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常說的帝王蟹,一般指的是勘察加擬石蟹(Paralithodes camtschaticus),原產於北太平洋,廣泛分布於日本北部至堪察加半島鄂霍次克海、白令海,以及阿拉斯加周邊海域,所以它也叫阿拉斯加帝王蟹。挪威與俄羅斯北方的巴倫支海也有它的身影。這些海域恰好也是前天介紹過的能做成蟹肉棒的鱈魚的棲身場所,於是它又被稱為鱈場蟹。<蟹肉棒的原料是黃線狹鱈,連結再給一遍>
阿拉斯加布裡斯託灣的帝王蟹。圖片:islandseafoods.com
帝王蟹生活的那些海域,光聽名字就讓人一陣寒顫。作為一種大型深海冷水蟹,帝王蟹的頭胸甲(也就是那個殼)的直徑可達30cm,身體一般呈紅褐色或紫紅色,也可以很裝地稱之為勃艮第色。帝王蟹全身遍布著堅硬的小凸刺,一副非常不好惹的樣子,步足完全展開整隻蟹近1.8m,這些大長腿也是最主要的食用部位。
美味的大長腿。圖片:shop.rebun.jp
如此體大肉多,自然被人類譽為「海蟹之王」。燃蛾!!帝王蟹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螃蟹。因為帝王蟹屬於十足目的異尾下目(又稱歪尾下目),而一般被合稱為螃蟹的甲殼類都來自短尾下目。異尾下目包含帝王蟹所在的石蟹總科、寄居蟹總科等等,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石蟹科甚至還是寄居蟹總科的一個分支。
為何叫異尾,看圖(寄居蟹)你就知道。圖片:wikimedia
昨天介紹的北極貝<連結再給一遍>雖然不產自北極,但好歹還是貝,今天的帝王蟹居然連螃蟹都不算了。帝王蟹和一般螃蟹的最明顯區別是一眼看過去少了一對步足。我們熟悉的螃蟹有五對足(1對鉗,4對步足),而帝王蟹只有四對足(1對鉗,3對步足),而且那對鉗子一大一小。於是,荀子笑了,帝王蟹哭了。
帝王蟹四對明顯的步足。圖片:kani.jp
「直觀缺少一對足」就是帝王蟹屬於異尾下目的鐵證。不過,它實際上是有第五對足的,只是這對足異常孱弱,羞澀地藏匿在不對稱的、捲曲的腹部下,如此「小器」,平時也就只能幹幹清理鰓室的活兒了。
箭頭所指,就是毫無存在感的第五對步足。圖片:takuyamorihisa.com
發現帝王蟹第五對足這種事,和知道鮑魚有對清純小眼睛一樣<戳這裡和鮑魚對視>,只有關注了日曆娘才會碰見。市場上除了勘察加擬石蟹,還有兩種和它很相似的蟹類,它們都來自擬石蟹屬,分別是扁足擬石蟹(P. platypus)和短足擬石蟹(P. brevipes)。
扁足擬石蟹又叫油蟹,和勘察加擬石蟹很相似,主要區別就是前者外殼正中只有四枚凸粒,而後者有六粒。扁足擬石蟹的口感略遜色一些。
扁足擬石蟹アブラガニ。圖片:kanizo.ijjp.net
短足擬石蟹又叫花咲[xiào]蟹,步足比勘察加擬石蟹短許多,殼身上也布滿棘刺,像是萌版的帝王蟹,口感與之相似。
花咲蟹 ハナサキガニ。圖片:sdouraku.co.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