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萊特兄弟第一次試飛成功,至今已有115年歷史,在這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的時間裡,飛機的飛行速度及留空時間有了質的飛躍,從最初的12秒飛行36米,到如今的時速900公裡,飛機已成為當前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沒有之一。只不過由於飛機佔地面積大、起飛時會有很大噪音,對周邊建築物高度也有要求,所以機場都建在遠離市區的位置,這也就增加了往返機場的時間,所以在高鐵開通後,飛機出行的優勢就不那麼唯一了,不過飛機速度還是不用質疑的。
有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飛機速度這麼快,但無論是機上的乘客還是站在地面的人,都不會覺得飛機速度快呢,相反的還會覺得這麼大個鐵鳥根本飛不動。這其中有幾個原因,聽小編慢慢分析。
第一個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參照物的選取,在學習物理時就有這麼一個概念,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乘客乘飛機升到高空後,由於雲層的阻擋,我們的視線是看不到地面的,就算能看到地面,由於距離太遠我們根本無法確定固定的參照物,參照物的模糊自然導致對速度體驗的模糊。依照窗外的雲作參照物也一樣的,我們無法記住上一秒看到的雲和下一秒看到的雲有什麼區別,距離幾何,自然也無法感知速度。但如果這時候對面飛來一列飛機,有了具體參照物後,乘客立馬就能知道飛機速度有多快了。
而地上的人有具體參照物,為什麼還是會覺得飛機速度慢呢?其實這還是參照物選取的問題,我們抬頭仰望飛機時,會無形中把天空當作參照物,參照物這麼大,自然顯得飛機小而慢,這和我們看太陽月亮一樣的,明明那麼大的天體,在我們看來也就和個球一樣大小;不過也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們的眼睛。一雙正常的眼睛,其視距可達到無限遠,我們能看到距地球38萬千米的月亮和遠達億萬光年的星星,這就是明證,當然也有人會反駁說這是因為月亮和星星大,這也是原因,不過這都在證明我們的視距遠。我們抬頭看天也一樣,你以為你看到的就是你所站位置的這片天空,而在沒有遮擋物的情況下,我們都看到10幾千米遠的天空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分辨飛機速度也是不準確的。這就相當於我們在遠處看一棟房子,看著也許像個小火柴盒子,但要真正繞這房子一圈,也還是要些時間的。
你們覺得這個問題還有其他原因嗎,歡迎補充!本文由會閱讀的蝸牛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