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作曲家、鋼琴家、音樂評論家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被認為是最具浪漫主義精神的作曲家,又被譽為「音樂詩人」,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他的文學修養在所有浪漫主義作曲家中是顯得非常突出的。舒曼出生於德國薩克森州一個小鎮書商的家庭,自幼酷愛文學,愛好讀書寫詩、彈琴。曾在萊比錫學習法律,但終於改行從事音樂。由於在練琴時急於求成,弄壞了手指,遂專心從事作曲。他稱自己是「耽於幻想的音樂家」,認為音樂應成為心靈的表現感情的流露。舒曼的音樂創作主要集中在藝術歌曲、鋼琴和交響樂方面。
舒曼一生寫有藝術歌曲140餘首,包括《婦女的愛情與生活》(Op.42)和《詩人之戀》(Op.48)等聲樂套曲。 其中很大一部分寫於1840年,即他與妻子克拉拉結婚的那年。他的藝術歌曲創作深受舒伯特影響,情感真摯,旋律優美但又與舒伯特有所不同:一方面,由於他深厚的文學修養,故而對歌詞的體會也更深,而且通過音樂表現這種詩意的手法也更細膩;另一方面,作為一名鋼琴家,他對鋼琴聲部的創作比舒伯特更加講究,利用鋼琴的前奏、後湊和進行中的音樂,將歌唱聲部意猶未盡的沉思冥想和屢屢詩意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鋼琴音樂方面,舒曼的最大貢獻是創作了帶標題的「鋼琴套曲」,這可以看做是「聲樂套曲」在鋼琴上的翻版。他把多首形象各異、情緒變換迅速但又具有某種內在聯繫的鋼琴小品加上標題,連綴在一起,並給予一個總的標題,極富浪漫情趣,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蝴蝶》(1829-1831)、《狂歡節》(1834- 1835)、《大衛同盟舞曲》(1837)、《克萊斯勒偶記》(1838)等。在這些作品中,舒曼通過特性的旋律、多變的節奏錯綜複雜的織體,表達了內心細膩的情感和幻想。此外,他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也是19世紀鋼琴文獻中的重要作品。
舒曼寫過4首交響曲(還有首青年時代創作的兩個樂章的未完成交響曲),其中尤以《第1「春天」交響曲》(1841 )最為著名,這也是他與克拉拉愛情的結晶。
作為19世紀最負盛名的音樂評論家之一,舒曼開創了作曲家通過音樂評論不僅用音符說話,還用文字說話的先例。從30年代起,他在當時《新音樂報》發表了大量的評論,並在50年代把它們結集出版。他的音樂評論觀點鮮明言辭犀利文採飛揚,本身就充滿著浪漫主義氣息,闡述了浪漫主義音樂家的觀點與主張,「使讀者注意某些已被現代潮流所淹沒的藝術現象」(舒曼語)開創了19世紀音樂評論的繁榮景象。其後,柏遼茲、李斯特、華格納都在這方面做出了他I們的貢獻。
以下是西安寶麗昌影音實體店的照片,買聽古典音樂的高品質神器、HiFi音響、家庭影院、智能安防請蒞臨西安寶麗昌音響品鑑。
感悟音樂,品味生活盡在西安寶麗昌音響。
(本文重點參考汪申申先生的《西方音樂史》,在此表示衷心感謝。傳播文化,傳播音樂是我們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