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合肥2月25日電 (記者孫振)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杜江峰院士領導的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在醫學電阻抗成像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利用參數化水平集方法實現了高分辨的電阻抗圖像重建。該成果發表在醫學成像領域國際頂級期刊《醫學影像》上。
電阻抗成像技術是根據生物體內不同組織在不同功能狀態下具有不同電阻抗的原理,通過在生物體體表注入安全激勵電流,測量體表響應電壓,重建生物體內部的電阻抗分布,從而反映體內結構及功能的新型醫學成像技術。由於電阻抗成像具有功能成像的特點,而且對人體無害、使用方便、設備價格相對低廉,成為近年來國內外研究的熱點。但電阻抗重建圖像通常解析度較低且對模型誤差極為敏感,因此開發高效、穩定且具有高分辨能力的成像算法是電阻抗技術的關鍵和難點。
杜江峰院士團隊通過利用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參數化水平集方法及臨床醫學上現有信息,設計了新的電阻抗成像算法,成功實現高分辨的電阻抗圖像重建,並通過大量仿真實驗驗證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結果表明該算法不僅具有高分辨圖像重建能力,而且對醫學電阻抗成像中普遍存在的模型誤差、參數優化設置方式等具有很好的穩定性。
據介紹,該研究成果有望推動電阻抗成像技術向更為實用的應用方向發展,例如肺部臨床電阻抗成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