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控制型高增益共模反饋電路的設計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介紹了全差分運放的共模反饋原理,並對閉環工作的一級全差分運放結構進行分析,給出了一種電流控制型的高增益共模反饋電路設計方案。該方案採用標準CMOS0.13μm工藝庫,並通過CAD仿真軟體驗證,結果表明:該共模反饋電路的開環直流增益可達到95dB,補償後的相位裕度可達到50°,並可在150ns後確保一級全差分運放穩定工作。
關鍵詞:共模反饋電路電流控制;高增益;全差分運放

0 引言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工藝線寬不斷減小。線寬的減小不僅限制了電路的電源電壓,同時也抑制了電路的輸出擺幅。這樣,在小線寬的工藝中,全差分運放相對於單端輸出運放輸出擺幅較大的優點就變得更加明顯。除此之外,全差分運放對共模噪聲和高階的諧波失真也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在高增益的全差分運放中,輸出共模電平對器件的特性和失配相當敏感,而且不能通過差模反饋來達到穩定,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引入額外的負反饋電路來穩定共模電平,該電路即為共模反饋電路。共模反饋電路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首先,通過共模電平檢測電路檢測得到輸出的共模電平。然後將檢測得到的共模電平與參考共模電平進行比較。最後,再將得到的誤差信號通過放大器放大並反饋回運放的偏置電路以調節輸出共模電平。這樣,輸出共模電平的任何微小波動都可以通過反饋迴路放大後再輸入運放中,以對其波動進行抑制,從而達到穩定輸出工作點的目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9300.htm



1 電流控制型高增益共模反饋電路設計
通常的一級全差分運放一般有連續性和開關電容型兩種類型的共模反饋電路。連續型共模反饋中MOS管的閾值電壓會限制運放的輸出擺幅,而開關電容型共模反饋電路雖然避免了對輸出擺幅的限制,但卻存在增益過低的缺點,並且會提高對反饋環路穩定性的設計要求。為此,本文設計了一種高增益的連續型共模反饋電路,其具體的電路結構如圖2所示。

DIY機械鍵盤相關社區:機械鍵盤DIY

基爾霍夫電流相關文章: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相關焦點

  • 一種高速低壓用增益增強型運算跨導放大器設計
    高增益要求運放採用多級、長溝道器件,小的工作電流;而高速則要求運放採用單級、短溝道器件,大的工作電流。增益增強技術的提出解決了這對矛盾,提高了運放的直流增益而又不影響其高頻性能。然而,零極點對(doublet)的存在會影響運放的建立特性[1,2]。通常,消除doublet影響的方法是提高其發生的頻率,但若過高的doublet發生頻率將導致系統的不穩定[3,4]。
  • 基於數模轉換的程控增益控制電路和程控衰減電路
    設想一下,要是能用數碼控制的方式控制模擬信號輸出的幅度,信號輸出的增益能得到調節,這樣的話,就可以使用數字邏輯來控制模擬信號幅度了,這樣數位訊號和模擬信號就可以打交道了。這裡的程控增益控制電路和程控衰減電路也是基於數模轉換,之所以用增益和衰減,是根據比例係數來說的,若信號輸出比大於1,則說明是在放大信號,也就是幅值在增長,所以用增益更確切;反過來,若信號輸出比小於1,則說明是在縮小信號,也就是幅值在減小,用衰減更確切。本質上是一樣的,兩種說法不同而已了。下面具體來看看怎麼實現。
  • 無人機應用中,低側電流感應電路設計
    需要控制電機的應用通常包含某種類型的電流感應電路。感應通過電機電流的能力可以幫助設計師根據電機電流狀態做出如速度之類的調整。 例如,在無人機的應用中,每個控制螺旋槳的電機通常使用低側電流感應電路,操控無人機在空中行進、停留或上升。在鑽機和往復鋸等電動工具中,低側電流感應根據用戶按動扳機的力度來控制工具的速度。這些產品通常需要成本敏感型設計,因為這些產品面對消費者市場。在這篇博文中,我將介紹如何為成本敏感型應用設計低側電流感應電路。
  • 基於電流控制電流傳輸器的電流模式積分電路的設計和分析
    摘要:介紹了電流模式電路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概況,與電壓模式電路相比較,電流模式電路的主要性能特點。並介紹了廣泛應用於各種電流模式電路的第二代電流控制電流傳輸器原件的跨導線性環特性和埠特性,以及其基本組成共源共柵電流鏡,並提出了基於共源共柵電流鏡的新型COMS電流傳輸器。
  • 一種帶有增益提高技術的高速CMOS運算放大器設計
    摘要:設計了一種用於高速ADC中的高速高增益的全差分CMOS運算放大器。主運放採用帶開關電容共模反饋的摺疊式共源共柵結構,利用增益提高和三支路電流基準技術實現一個可用於12~14bit精度,100MS/s採樣頻率的高速流水線(Pipelined)ADC的運放。
  • 採用CLASS—D晶片構成全差分運算放大器的共模電路設計及仿真研究
    目前已經有了大量關於差模反饋環路穩定性的理論研究,而對於共模反饋環路的研究卻很少。現有的共模反饋電路的設計更多的是通過實際經驗、反覆調試來得到穩定環路。筆者通過對最常用的、採用一級共模反饋的兩級運放的環路進行穩定性分析,明確得出了其穩定條件,從而理論化了共模反饋電路的設計。然後基於這個條件,並採用Bi-CMOS工藝設計了一種低成本、高穩定、匹配好的共模反饋電路。
  • 採樣保持電路中全差分運算放大器的設計與仿真
    摘要:本文設計了一種全差分運算放大器,對運算放大器的AC 特性和瞬態特性進行了仿真分析和驗證。該運放採用摺疊式共源共柵結構、開關電容共模反饋(SC-CMFB)電路以及低壓寬擺幅偏置電路,以實現在高穩定下的高增益和大輸出擺幅。在Cadence 環境下,基於CSMC 0.6um 工藝模型,進行了仿真分析和驗證。結果表明,運算放大器滿足設計要求。
  • 隔離型Σ-Δ調製器技術在電機控制電流採樣中的應用
    摘要:Σ-Δ型模數轉換器廣泛用於需要高信號完整度,電氣隔離的電機控制電流採樣應用中,隔離型的Σ-Δ調製器通過過採樣,數字濾波等將模擬量轉換成單比特的數據流,同時可以滿足5kVrms的隔離度,在高精度伺服電機電流採樣驅動中發揮最佳性能。
  • 增強升壓型DC-DC瞬態響應的電路設計
    其中,升壓型DC—DC轉換器以其低供電電壓、低功耗、高效率、高輸出電壓和大輸出電流等特點得到廣泛應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9/304385.htm但對於升壓型DC—DC轉換器而言,系統本身存在右半平面零點,且其會隨著負載電流的增加而逐漸向低頻靠近。
  • 數字控制PFC電路的建模與環路設計
    數字控制較之模擬控制有很多優點,比如控制減少成本,適應性好,開放周期短等,數字控制將是功率因數校正領域今後的發展方向。 2.PFC 電路模型建立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電路是如圖 1 所示以 Boost 為主拓撲的 PFC, Boost 電路具有電感電流連續、 可抑制EMI 噪聲,電流波形失真小,在整個輸入電壓範圍內能保持較高的功率因數。
  • 採用全差分flip-around結構的高性能採樣保持電路
    通過採用增益增強技術,實現了高增益低功耗運算放大器。通過這些措施,在較低功耗的情況下仍然獲得了14位的精度。 本文主要分以下幾部分:介紹採樣保持電路的結構;詳細介紹運算放大器的設計;描述自舉開關的實現;最後給出電路的仿真結果和結論。
  • 具有低噪聲、高增益特點的放大器設計方法概述
    具有低噪聲、高增益特點的放大器設計方法概述 21IC中國電子網 發表於 2020-01-20 17:06:00 引言 在自動控制及自動測量系統中,需要把一些非電量(如溫度、轉速、壓力)等參數通過傳感器轉變成電信號
  • 電流檢測電路設計方案匯總(六款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電流檢測電路設計方案匯總(六款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佚名 發表於 2018-02-06 11:31:39 電流檢測電路設計方案(一)
  • 一種24V電源電流型PWM控制器設計
    1 雙環電流型PWM控制器工作原理雙環24V電源電流型脈寬調製(PWM)控制器是在普通電壓反饋PWM控制環內部增加了電流反饋的控制環節,因而除了包含電壓型PWM控制器的功能外,還能檢測開關電流或電感電流,實現電壓電流的雙環控制。雙環電流型PWM控制器電路原理如圖1所示。
  • 基於AD8205型高端電流傳感器的PWM電流控制器
    AD8205型高端電流傳感器可以簡化檢測電路,採用AD8205和UC3842電流型PWM控制電路實現PWM可調電流源,電路結構簡單可靠,輸出電流精度高。由於高共模電壓的存在,負載電流在採樣電阻器上產生的小差分電壓的高精度測量比較困難,且檢測電路的設計很複雜。因此,如何在高共模電壓情況下進行小差分電壓檢測是實現高精度電流源控制的前提。本設計採用AD8205型高端電流傳感器實現對電流的採樣和調理。
  • 基於UC3842的電流控制型開關電源
    電壓控制型開關電源會對開關電流失控,不便於過流保護,並且響應慢、穩定性差。與之相比,電流控制型開關電源是一個電壓、電流雙閉環控制系統,能克服電流失控的缺點,並且性能可靠、電路簡單。據此,我們用UC3842晶片設計了一個電流控制型開關電源。為了提高輸出電壓的精度,系統沒有採用離線式結構,而採用直接反饋式結構。
  • 簡易音頻放大器電路圖大全(九款簡易音頻放大器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由於LM317的內部增益可以補償衰減部分,因此C1的引入所帶來的損耗可忽略不計。為了避免過分的損耗,C1的容值應儘可能低,本電路取15F。最後需要注意的是,電路正常工作時LM317晶片的最小工作電流要求為4mA,使用了一個負載電阻來吸收4mA電流。如果使用一低阻抗揚聲器,也必須引入此負載電阻,可以對信號失真進行補償。
  • 一種基於FPGA的全光纖電流互感器控制電路設計
    隨著國家智能電網和特高壓電網的發展,傳統電磁式電流互感器逐漸暴露出其致命缺陷,例如高電壓等級時絕緣極為困難、更高電壓下易磁飽和導致測量精度下降等。相比之下,光纖電流互感器具有抗電磁幹擾能力強、絕緣可靠、測量精度高、結構簡單和體積小巧等諸多優點,是當前研究熱點。作為光纖電流互感器的核心部件,其檢測和控制電路對電流檢測精度和範圍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 電阻抗成像系統中電壓控制電流源的設計
    通過分析生物阻抗測量系統對電壓控制電流源的需求,同時回顧一些已有的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包括雙運放負反饋電路、跨導運算放大器、AD844,設計了一種基於AD8610的電壓控制電流源。並通過電路實驗驗證了此電壓控制電流源的性能,同時提出了改進方案。該電壓電流源不僅頻率和幅值可控、精度高,而且有較高的輸出阻抗。
  • 一種升壓型白光LED驅動控制晶片的設計方案
    摘要 文章針對高亮度白光LED的驅動要求,提出一種適用於升壓型LED驅動電路的控制器設計方案。針對LED的電氣特性,晶片控制策略採用峰值電流模式控制並建立了小信號模型進行系統環路補償設計;針對LED的背光應用要求,在控制器中集成了模擬與數字調光(PWM Dimming)功能,具體介紹了數字調光模式的功能電路,其最大的調光比(Dimming Ratio)可以達到3000:1,為了滿足更高的效率要求,設計了無採樣電阻的控制電路,減少了外圍的器件並提高了系統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