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阻抗成像系統中電壓控制電流源的設計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在醫用電阻抗層析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系統中電壓控制電流源的性能十分重要,大部分報導的電壓控電流源電路在低頻時有較高的輸出阻抗但是在高頻時性能大幅減弱。通過分析生物阻抗測量系統對電壓控制電流源的需求,同時回顧一些已有的電壓控制電流源電路,包括雙運放負反饋電路、跨導運算放大器、AD844,設計了一種基於AD8610的電壓控制電流源。並通過電路實驗驗證了此電壓控制電流源的性能,同時提出了改進方案。該電壓電流源不僅頻率和幅值可控、精度高,而且有較高的輸出阻抗。
關鍵詞:電阻抗層析成像;電壓控制電流源;輸出阻抗;分布電容;通用阻抗轉換器

電阻抗層析成像(Electrical Impeclance Tomography,EIT)技術是根據人體內不同組織具有不同電導率的物理特徵,通過在人體表面施加小幅值的安全電流,測量相應的體表電位,來重建人體內部的電阻率分布或其變化的圖像,它是一種能夠反映生物體內功能性變化的基於電學敏感原理的醫學影像技術。
為克服皮膚接觸阻抗的影響,生物電阻抗測量系統中普遍採用電流源作為激勵。高品質的電壓控制電流源是EIT系統中的重要環節。採用雙運放和電流鏡方案構成電壓控制電流源是比較常見的做法,但對於醫學EIT系統會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雙運放電壓控制電流源不能消除直流信號,這將導致生物體中產生極化現象,影響測量精度。而在其電流輸出端串聯一個隔直電容又將引起飽和問題。
2)電流鏡方案具有高輸出阻抗、較大的帶寬。唯一的問題是很難找到是十分匹配的三極體來構建電流鏡。而對於不對稱的三極體,其閾值偏差可達100 mV。
筆者針對醫用EIT系統對電壓控制電流源的需求,採用AD8610的設計了改進的基於改進的Howland電路的電壓控制電流源。實驗結果及仿真結果表明,該電壓控制電流源實現了0.1%的幅值精度、1 MHz頻率下仍然有1 MΩ以上的輸出阻抗,能夠滿足EIT數據採集系統的設計要求。

1 跨導運算放大器
跨導運算放大器(OTA)是一種內部集成了電流鏡電路、外部提供相關引腳的晶片。OTA為軌對軌輸出,直流分量為0的交流電壓輸入產生一個同樣直流分量為0的交流電流。一般來說,OTA晶片類似於三極體電路,但是相比於三極體電路,OTA有很多優勢。OTA比三極體電路線性度要好,同時採用OTA晶片能簡化電路設計,減少電路元件。其中一款性能出色的OTA晶片是TI提供的OPA861。
OPA861提供80 MHz的帶寬,900 V/μs的轉換速率,可輸出達±15 mA的電流。圖1給出了OPA861的等效結構以及它的跨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6291.htm


OPA861的輸出阻抗為54 kΩ‖2 pF,較低的容性負載使得OPA861在高頻時的性能不會出現大幅度減弱。同時OPA861有幾乎恆定的跨導,較大的輸出電流。但是,考慮到應用於醫用EIT系統,電壓控制電流源實際需要1 MHz時依然有100 kΩ以上的輸出阻抗,OPA861的輸出阻抗不足以應用於醫用EIT系統。

2 AD844
AD844基於第二代電流傳輸器CC2原理,CC2是一種電流型三埠有源集成器件,如圖2所示。


CC2採用了單位增益緩衝器、電流鏡及電流模等新技術和互補雙極工藝,具有寬通帶、高速度和高精度的電流傳輸特性。理想情況下CC2的輸入-輸出特性可以用混合矩陣方程表示:

由以上矩陣方程可見,CC2電流傳輸器的一個重要特性是具有在阻抗相差懸殊的兩個埠之間(X端和Z端)進行電流傳輸的能力。
AD844可以等效於一個第二代電流傳輸器連接了一個跟隨器,有較高的輸出阻抗。由於AD844基於CC2電流傳輸器技術,克服了電流鏡不對稱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電阻抗成像系統的原理及設計
    摘要:介紹了電阻抗成像系統,該系統以PC機作為上位機,用來進行可視化控制、實時成像顯示操作。EIT是通過給人體注入小的安全電流,再測量體表的電位來重建出人體內部的電阻抗分布的圖像的。它的成像機理完全不同於X射線、CT、超聲波成像和核磁共振(MRI)等。它是一種功能成像,即充分利用阻抗所攜帶的豐富的生理和病理信息實現功能成像。電阻抗成像技術具有X射線、CT和MRI等技術無法比擬的優點,即對人體檢測無創無害,且其成像設備成本低廉、體積小、操作簡便,不要求特殊的工作環境。
  • 生物電阻抗測量系統中弱信號檢測技術研究--EIT 中弱信號檢測理論...
    本章主要介紹電阻抗成像技術理論,生物電阻抗測量系統原理以及生物電阻抗測量系統中弱信號檢測技術理論,分析了常用的弱信號檢測方法並介紹了阻抗測量中弱信號檢測的噪聲來源及處理方法。 EIT的主要研究問題有:EIT正問題、逆問題計算和硬體系統設計。硬體系統設計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電極陣列傳感器、數據採集和圖像重建計算機。傳感器將多相流體分布轉換成輸出電極,數據採集系統將電極值轉化為數字量並傳送給計算機,計算機根據圖像重建算法重建出被測物體的介質分布。 電阻抗斷層成像EIT的目標是檢測組織電特性的差異從而產生斷層圖像。
  • 中國科大實現高分辨電阻抗醫學成像
    本報合肥2月25日電 (記者孫振)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杜江峰院士領導的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在醫學電阻抗成像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利用參數化水平集方法實現了高分辨的電阻抗圖像重建。該成果發表在醫學成像領域國際頂級期刊《醫學影像》上。
  • 生物電阻抗測量系統中弱信號檢測技術研究--正交雙激勵信號檢測方法
    通過仿真實驗和誤差分析,該改進的方法在弱信號中的鑑幅鑑相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3.1信號激勵方法概述生物電阻抗測量系統是一個硬體與軟體結合的整體。其系統原理如圖3.1所示。其中信號源產生信號,通過電極傳到被測對象上,信號經過被測對象之後,再通過電極傳送到前端信號檢測模塊,經AD採集之後,送到上位機進行處理。
  • 電到人的是電流還是電壓?
    電對人的傷害程度,要看流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和作用的時間長度,因為人有自我反饋的保護系統,在觸電後會做出及時的甩擺動作,如果人能自己讓通過人體的電流斷開,人就是安全的,而電流越大,擺脫的可能性會越低,一般交流電擺脫電流是10毫安,而直流電是50毫安,綜合起來往往取30毫安來做人體安全電流閥值。
  • 一種大電流高輸出阻抗電流鏡的設計
    它是一種能將電路中某一支路的參考電流在其他支路得以重現或複製的電路,能減少電壓變化和溫度變化帶來的誤差,其性能對整個電路乃至系統的性能都有重要的影響。為了適應各種電路及系統性能的要求,不同的電路需要使用不同結構的電流鏡,如放大器、比較器、自校準電流源等使用結構簡單的電流鏡,而轉換器等要求高性能電流鏡。
  • 基於電流控制電流傳輸器的電流模式積分電路的設計和分析
    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基於電流控制電流傳輸器的電流模式積分電路,並利用Hspice軟體進行輸入為正弦波和方波時的輸出波形的仿真驗證。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9/389098.htm在模擬電子電路中,人們長久以來習慣於採用電壓作為信號變量,並通過處理電壓信號來決定電路的功能。
  • PCB設計中有關阻抗匹配知識簡析
    一 阻抗匹配的研究   在高速的設計中,阻抗的匹配與否關係到信號的質量優劣。阻抗匹配的技術可以說是豐富多樣,但是在具體的系統中怎樣才能比較合理的應用,需要衡量多個方面的因素。例如我們在系統中設計中,很多採用的都是源段的串連匹配。對於什麼情況下需要匹配,採用什麼方式的匹配,為什麼採用這種方式。
  • 負載電流前饋控制的新方法:設計簡單,適合工程應用
    分析表明,與傳統雙環控制相比,該文提出的負載電流前饋控制方法對參數攝動的靈敏度更低,系統的魯棒性更強。電壓源型逆變器(Voltage-Sourced Inverter, VSI)是可再生能源併網和交直流電網互聯的重要接口。隨著電力系統中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的增加和直流配用電技術的發展,當前依靠同步發電機維持電壓與頻率穩定的電力系統將變得更依賴於逆變器的控制。
  • 輸入阻抗輸出阻抗計算
    阻抗是一個比電阻大的概念。阻抗包括感抗\容抗\電阻,感抗是電感(線圈)對交流電的阻礙能力,容抗是電容對交流電的阻礙能力,電阻是導體對穩恆電流的阻礙能力,不同阻抗的材料組合起來可以控制電路的電流\相位\波形,從而實現控制。   一、輸入阻抗   輸入阻抗是指一個電路輸入端的等效阻抗。
  • 模擬電路之精確鏡像電流源的設計
    打開APP 模擬電路之精確鏡像電流源的設計 電源網 發表於 2019-12-26 15:15:04 (文章來源:電源網)
  • 根據功率特徵阻抗選擇電壓電流接線方法
    然而現實跟理想總有那麼一點差距,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輸入阻抗消耗了測量迴路中電能,產生了系統誤差,對測量精度的影響跟測量方法有關。  1、在確定用哪一種方法前先來計算不同情況下電壓和電流表的損耗功率。從圖中得到兩個結論:  (1) 電流表內接時,電流表讀數即為負載電流,電壓表讀數是電流表內阻壓降和負載電壓之和,因此儀器的測量結果中包含了電流表的損耗功率PI。  (2) 電流表外接時,電流表讀數為負載電流和電壓表電流之和,電壓表讀數即為負載電壓,因此儀器的測量結果中包含了電壓表的損耗功率PU。  2、在特定的環境中,比較兩種接法的損耗。
  • 基於單片機的人體阻抗測量系統
    引 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2506.htm  醫學阻抗測量是利用生物組織與器官的電特性及其變化,
  • 高壓電纜感應式取電電源分析及設計
    設計了一種兩級穩壓電路,第1級採用滯環控制的Boost電路預穩壓,輸出較高的電壓以獲取大的輸出功率,並有效防止磁芯飽和;第2級採用Buck電路獲得所需的供電電壓。最後,為驗證理論推導的正確性,設計了一個取電穩壓電路,在電纜電流為0.2~1 kA範圍內,該取電電路可穩定輸出15 V/18 W的直流電。
  • 一種基於大功率FET的數控直流電流源設計
    基於智能化控制方式的發展及實際應用中的需要,系統擴展了RS232接口,構成網絡儀表,可用遠端PC控制,完成對非常態環境(例如高溫車間)下的恆流輸出。關鍵詞:微控制器:LCM;模塊化;大功率場效應管;閉環控制O 引言 本文研製的電源是為滿足生產和教學科研應用的直流恆流源。
  • 什麼是乾式變壓器的阻抗電壓?低壓短路電流如何計算?漲知識了
    什麼是乾式變壓器的阻抗電壓?變壓器的阻抗電壓是將變壓器的二次繞組短路,使一次繞組電壓慢慢加大,當二次繞組的短路電流達到額定電流時,一次繞組所施加的電壓(短路電壓)與額定電壓的比值百分數。阻抗電壓Uk (%)是涉及到變壓器成本、效率和運行的重要經濟指標和對變壓器進行狀態診斷的主要參數依據之一。下面我們來詳細講一講普通乾式變壓器的阻抗電壓的含義,以及低壓短路電流的計算。
  • 如何區分運放反饋是電壓還是電流反饋?
    我的意思是,它們可以被認為是與阻抗串聯的理想電壓源,或與阻抗並聯的理想電流源。選擇適當的阻抗值Zt和Zb,以及源信號電平Sp和Sm,我們可以實現圖1中四個電路的任意一個。現在我們使用圖2中更通用的電路。
  • 阻抗測量中的萬能法寶
    對於直流電壓來說,它表述為通過導體兩點之間的電流與這兩點之間的電壓成正比。換言之,導體的電阻是恆定的,與電流無關。對於交流電壓來說,情況則完全改變了,而且變得更加複雜。電阻變為阻抗,其定義為電壓與電流在頻域中的比率。幅度(或實部)代表電壓和電流之間的比率,而相位(或虛部)則是電壓與電流之間的相移值。
  • 一種基於LDO穩壓器的帶隙基準電壓源設計
    、高集成度和設計簡便等優點,廣泛應用於模擬集成電路和混合集成電路中。當基準電壓源正常工作後,產生了一個精準的參考電壓,輸入到誤差放大器的同相端。採樣串聯電阻對輸出電壓進行分壓得到反饋電壓,並輸入到誤差比較器的反相端。誤差放大器放大基準電壓和反饋電壓之間的差值,其輸出直接驅動調整元件,通過改變調整元件的導通情況來控制穩壓器的輸出電壓。當反饋電壓小於基準電壓時,誤差放大器的輸出控制調整元件使其流過更大的電流,輸出電壓上升。反之亦然。
  • 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知識詳解原創
    互感器是交流電路中一次系統和二次系統間的聯絡元件,其工作原理與變壓器基本相同,互感器包括電壓互感器(Potential transformer 簡稱PT)和電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簡稱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