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是否想過人類的未來
如果說每個小說都是在描述人生的困難種種與悲劇重重的話,那麼《三體》可謂登峰造極了。因為《三體》描述的是人類的終極問題——生存問題。文明的覆滅、人類的末日,處境不可謂不艱險,題材不可謂不悲壯。我是個沒怎麼讀過科幻小說的人,除了小學時讀的幾本儒勒·凡爾納的經典科幻,就再也沒有接觸過科幻書籍。在我的印象裡,科幻題材的小說要麼是對更高科技的幻想、要麼是新的冒險與探索,離現實會比較遠。所以通常我不太會對科幻小說感興趣。我得承認,第一次拿起《三體》,完全是因為它的名氣。
02 「射手」假說和「農場主」假說
故事背景設定在中國,沒有什麼冒險與探索,麻煩是自己找上門的:一片太平下的全面戰爭、物理學家們的離奇自殺、突然出現在視線中的死亡倒計時。貼近現實的都市場景和出色的懸念設置成功吊起了我的胃口,畢竟這一切,都太匪夷所思了。重重危機之中,文中的「射手」假說和「農場主」假說給我以極深的印象,可以說驚出了我一身冷汗。
「射手」假說:有一名神槍手,在一個靶子上每隔十釐米打一個洞。設想這個靶子的平面上生活著一種二維智能生物,它們中的科學家在對自己的宇宙進行觀察後,發現了一個偉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釐米,必然會有一個洞。」它們把這個神槍手一時興起的隨意行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鐵律。
「農場主假說」則有一層令人不安的恐怖色彩:一個農場裡有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十一點來給它們餵食。火雞中的一名科學家觀察這個現象,一直觀察了近一年都沒有例外,於是它也發現了自己宇宙中的偉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點,就有食物降臨。」它在感恩節早晨向火雞們公布了這個定律,但這天上午十一點食物沒有降臨,農場主進來把它們都捉去殺了。
在我第一次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甚至覺得自己就像那些火雞中的一員,有一種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恐懼感。如果有那麼一種超自然力量的存在,那麼我們所認識到的科學規律可能就只是偶然了,人類的命運就更不是我們所能把握的了。曾經跟一位初中數學老師聊天,他說他在小的時候常常會想,我們世界中的每一個原子,對於更微觀層次的生命而言可能就是整個宇宙。他輕輕彈一下自己的手,可能就帶來了無數微觀生命的滅絕。在科幻中,思想永遠可以自由飛翔,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魅力。
03 平凡中的偉大力量
書中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點是一個人,史強。這個人不懂科學、沒有禮貌、地位不高,但面對危機卻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魅力。他是一名警官,與罪犯打了很多年的交道,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在三體世界的重壓之下,地球的科學進步受到了極大的阻力,物理學家不堪重負自盡身亡,受到死亡倒計時威脅的汪淼也瀕臨崩潰。史強卻憑藉著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將大量看似不相關的事實結合到了一起,得到了接近真相的合理預測。就像常偉思將軍對他的評價一樣,雖然他豐富的實戰經驗都是歪門邪道,但有用。在書中大量的科學家形象和將軍形象的映襯下,史強截然相反的形象塑造變得突出而鮮明。在他的身上,有一種煙火氣,一種可靠的感覺。他會是那種佔小便宜的人,是那種不考慮別人感受的人,但他更是一個務實的人,一個無畏的人。與科技所產生的力量不同,他身上的,是一種平凡的力量。
04 黑暗森林假設
書中最核心的假設就是黑暗森林假設:「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獵人,不管是天使還是魔鬼,不管是嬌嫩的嬰兒還是步履蹣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還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藏好自己,做好清理,這是宇宙中每個文明的生存之道。
黑暗森林的狀態很像博弈論裡的」囚徒困境「。所謂」囚徒困境「,指的是兩個共謀犯罪的都被關進了監獄且不能相互溝通。如果兩個人都不揭發對方,那麼因為證據不足,每個人都會坐牢一年;如果一個人選擇揭發,另一個沉默,則揭發者會因為揭發行為獲得釋放,沉默者會因為不合作的態度坐牢十年。如果兩個人互相揭發,那麼兩個人會因為證據確鑿共同判刑八年。從理論上來說,兩個人的沉默會換來兩個人收益的最大化,但兩個人無法通過溝通來獲得充分的信任,也就很難達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而從每個人的角度出發,無論對方的選擇是什麼,揭發對方一定是對自己收益最大的選擇。處在黑暗森林中的文明們無法確認彼此的善意與惡意,那麼在發現一個文明後對自己收益最大的做法就是消滅它。這樣的選擇會讓整個森林的越來越糟,可對於一個文明而言,活下去要高於一切,因為只有延續下去,文明的意義才能繼續存在。
活在這樣的黑暗森林裡,要緊的是保持謹慎與謙卑,畢竟,「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