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形狀真是「圓」的嗎?NASA公布勘測結果,看完讓人難以置信!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也是人類知道的唯一一顆擁有生命的星球。雖然在浩瀚的宇宙中,在其他星球上人們也發現過生命的蹤跡,但是伴隨著宇宙的億萬年來的演變,那些曾經可能有過輝煌歷史的生命、文明,早已化作那些星球上的塵土,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從登上太空的第一天起,人類一直沒有放棄尋找還存在生命的星球,但是直到今天,也仍舊杳無音信。
然而,人類在好奇地球以外的宇宙時,也在不斷探索著養育了萬千生命的地球。在地球的形狀上,古往今來,科學界一直爭論不休。在古代,那個信息匱乏的時代,人們信奉地平論,認為地球只是一個被巨大的球體所籠罩著的平面。雖然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但是它卻延續了數千年,一直沒有人去質疑和打破。
到了16世紀,葡萄牙的著名探險家麥哲倫率領船隊進行了第一次環球航行,經過了3年多的時間,最後重新返回了歐洲。而這一次航行,打破了原有的地平論,地圓說開始盛行。由於當時的科技水平有限,兩個學派各執一詞,一直沒有一個最終的定論。
後來,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美國NASA向全世界公布了美國衛星在宇宙中拍攝到的地球影像。影像中的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球體,在浩瀚的宇宙中不停地運轉著。這不僅僅讓人類看到了宇宙中地球真實的樣貌,也給地圓說提供了有利的科學依據。後來,在科學家的精密測量、計算下,給出了地球真實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端較扁,中間鼓起的不規則橢圓球體。
或許由於光線、地形的影響,現在人類看到的地球也並非它真實的模樣,但也可以從許多細節上能夠看出它大致的容貌。當然,無論地球是否是一個規則的球形,但許多證據都可以表明地球不是一個簡單的二維平面,所以地平論實際上只是大家對地球形狀的一種憑空想像。但是,地平論和地圓說兩個陣營的對立,也激發了人類探索未知的動力,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