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公布了他們的研究,認為他們所計算出的電子形狀是圓的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哈佛大學公布了他們的研究,認為他們所計算出的電子形狀是圓的

李倩 發表於 2018-11-14 10:30:19

上周,哈佛大學的一個物理研究團隊公布了他們的研究,認為他們所計算出的電子形狀是圓的。

圖|現有的技術還不足以探測到電子的電偶極矩

對稱性

我們一般都會把電子想成是一個帶電粒子,一個帶電的點,不具有任何內部結構,但實際上,還有角動量和磁性,而這兩個性質則對電子的形狀做了限制。

磁鐵有磁極,而電子若有磁性,在理論上則需在磁場軸方向上擁有內部電荷,但要證明這點很難,因為電子內部可存在的電荷分布量級實在是太小了,現有理論和技術都難以使電子的內部電荷以非零電偶極矩(non-zero electric dipole moment)的形式被探測到。

而偶極矩(dipole moment)本質上指的是電荷分布受力矩(torque,這裡指一個能扭曲電荷分布的力)的影響程度。

帶電的足球

在宏觀層面上,一個電子就好比是一個被一根細棍懸在空中的帶電金屬足球,由於電荷同性相斥,在不受外界幹擾的情況下,足球所帶電荷會均勻分布在表面。但如果我們用沙粒般大小的電荷持續射擊足球重心以外的部分,利用電荷同性相斥的原理使足球發生偏轉,足球本身的電荷分布也會此期間發生改變。

而尋找電偶極矩的研究基本上就是在尋找這種由電荷分布改變產生的測量差異。哈佛大學團隊在實驗中重點研究了強電場環境中電子行為是否會發生改變,也就是通過尋找非球形電荷分布來找到電偶極矩存在的證據。

是圓還是球?

現有理論認為電子如果是球形,其直徑約為 10-38 釐米,由強電場產生的扭矩所造成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超出了現有技術的觀測範圍,在本次哈佛大學的研究中被觀測電子為圓形也不為怪。同時,哈佛的團隊在本次研究中也未能找到電偶極矩存在的證據。

那既然沒測出來,那新聞的意義在哪裡呢?這是因為標準模型預言了電子上存在微小的電偶極矩,這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比如「為什麼基本常數就是它們的取值?」、「標準模型與重力理論是否相配?」和「如果暗物質是一種粒子,我們可以將它整合到標準模型中嗎?」

物理學家們多年來一直希望電子的電偶極矩屬於我們可測範圍,進而以此回答那些標準模型沒有給出答案的問題。

雖然標準模型和目前大部分實驗數據相符,但由於這種目前還尚無答案的問題,導致物理學家們對「標準模型是否能經得住考驗」還存在很多疑慮。

在許多對目前尚無實驗數據科研領域嘗試完善標準模型的理論當中,很多都認為電子的電偶極矩應處於現有技術可觀測的範圍,但哈佛的這項研究無疑是對這些猜測的終結。

曾有理論物理學家坦言:「有的理論在數學上是如此的自治,在任何方面都很漂亮,以至於它應該不可能出錯,而有的理論是如此『醜陋』,以至於我想拿個鐵鍬把它夷為平地。」

但無論如何,雖然許多由標準模型延伸而成的候選理論被終結了,與標準模型有關的問題仍然存在。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開發形狀記憶材料
    近年來,形狀記憶材料的應用數量呈指數增長。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可穿戴設備和醫療設備領域的公司都顯示出對可定製聚合物的需求增加,並且比現有聚合物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儘管最近在該領域進行了研究,但是開發一種既可定製又可生物相容的材料仍然是一個挑戰。近期,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3D列印材料,該材料可以預先編程為具有可逆的形狀記憶功能。
  • 哈佛大學開發形狀記憶3D列印材料
    近年來,形狀記憶材料的應用數量呈指數增長。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可穿戴設備和醫療設備領域的公司都顯示出對可定製聚合物的需求增加,並且比現有聚合物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儘管最近在該領域進行了研究,但是開發一種既可定製又可生物相容的材料仍然是一個挑戰。
  • 宇宙是什麼形狀?古人認為是球體,衛星結果或證明他們是對的!
    在我們看來,宇宙是一望無際的空間,我們通過天文望遠鏡所觀測到的距離,也不過才930億光年,真正的宇宙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古代科學家的言論有些人認為,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從近代科學興起之後,但實際上,在古代社會就有很多的人對宇宙進行了探索。
  • 地球事實上是圓的嗎?NASA公布勘測結果,形狀並非人們所想那樣!
    地球事實上是「圓」的嗎?NASA公布勘測結果,形狀並非人們所想那樣!對於我們來說,地球是什麼形狀,這還用問嗎?相信大家都會說,地球可不就是圓的嗎?可是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可有不少人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地球是方的。聽到這種言論,讓我們不禁懷疑,地球真的是圓的嗎?
  • 哈佛大學發明了一種類似羊毛的3D列印材料,可以改變形狀
    看看哈佛的發明,對你所在的領域或者專業方面的創新思維有什麼啟發和幫助嗎?希望我們大家都能想一想。也許未來使用哈佛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新材料就可以做出這樣的衣服啦!哈佛大學來自約翰A.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團隊的研究小組創建了一種可以通過「可逆形狀記憶預編程」的3D可列印材料。 像羊毛一樣的材料,可以記住舊的形式,然後變回原來的形式,或者在施加某種刺激時變成不同的形狀。
  • 有這麼一類人,他們堅持認為地球是平的
    01地球形狀的認知歷史畢達哥拉斯最早提出「地圓說」他的思想被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發揚光大他們認為太陽和月亮離我們並沒有那麼遠,也沒有那麼大,它們直徑只有50公裡,距離地球的只有大概6000公裡左右。太陽和月亮是繞著地球這個平盤上空水平畫圓。轉一圈就是24小時,在這個圓盤的邊界外是另一個圓盤的世界,就是說可以從南極直接過去,所以科學家才不允許普通人去南極,以免破壞人類社會秩序。
  • 哈佛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類似羊毛的形狀記憶材料
    然而近日有外媒報導稱,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宣稱其已發明了一種類似羊毛的新型纖維面料,特點是能夠改變和記憶形狀。(來自:Harvard)據悉,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們
  • 地球形狀真是「圓」的嗎?NASA公布勘測結果,看完讓人難以置信!
    地球形狀真是「圓」的嗎?NASA公布勘測結果,看完讓人難以置信!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也是人類知道的唯一一顆擁有生命的星球。在地球的形狀上,古往今來,科學界一直爭論不休。在古代,那個信息匱乏的時代,人們信奉地平論,認為地球只是一個被巨大的球體所籠罩著的平面。雖然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但是它卻延續了數千年,一直沒有人去質疑和打破。到了16世紀,葡萄牙的著名探險家麥哲倫率領船隊進行了第一次環球航行,經過了3年多的時間,最後重新返回了歐洲。
  • 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風力渦輪機使美國變暖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科學家2018年的一項研究記錄了風力渦輪機如何提高美國氣溫,這是值得重新審視的課題之一。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在強調他們認為人們需要採取緊急行動來緩解全球變暖的同時,觀察到風力渦輪機和大氣的相互作用減緩了風力,因為風力是由渦輪機提取的。這對氣溫有增溫作用。
  • 地球是圓的?不少人提出質疑,NASA公布的視頻給出了答案
    地球是什麼形狀呢?這個問題要是擱在古代,相信很多人都毫不猶豫地說出地球是平的。而且依據也很簡單,因為大家腳下踩著的就是一塊平地,而這也就是地球。如果生活在現代的你回到過去,面對別人這樣的說法,即便你認為地球是圓的也無法令人信服。
  • 哈佛大學研究給出解釋
    哈佛大學研究給出解釋 圖源:GETTY海外網7月29日消息一些研究表明,與其他眾所周知的症狀,如發燒和咳嗽相比,這實際上是一種檢測是否被感染更好的方法。據《紐約郵報》報導,到目前為止,對於一些病人如何失去感官感覺,科學家們一直感到困惑。通過精確定位最易受新冠病毒感染的細胞類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了患者的嗅覺是如何被改變的。
  • 蟲卵的大小和形狀由什麼決定?產卵地點能最準確地指示蟲卵形狀
    研究團隊表示,產卵地點能最準確地指示蟲卵的形狀。尤其是產在土壤和落葉層中的蟲卵體型較大;而同樣是體型較小的蟲卵,產在水中的往往較圓,而寄生於其它動物體內的蟲卵經常具有不對稱的特徵。
  • 哈佛大學開發用於智能3D列印織物的形狀記憶材料
    研究人員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工程與應用科學的約翰·保爾森A.學院(SEAS)的創建了一個新的材料,可以3D列印角質成複雜的形狀,並用可逆的形狀記憶預編程。這項新開發的產品在生物工程和智能紡織品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非常適合對具有拉伸強度和複雜幾何變換的強硬水觸發形狀記憶設備進行工程設計。
  • 一起得獎的還有他們
    據英國《衛報》網站9月17日報導,科學傳奇中不乏一類研究人員,他們在對知識的值得稱道的探索中,擴大了理智和良好品位的界限。隨著哈佛大學第30屆搞笑諾貝爾獎的揭曉,又將增加新的例子。今年獲得物理學獎的作品記錄了蚯蚓在高頻振動時的形狀。
  • 地球真的是圓的?NASA公布了一組照片,給出這樣的答覆
    問一個問題:地球是圓的還是平的?聽到這個問題,我想可能更多的人都不屑回答吧,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問題你要是問一個三歲的小孩,人家都會回答你是圓的,但是實際上,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相信地球是圓的。
  • 哈佛大學研究-幸福的真正秘密
    在一次TED演講中,精神病學家Robert Waldinger描述了一些幸福的秘密,這些秘密在最近發布的哈佛75年的研究中被揭示出來。 顯然,我們應該把愛看得高於一切。它是生活中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主要事情。
  • 祖國需要我,哈佛8位博士後集體回國!美國為何重金也留不住他們
    無巧不成書,這八位科學家都來自於美國的同一所大學,哈佛大學。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所堪稱世界名校的大學,它可以稱得上是「世界科學家的搖籃」,甚至它也是全球最頂尖的大學。能進入到這所大學讀書的人,每一個必然都是才華橫溢的人才。
  • 哈佛發現有形狀記憶的黑科技材料
    如果其他材料,比如紡織品,也有這種形狀記憶,那就有意思了,想像下做一件可以伸展/收縮到合適所有人的單一尺寸衣服?黑科技材料竟來自毛髮和指甲最近,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生物相容性材料,能夠3D列印成隨意形狀,而且能通過可逆的形狀記憶,進行預編程。
  • 有一種稅叫「亞裔稅」 哈佛大學被控招生政策歧視亞裔學生
    、哥倫比亞大學、布朗大學等名校在內的9所美國大學,但均被拒絕。  但是女孩同班十多位在各方麵條件與她相當或不如她的非亞裔同學,卻被常春藤盟校或其它一流大學錄取。  普林斯頓大學一項研究發現,亞裔學生的SAT成績需要比白人高出140分,比拉美裔高270分,比非洲裔高450分,才能進入美國一流大學,超高的分數線被稱為「亞裔稅」。
  • 哈佛大學與當代高等教育——德裡克·博克訪談錄
    答:到目前為止, 其最大代價並非許多人所預期的那樣, 即將會有一個從基礎研究轉向應用研究的巨大轉變以便掙更多的錢。沒有證據顯示科學家正在大規模地從基礎研究轉向應用研究。我認為, 最大的代價在於通常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從事研究並且出版著作, 但卻不透露自己私下收受了某些人的金錢的科學家的信譽的喪失。許多教授辯解說, 收了錢並不影響其研究的客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