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態學家談論最多的話題是:溫室效應將使地球氣溫急劇上升,造成南北極冰雪融化,沿海大片土地將被淹沒。有人則認為,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導致氣溫上升使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相應提高,可以促進農業的發展。再者,由於綠色植物反饋調節的影響,結果也絕不會那樣嚴重。
學者們通過精密的實驗對以上說法持有如下見解。他們說,按一般理論,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會促進光合作用,植物因此增長加快並淨化環境將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事實卻是:在二氧化碳富集的環境中,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往往在開始時有所增長,但不久就緩慢下降。而且即使光合作用隨著二氧化碳的增加而提高,植物生長也不一定加快。有的學者還擔心,溫室效應使得寒冷地區部分凍結著的泥碳解凍後暴露給分解菌,經細菌的作用而釋放出的二氧化碳數量十分可觀,這樣看來,還真有點「得不償失」呢!
如果學者們的論證是無懈可擊的話,那麼,把環境保護的希望寄託於綠色植物的自淨作用的認識, 。
1.對文中劃線的詞語,解釋準確的是( )。
A.「溫室效應」:指地球氣溫急劇上升
B.「反饋調節」:指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以上說法」:指對溫室效應危害的異議
D.「他們」:指不同意生態學家意見的學者
2.第二段末尾說的「得不償失」,意思是( )。
A.即使光合作用的效率增長了,植物生長也不一定加快
B.地溫上升所帶來的好處,遠遠趕不上它帶來的危害
C.細菌作用釋放出的CO2,不能滿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D.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遠不如細菌分解釋放出的CO2多
3.下列陳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A.本文不同意生態學家的預言,否定了溫室效應有害的觀點
B.CO2增加是否促進光合作用,理論推斷與事實未必完全一致
C.對綠色植物的反饋調節作用,學者們並不都持樂觀的態度
D.本文引述了有關溫室效應的不同意見,也表明了自己的傾向
4.在第三段結尾處的橫線上填入的最恰當文字是( )。
A.當然是比較合理並可以實現的
B.顯然是過於簡單而不夠客觀的
C.就過於一廂情願,太沒有水平了
D.雖然有理論依據卻令人難以接受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
本題屬於細節判斷題。
C項正確,第一段指出生態學家認為溫室效應會給地球帶來消極影響,而有些人則認為溫室效應可以促進農業發展,結合上下文可知,「以上說法」指的是第一段中對溫室效應危害的異議。
A項錯誤,由文章首段第一句話可知,「地球氣溫急劇上升」只是溫室效應的結果,而不是概念的解釋;B項中的「反饋調節」不特指「光合作用」,因此排除;D項錯誤,「學者們通過精密的實驗對以上說法持有如下見解。他們說,按一般理論……」,「他們」指的是學者,但學者與生態學家的意見是一致的,更關注溫室效應的危害,因此D項解釋錯誤。
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D
解析:
本題屬於詞句理解題。
「得不償失」指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結合語境,第二段首先提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會吸收CO2,但是植物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效率在最初的增長之後就會緩慢下降,與此同時,經細菌的作用而釋放出的CO2數量卻十分可觀。由此可知,D項表述符合文意。
A、C項表述錯誤,沒有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細菌分解的CO2作出比較;B項為幹擾項,其表述過於籠統,予以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A
解析:
本題屬於細節判斷題。
文章首段提出對溫室效益危害的異議,第二段對「由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溫室效應危害不大」這種觀點進行了反駁,由此可見,作者是認同生態學家關於溫室效應有害這種觀點的。因此,A項說法錯誤,C、D項符合文意。B項表述正確,在第二段「按一般理論,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但事實卻是……植物生長也不一定加快」可以找到依據。
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語句填空。
文章第二段對「由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溫室效應危害不大」這種觀點進行了分析和反駁,由此可知,作者認為「把環境保護的希望寄託於綠色植物的自淨作用」這種認識過於簡單,而且與事實不符,B項表述符合文意。A項顯然錯誤,與作者的觀點相悖;C項表述絕對化,作者並沒有否定綠色植物的自淨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CO2,這是事實;D項「令人難以接受」表述不當,通常是說事實、真相會令人難以接受,而此處提到的是錯誤的認識,D項的說法與文意不合。
故正確答案為B。
——推薦閱讀——
招錄信息——2020寧夏公務員考試公告丨職位表下載丨考試大綱
考生通道——2020寧夏公務員報名入口丨準考證列印丨歷年試題
教材資料——時政熱點丨每日一練
輔導課程——2020寧夏公務員筆試課程丨網校課程丨直播講座
(編輯:寧夏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