nF C3可在有害EMI到達下一級前對其進行分流。


由於LTC2063的增益帶寬乘積為20 kHz,因此建議使用此電路來測量20 Hz或頻率更低的信號。22 µF的C2與負載並聯,可將輸出噪聲濾波為1.5 Hz,以提高精度並保護後續電路免受突發電流浪湧影響。該濾波的代價是建立時間更長,尤其是在輸入電流範圍的最低端。


LTC2063具有超低輸入失調電壓、低IOFFSET和低IBIAS以及軌到軌輸入,可在100 µA至250 mA全範圍內提供精密電流測量。該電路的最大電源電流為2 µA,因此在大部分工作範圍內都能以遠低於280 µA的電源電流運行。LTC2063的低電源電流以及低電源電壓要求使其能夠利用基準電壓源供電並且綽綽有餘。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啦,小夥伴學到了嗎?如果你有疑惑可以在文末留言哦,讓大家一起來幫助你解答吧~


LTC2063

  • 低電源電流:最大 2μA(每個放大器)

  • 失調電壓:5μV(最大值)

  • 失調電壓漂移:0.02μV /°C(最大值)

  • 輸入偏置電流:

  • 3 pA(典型值)

  • 30 pA(最大值), –40°C ~ 85°C

  • 100 pA(最大值), –40°C ~ 125°C

  • 集成 EMI 濾波器(1.8 GHz 時可抑制 114 dB)

  • 關斷電流:最大 170 nA(每個放大器)

  • 軌到軌輸入和輸出

  • 工作電壓範圍:1.7 V ~ 5.25 V

  • AVOL:140 dB(典型值)

  • 低電量上電,適用於佔空比應用

  • 額定溫度範圍:

  • –40°C ~ 85°C

  • –40°C ~ 125°C

  • SC70、TSOT-23、MS8 和 DFN 封裝

相關焦點

  • 電流檢測電路 電流檢測電路的應用
    ,因此,以小電阻值見長的金屬板型和金屬箔型低電阻器比較常用,而小電流是通過數百mΩ~數Ω的較大電阻值進行檢測。低側電流測量的優點之一是共模電壓, 即測量輸入端的平均電壓接近於零。 這樣更便於設計應用電路, 也便於選擇適合這種測量的器件。低側電流感測電路測得的電壓接近於地, 在處理非常高的電壓時、 或者在電源電壓可能 易於出現尖峰或浪湧的應用中, 優先選擇這種方法測量電流。 由於低側電流感測能夠抗高壓尖峰幹擾, 並能監測高壓系統中的電流。 2.
  • 電流控制型高增益共模反饋電路的設計
    摘要:介紹了全差分運放的共模反饋原理,並對閉環工作的一級全差分運放結構進行分析,給出了一種電流控制型的高增益共模反饋關鍵詞:共模反饋電路;電流控制;高增益;全差分運放0 引言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工藝線寬不斷減小。線寬的減小不僅限制了電路的電源電壓,同時也抑制了電路的輸出擺幅。這樣,在小線寬的工藝中,全差分運放相對於單端輸出運放輸出擺幅較大的優點就變得更加明顯。
  • 基於AD8205型高端電流傳感器的PWM電流控制器
    AD8205型高端電流傳感器可以簡化檢測電路,採用AD8205和UC3842電流型PWM控制電路實現PWM可調電流源,電路結構簡單可靠,輸出電流精度高。2 電流檢測的實現 在以往的電流監控系統設計中,電流的檢測可採用電流互感器、霍爾電流傳感器等隔離型電流傳感器來實現,這種方法簡單可靠,但成本高,且傳感器後一般還需要進行信號調理,電路設計較為複雜。另一種方法是用採樣電阻器與負載串聯,將負載電流經過採樣電阻器轉換成電壓後進行放大等處理。
  • 無輸入電壓檢測的平均電流型功率因數校正
    摘要:在分析了現有平均電流型功率因數校正電路不足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無輸入電壓檢測的平均電流型功率因數校正技術。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9417.htm關鍵詞:功率因數校正;輸入電壓檢測;線性   1 引言 在中等功率和較大功率場合,平均電流型控制(ACMC)技術是最常用的一種,一般的CCM技術通過三個控制環實現功率因數校正,電流編程信號用來為高帶寬、快速響應的電流環設定基準,電流編程信號的幅值由低帶寬的輸出電壓誤差信號的幅值和經過低通濾波器的線電壓的有效值來調製
  • 電流檢測電路的實現方法及常見問題探討
    在電流環的控制電路中,電流放大器通常選擇較大的增益,其好處是可以選擇一個較小的電阻來獲得足夠的檢測電壓,而檢測電阻小損耗也小。但是在實際電路設計時,特別在設計大功率、大電流電路時採用電阻檢測的方法並不理想,因為檢測電阻損耗大,達數瓦,甚至十幾瓦;而且很難找到幾百毫歐或幾十毫歐那麼小的電阻。電阻檢測有兩種,如圖1、圖2所示。
  • 王大陸的理想型,趙品霖的理想型,範丞丞的理想型,看到華晨宇:誰不...
    娛樂圈有很多的明星發展是很好的,因此媒體就會問他們一些理想型之類的問題,聽到他們的回答,粉絲也是能夠知道,原來自己的偶像喜歡的是這樣的女人,王大陸、趙品霖、範丞丞不算什麼,看到華晨宇網友直呼誰不喜歡。
  • 汽車電子電流檢測方法分析
    1.基於磁場的檢測方法(以電流互感器和霍爾傳感器為代表)具有良好的隔離和較低的功率損耗等優點,在電源驅動技術和大電流領域應用較多,但它的缺點是體積較大,補償特性、線性以及溫度特性不理想。       2.分流器的方法高精度低阻值電阻器目前具有大功率和小體積的特點,這種方法成本較低,精度較高。在汽車電子中用的較多。
  • 電流檢測電路的詳細分析
    摘要:介紹電流檢測電路的實現方法,並探討在電流檢測中常遇見的電流互感器飽和、副邊電流下垂的問題,最後用實驗結果分析了升壓電路中電流檢測的方法。
  • 高電壓高精度電流檢測和輸出電平轉換電路圖
    打開APP 高電壓高精度電流檢測和輸出電平轉換電路圖 ADI 發表於 2013-11-26 15:26:01
  • 詳解電流驅動電流檢測電路
    在此介紹的基於運放的電流檢測電路並不新鮮,它的應用已有些時日,但很少有關於電路本身的討論。在相關應用中它被非正式地命名為「電流驅動」電路,所以我們現在也這樣說。讓我們首先探究其基本概念,它是一個運算放大器和MOSFET電流源(注意,如果您不介意基極電流會導致1%左右的誤差,也可以使用雙極電晶體)。圖1A顯示了一個基本的運算放大器電流源電路。把它垂直翻轉,這樣我們可在圖1B中做高邊電流檢測,在圖1C中重新繪製,來描繪我們將如何使用分流電壓作為輸入電壓,圖1D是最終的電路。
  • 開關電源中電流檢測電路的探討
    摘要:介紹電流檢測電路的實現方法,並探討在電流檢測中常遇見的電流互感器飽和、副邊電流下垂的問題,最後用實驗結果分析了升壓電路中電流檢測的方法。
  • 簡化電流感應:如何使用電流檢測放大器進行設計(三)
    第 3 章:開關系統中的電流檢測具有增強型PWM抑制功能的低漂移、精密直列式電機電流測量(√)具有 PWM 抑制功能的高側驅動、高側電磁閥監視器開關電源中的電流模式控制開關電源電流測量使用高速放大器增加低側分流監測的測量帶寬
  • 凌力爾特推出理想二極體的浪湧電流抑制器LTC4364
    凌力爾特公司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推出具備理想二極體的浪湧電流抑制器 LTC4364,該器件能以緊湊和低損耗的解決方案在汽車
  • 一種24V電源電流型PWM控制器設計
    電流型PWM是在脈寬比較器的輸入端,直接用流過輸出電感線圈電流的信號與誤差放大器輸出信號進行比較,從而調節佔空比,使輸出的電感峰值電流跟隨誤差電壓變化而變化。由於結構上有電壓環、電流環雙環系統,因此,無論開關電源的電壓調整率、負載調整率和瞬態響應特性都有提高,是目前比較理想的新型PWM控制器。
  • 電流傳感器的測量方法
    電流傳感器測量電流的方法   1,原邊導線儘可能完全放滿傳感器內孔,不要留有空隙。   設備:高精度的萬用表、一臺標準互感器、被檢測的電流傳感器以及一臺穩定的交流電流源。   原理:根據如下圖所示:被測電流傳感器輸出電流與標準互感器之間的差電流ΔI ,可分解為兩個分量, 一個是與I0 同相位的分量ΔIf , 另一個是與I0 正交的正交分量ΔIδ, f為比差,δ為角差(單位是分)。
  • 採用一個精準差分放大器的高壓側電流檢測電路
    專用電流檢測放大器儘管高共模電壓所提供的準確度有可能讓人無法接受,但是採用一個具有精確匹配電阻器的精準差分放大器卻能夠起到上佳的作用。假設採用一個具有1mV固定失調電壓的放大器來測量一個檢測電阻器兩端的100mV電壓,這將轉化成一個1% 的誤差。現在,如果在一個必須被衰減10 倍的高共模電壓條件下對該100mV 電壓進行測量,則100mV 信號到達放大器輸入端時將是10mV。
  • 理想二極體是什麼?理想二極體有什麼特點?
    打開APP 理想二極體是什麼?理想二極體有什麼特點? 二極體作用 二極體是最常用的電子元件之一,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單向導電,也就是電流只可以從二極體的一個方向流過,二極體的作用有整流電路,檢波電路,穩壓電路,各種調製電路,主要都是由二極體來構成的,其原理都很簡單,正是由於二極體等元件的發明,才有我們現 在豐富多彩的電子信息世界的誕生,既然二極體的作用這麼大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檢測這個元件呢
  • 電流模式DC―DC轉換器中高性能電流檢測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文章分析了目前電流檢測電路的優缺點,給出了一種高性能無額外功率損耗的高精度電流檢測電路的設計方法,並在HHNEC BCD 0.35μm的工藝下,用Spectre進行了仿真驗證。結果表明,該電路結構簡單、易於實現,並已成功應用於某型Boost DC—DC電壓轉換電路中。
  • 電流檢測的一般方式
    電流檢測的一般方式  電流檢測常用的方式為電阻直接取樣、利用霍爾元件(LEM)取樣和利用電流互感器取樣。  用電阻取樣易於實現,電路設計簡單,但損耗大,檢測信號易受幹擾,適用於小功率轉換電路,電路如圖1所示,其中R1為電流檢測電阻。
  • ADI發布AD8218零漂移高帶寬的電流檢測放大器
    打開APP ADI發布AD8218零漂移高帶寬的電流檢測放大器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1-03-21 10:06:34 A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