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生物醫學成像領域大科學工程項目實現主體結構封頂
我國生物醫學成像領域大科學工程項目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魏夢佳、田晨旭)記者從北京大學獲悉,由北大作為法人單位建設的「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項目26日在北京懷柔科學城實現主體結構封頂。
-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封頂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通訊員 嚴向煒 董曉英 曹立英記者從中國農業大學獲悉,日前隨著塔吊將最後一方混凝土送上樓頂並澆築成功,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封頂完成。
-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今日封頂
本網訊 11月6日上午,隨著塔吊將最後一方混凝土送上樓頂並澆築成功,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封頂完成。目前已全面轉入二次結構、粗裝修、機電安裝階段,預計2021年10月竣工。
-
我國生物醫學成像領域大科學工程項目在京啟動
據悉,這一生物醫學成像領域的大科學工程項目,未來將對生命體結構與功能進行跨尺度可視化描繪與精確測量,以期破解生命與疾病的奧秘。該成像設施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確定的10個優先建設項目之一,也是北大歷史上最大的單體建設項目。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涿州「天蓬工程」主體結構封頂
位於保定涿州的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日前完成主體結構封頂。作為國家「十二五」期間優先安排的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由中國農業大學主導的這一項目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將豬作為模式動物功能的大科學設施,將為我國科技實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撐。
-
南昌地鐵4號線望城車輛段項目咽喉區主體結構封頂
摘 要:12月20日上午,隨著最後一塊頂板混凝土澆築的完成,由中鐵一局承建的南昌地鐵4號線望城車輛段項目咽喉區主體結構順利封頂。12月20日上午,隨著最後一塊頂板混凝土澆築的完成,由中鐵一局承建的南昌地鐵4號線望城車輛段項目咽喉區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
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監測與數據中心建築主體結構封頂
8月31日,由同濟大學牽頭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海底科學觀測網建設傳來喜訊,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海底科學觀測網監測與數據中心工程已成功完成建築主體結構封頂。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是我國海洋領域在建的唯一海底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東海海底觀測子網、南海海底觀測子網、監測與數據中心及配套工程。
-
【聚焦·懷柔科學城】京津冀大氣環境與物理化學前沿交叉研究平臺 實現主體結構封頂!
——京津冀大氣環境與物理化學前沿交叉研究平臺主體結構已封頂。平臺利用大氣化學和大氣物理的學科交叉優勢,集成地基觀測和雷達垂直觀測系統,建成國際領先的大氣邊界層理化探測和分析中心,實現大氣邊界層理化結構的天空地一體觀測,形成系列大氣邊界層理化結構立體探測標準和示範體系,揭示京津冀大氣複合汙染來源和成因機制,全面支撐京津冀大氣複合汙染的科學防治。
-
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提速 光明科學城啟動區項目主體結構...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通訊員 張天林隨著施工板面最後一塊底板澆築完成,12月31日,由中建三局南方公司承建的光明科學城啟動區項目順利實現主體結構全面封頂。作為光明科學城大規劃落地的首個土建項目,啟動區項目自2019年1月25日開工以來,只用22天便完成了所有臨時建築設施的搭建。項目於2019年9月1日打下第一根樁,僅用75天完成583根工程樁,並提前35天完成所有樁基工程。
-
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首個單體建築主體封頂
新疆網訊(記者王媛媛 通訊員殷笑笑)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11月8日,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能源中心製冷站工程順利實現主體封頂。這也是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第一個主體封頂的單體建築。11月10日, 中建新疆建工集團、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能源中心製冷站工程項目經理李帥介紹,製冷站建築面積5865.22平方米,地上1層,局部2層,是新疆目前最大的製冷站項目。為確保工程全面推進,項目部通過科學調度、倒排工期、增加機械車輛等措施進行統籌安排。
-
中建一局五公司江西萍鄉金融中心建設工程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11月18日,由中建一局五公司承建的萍鄉市金融中心主體結構封頂儀式,在主樓36層頂板上如期舉行。萍鄉市建宇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海萍、副總經理闕堯勇,江西省萍鄉市建築設計院院長易慶,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盛乾、監理總監康超,中建一局五公司第九大項目部高級項目總監、大項目部書記劉為民,萍鄉金融中心項目負責人鞠巍等各參建單位成員參加儀式。
-
中科院榆林分院項目四大組團主體結構封頂
12月2日,歷經兩月鏖戰與精雕細琢,由九建集團承建,備受矚目的中科院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榆林分院項目一期工程榮耀封頂。為慶祝這一重要工程節點,現場舉辦了簡單而又頗具紀念意義的封頂儀式。工程有關各方代表及現場管理人員、施工作業人員共同見證這一振奮人心的時刻。與此同時,榆林市科創新城管委會在現場為九建項目管理團隊頒發了「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錦旗及優秀項目部獎牌,給予九建團隊充分的認可與肯定。由於工程建設任務重、工期要求緊,現場施工節奏更是異於平常。
-
北京HEPS增強器高頻廳主體結構封頂
千龍網北京5月8日訊(記者劉美君)日前,記者從北京市懷柔區獲悉,北京懷柔科學城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項目建築規模約3500平方米的增強器高頻廳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這是HEPS項目第一個率先完成的主體結構封頂。
-
生物醫學工程最有前景的11大發展領域(四)
提供結構和生理信息的宏觀成像系統如X射線斷層成像、核磁共振成像、超聲、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單光子發射斷層成像,已經在臨床實踐中廣泛應用(見一文了解常見醫學影像設備)。藉助成像儀器,人類不斷延伸和擴展在時空間分辨和識別判讀等方面的能力。可以說,成像技術為推動醫學和生命科學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惡性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作為人類健康殺手,是導致人類死亡率最高的兩類疾病。
-
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建設進展:監測與數據中心主體結構封頂
澎湃新聞記者 張慧本文圖片均來自同濟大學官網8月31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海底科學觀測網監測與數據中心工程已成功完成建築主體結構封頂。這一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由同濟大學牽頭建設。據同濟大學官網介紹,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是中國海洋領域在建的唯一海底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東海海底觀測子網、南海海底觀測子網、監測與數據中心及配套工程。建成後,將成為總體水平國際一流、綜合指標國家先進的綜合性海底科學觀測網,可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建立開放共享的重大科學平臺,並服務於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災害預警等多方面的綜合需求。
-
科學時報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科院進軍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排頭兵
除了醫工所之外,集成所、計算所的科研項目中也頻頻涉及生物醫學工程相關領域,而中國科學院生物信息與健康工程學重點實驗室、勞特伯生物醫學成像研究中心和低成本健康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的設置,也都體現了先進院對生物醫學工程科研的側重。
-
三大項目有進展!坐標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今天,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A地塊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標誌著懷柔科學城首個綜合性、國際化公共服務配套項目正式啟動建設。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綜合實驗樓和用戶服務樓項目同步開工,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主體結構封頂。
-
生物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研究領域相似嗎
生物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研究領域相似嗎?有些學生確實比較喜歡生物學科哈!家長們在給孩子進行志願填報的時候,看見和生物相關的專業就報,但是您是否知道生物學領域大學專業有三個二級專業類:生物科學、生物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就不怕專業之間有區別嗎?
-
天津工業大學優勢專業介紹——生物醫學工程
本學院設有生物醫學工程和智能醫學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擁有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電子信息類別(醫學電子信息工程)碩士領域。學院致力於開展醫療電子診療技術,醫學信號處理與儀器,柔性電路與智能可穿戴服裝及裝置,醫療信息大數據的採集、分析和診療的一體化智能技術,醫學成像與圖像處理技術與裝置,腦科學與腦認知,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的科學研究。
-
機場改擴建航站樓一階段主體結構封頂
——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航站樓第一階段土建主體結構順利實現封頂。中建三局機場改擴建項目執行經理李磊說:「我們冬施現場在滿足施工條件的情況下,主要進行航站樓主體地上土建結構施工,僅我們開挖的17萬平方米區域,在12月15號前超額完成了年度的施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