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哈佛大學畢業典禮 新華社
浙江在線6月19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楊靜濤)哈佛大學作為全世界最吃香的大學之一,其招生過程經常引發人們的濃厚興趣。據《紐約時報》15日報導,一項針對超過16萬學生記錄做的分析顯示,哈佛一向將亞裔美籍申請者的「積極人格」、魅力、勇氣、友善和「廣受敬重」等特質分數打得比其他人低。
該分析由代表亞裔美國學生的團體製成,並已提交波士頓聯邦法院。分析稱,在測驗分數、成績和課外活動等各種申請指標中,亞裔美國學生都比任何其他族群申請者的表現更好。但分析發現,這些學生的個人評量,卻大幅拉低他們的錄取率。
SFFA控訴種族平衡
當地時間15日,在波士頓的法院動議中,SFFA稱,證據顯示,「哈佛大學搞種族平衡,更看重的是種族,而不是學生優勢的事實,並且他們也沒有興趣尋找種族中立的替代方案。」
「哈佛大學不會承認的是,對他們來說,種族不僅是招生時的一個重要因素,更是他們在錄取西班牙裔及非裔美國學生時的決定性因素。」SFFA稱。
該分析報告還顯示,假設如果一名亞裔學生的錄取機率是25%;如果TA是白人,錄取機率就會是35%;如果TA是西班牙裔,錄取機率就會是75%,如果TA是非裔,錄取機率就變成了95%。
就在同一天,哈佛大學在其自己的聲明中否認了對亞裔美國人的歧視,稱過去10年亞裔錄取率已增至29%。而哈佛大學即將卸任的校長弗斯特(Drew Faust)於當地時間12日,在一封電郵中回應道,哈佛試圖創建一個多元化的學生群體,招生中考慮多種因素,「哈佛的做法既合法又公平」。
SFFA與哈佛大學的司法戰役始於2014年,至今仍未結束。
亞裔需要多交140分的「亞裔稅」
當地時間2015年7月20日,一名亞裔父親向美國教育部民權辦公室提交申訴,他的女兒申請了包括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布朗大學等名校在內的9所美國大學,但均被拒絕。
但是女孩同班十多位在各方麵條件與她相當或不如她的非亞裔同學,卻被常春藤盟校或其它一流大學錄取。
普林斯頓大學一項研究發現,亞裔學生的SAT成績需要比白人高出140分,比拉美裔高270分,比非洲裔高450分,才能進入美國一流大學,超高的分數線被稱為「亞裔稅」。
而2011年的時候,經濟學家託馬斯•索維爾也指出,普通亞裔學生若要進入密西根大學(公立),其SAT成績要比白人高50分,比拉丁裔美國人高140分,以及比黑人高240分。
美國智庫凱託學會的高級研究員伊利亞•夏皮羅告訴記者,在美國,越是頂尖的學校,不同族裔學生間的入學成績差距就越大。也就是說,越是好學校,亞裔學生所需的「亞裔稅」就越高。
也有人認為,哈佛並不存在主觀歧視。
亞裔學生需要考取更高的SAT分數,不是因為大學的主觀歧視。其中部分原因在於,他們在其他方面欠缺獨特性、能力或潛力。「每個人都參加過管弦樂團,或者會彈鋼琴,每個人都會打網球,都希望成為醫生,都寫關於移民到美國的事」,經營大學預科業務的公司HS2 Academy負責人介紹道。該公司在加州擁有10個中心,幾乎將全部資源都投入到亞裔學生的大學申請工作中,大學申請季,亞裔家庭花在申請諮詢上的錢也比其他任何族裔都多,也證明了這一需求所在。負責人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幫助亞裔準大學生避免被認為是一個「千篇一律的亞洲人」
10月正式開庭審理
日前,針對SFFA組織向美國波士頓聯邦法庭遞交的法律文件,指控哈佛大學在錄取時歧視亞裔。該案定於今年10月正式開庭審理。
SFFA的律師表示,從2000年到2015年間的16萬多名申請者中,他們已審查了數千份哈佛大學的申請資料和招生錄取的內部文件和電子郵件。他們發現亞裔申請者的考試成績、課外活動成績都高於其他族裔的申請者,但錄取人數卻較低。同時亞裔申請者被描述成「標準性強」(Standard Strong),也就是缺少特色,與此同時表現出來的是忙碌和聰明。該組織還指出哈佛每年會與其他15所名校舉行秘密會議,分享錄取學生的種族信息。
在當天提交的一些文件中仍有部分內容將被刪節,波士頓聯邦法庭法官Allison D. Burroughs將會最終決定哪一部分文件作為公共記錄公布。
(綜合中國新聞網、環球網、中國僑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