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裔教授:美國亞裔時常因優秀而遭歧視,被罵"滾回去"

2020-12-04 澎湃新聞

美華裔教授:美國亞裔時常因優秀而遭歧視,被罵"滾回去"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著名的社會活動人士,長期為亞裔在美國追求平等權利而發聲的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教授及前任校長兼教務長吳華揚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亞裔、特別是華裔,在美國的地位的變遷。他說,亞裔在美國社會「可見度」提高了,但是,因為「優秀」仍然受到歧視。

吳華揚說,雖然亞裔在美國的成長大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在美好和禮貌的表面下」,仍有暗流湧動,亞裔仍然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歧視。

他說:「亞裔受到各種各樣的歧視,有時候我們越成功,就會越有反作用。他們認為我們是在佔領。」

吳華揚認為美國一些大學招生中出現限制亞裔學生名額的現象就是一種歧視。2014年,加州旨在尋求提高拉美裔和非洲裔入學比例的SCA5提案遭到了很多亞裔族人士的強烈關注和極力反對。

報導稱,吳華揚舉的另外一個例子是美國高校中亞裔擔任領導職務的人數在減少,雖然在高校裡擔任教授和高級教授職位的華裔和亞裔並不少。吳華揚本人曾經擔任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的院長兼教務長,是美國首位擔任這樣職位的亞裔。

他認為,亞裔不僅僅在工作的地方感受到歧視,在生活中也存在歧視。他說:「有時候我走在舊金山的街頭,有人開車路過,突然搖下車窗,叫我『中國佬』,或是『滾回到你原來的地方去』。」

他解釋說,這樣的事情雖然不是每天或是每個星期都遇到,但是可以說是每個月都會遇到。

這樣的遭遇《紐約時報》亞裔主編麥可·羅也遇到過。他2016年10月在《紐約時報》向一位曾經讓他「滾回中國去!」的女士寫了一封信。這封信提到,他和朋友們走在紐約曼哈頓的街頭,可能因為手推的嬰兒車擋了某位女士的道路,於是遭到了上述的種族侮辱。他強調說,這樣的遭遇應該不是亞裔美國人遭到的唯一的侮辱。

現在同時擔任亞裔精英組織「百人會」會長的吳華揚特別強調,他很愛美國,同時,他也學會了為自己的權益「站起來,大聲地說出來」。

吳華揚解釋說,現在華裔或是亞裔在美國遭受歧視的原因與1882年《排華法案》通過前的某些理論類似。

他說:「你如果讀讀過去人們的辯論,為什麼他們要把華人排除在外?他們說,中國人工作太努力,這是不公平的競爭。我再說清楚一點,他們是說中國人『太好了』,不是他們太糟糕,而是『太好了』。他們的說辭說,這樣,他們會逼走白人工人。」

當年《排華法案》的強烈支持者包括美國工會領袖。美國勞工聯合會創始人塞繆爾·岡帕斯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做《排華的一些理由:肉食對大米:美國爺們對亞洲苦力,孰能生存?》,這篇文章的一個基本論點是:亞洲人吃米,米比肉便宜,所以亞洲人必然會不公平地擊敗美國男子。

吳華揚說,這位工會領袖的基本觀點是,亞洲人能吃苦,願意忍受更惡劣的環境,造成不公平競爭,所以他們應該被排除。他認為,這樣的觀點再次出現。

他說:「亞洲人在競爭中會更厲害。換句話說,他們的論點不是亞洲人太差,而是太優秀,會做得更好。」

吳華揚指出,當時想把中國人趕走的是愛爾蘭裔的白人移民,並非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他們是移民,他們想趕走另外一批移民,因為競爭太激烈。」

(原文標題:《美華裔教授:美國亞裔時常因優秀而遭歧視 被罵"滾回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亞裔

相關推薦

評論(50)

相關焦點

  • ,美國亞裔藉助社交媒體反抗歧視
    文章講述了新冠疫情之下亞裔群體無端遭受種族主義歧視與攻擊的現狀,希望亞裔在社交媒體上的分享能夠引起其他群體的關注。那個白人老頭經過納瓦羅身邊之後又回過頭罵了納瓦羅。 納瓦羅說,他「朝我所在的方向吐口水,之後又繼續向前走」。 納瓦羅是來自舊金山的一名護士,近來因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種族歧視已讓他倍感焦慮。病毒最早是在中國被發現的,隨著病毒在全世界蔓延開來,美國亞裔便遭受了毫無根據的指責與攻擊。
  • 美國教授「歧視黑人」被停職後,幾萬華人站出來為他撐腰
    戈登·克萊因,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會計學教授,因為拒絕給黑人學生提供特殊待遇,他先被扣上了「種族歧視」的帽子,接著又被校方停職。為什麼華人要給克萊因教授撐腰?原因也很簡單,美國高等教育平權運動已經完全脫離了目標,平權正在變成特權,而華裔亞裔人群卻因為特權受到了越來越不公正的對待。
  • 美頂尖大學招生:亞裔生面臨「亞裔稅」,多元性或成歧視藉口
    美頂尖大學招生:亞裔生面臨「亞裔稅」,多元性或成歧視藉口 作者:劉陽 發布時間: 2017-08-14 08:32
  • 當黃種人在美國被歧視,中國人希望團結,但日本人選擇甩鍋中國人
    「你們這些猴子,滾回日本!」,當反種族歧視抗議還在全美持續之際,美國洛杉磯一帶又出現了針對日本人的歧視事件。美國洛杉磯一家由日本人經營的廚具商店入口處被貼上多張貼紙,貼紙上寫著「這裡是美國,不需要日本人賣的東西」、「你們這些猴子,滾回日本!」、「不聽話就炸了你們!」等含有威脅、侮辱性字眼的話語。
  • 黑人受歧視,亞裔被稱為模範少數族裔,美國白人接受亞洲人了嗎?
    亞裔美國人而另一部分亞裔則認為非裔中的某些人遊手好閒,懶惰成性,不斷給社會製造麻煩,遭到種族歧視完全是咎由自取。二、上世紀60年代後期以後,亞裔在美國的待遇才稍微好了一點,但這也是因為民權運動的發展才爭取來的直到1960年,反戰運動和黑人民權運動爆發,觸動了美國的亞裔族群對自我身份的思考。日裔社會活動家市岡裕次教授創造了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的稱謂,用於指代所有在美國具有亞洲血統關係的人。
  • 專訪丨李漪蓮:亞裔華人在美國的困境、抗爭與身份認同
    在教育領域的平權運動上,有相當多的亞裔家長認為,亞裔學生普遍考試成績優秀;但是,美國頂尖大學為了給其他族裔的學生保留一定名額,有意地控制亞裔錄取者的人數,大大增加了亞裔被大學錄取的難度。與此同時,亞裔美國人從以前的底層族裔上升到「模範族裔」,但為什麼這種制度化歧視依舊在美國存在呢?1960年,美國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華裔;現在,人口佔比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六。
  • 英語不好被判交通違規 美華裔藍領打跑歧視罰單
    英語不好被判交通違規 美華裔藍領打跑歧視罰單
  • 白人歧視黑人,所有人都歧視亞裔,這就是好萊塢現狀麼?
    今天就想和大家談談國外影視圈的「亞裔歧視」。  熟悉的歧視   美利堅是個典型的移民國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都匯聚到這個國家,撩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實現自己的「美國夢」。
  • 高分卻進不了哈佛耶魯,美國亞裔起訴常春藤大學「種族歧視」
    相反,排名相對較低的非亞裔學生卻成功被包括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和康奈爾大學在內的常青藤大學錄取。這些大學真的在歧視亞裔嗎?02 ////從被保護到被歧視美國高校在錄取大學生時對多種族的考量,跟上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有關。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你吃蝙蝠,滾回中國吧!」墨爾本華裔店員遭無端辱罵,被搶手機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 近日,墨爾本一家奶茶店華裔女僱員李女士(Jennifer Li,
  • 華裔科學家郗小星盼美政府道歉 趙美心等議員力挺
    信息 華裔科學家郗小星盼美政府道歉 趙美心等議員力挺 《世界日報》報導,近年來多位美國華裔科學家蒙冤,被當作「間諜」起訴,亞裔發起「科學家不是間諜」(Scientists Not Spies)巡迴宣傳,10日從舊金山到洛杉磯舉行,受害人郗小星教授(Xiaoxing Xi)現身說法,講述自己被控多項罪名、面臨80年監禁和100萬美元罰款,後來被無罪撤銷所有指控的經歷。
  • 美國白人男將亞裔女誤認日本人:鬼子滾回日本,我們要再炸廣島
    最近,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白人警察對黑人暴力執法致其死亡的事件引發巨大反應,當地已經發生多起抗議和騷亂。種族歧視這個在美國十分敏感的問題再次被引爆,而受歧視的並不止黑人,實施攻擊的也不止警察。最近,一名亞裔男孩被一名白人辱罵,「滾回日本,不然就再炸廣島」。此事同樣引起強烈震動。事發美國馬裡蘭州貝塞斯達市區,有路人拍下了當時的過程,一位中年白人對一名亞裔女子和她的兒子大罵,稱他們為「日本鬼子」,女子反問白人,說他是不是對自己的兒子用了種族侮辱詞彙。
  • 專訪重獲清白的華裔教授郗小星:美司法部門"犯了個大錯"
    新華網華盛頓9月12日電(記者林小春)「我很高興我的律師說服檢方和聯邦調查局——他們犯了個大錯,」在美國司法部撤銷有關對華提供敏感技術的指控後,世界知名超導專家、美國天普大學物理系教授郗小星12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這樣說道。
  • 美民權委員會為華裔學者喊冤 要求調查種族評判
    分析人士指出,這表明美國社會對華裔科學家冤屈的關注,從華人團體、亞裔議員擴展到美國主流政治社會。「民權委員會只負責建議,司法部沒有義務一定要回應」,復旦大學教授吳心伯24日對《環球時報》說,但這件事反映出對華裔科學家冤案的關注度在上升,「只要美國社會保持關注,不斷施壓,也許未來就會迫使司法部採取相應行動」。
  • 英語中居然有這麼多歧視華人的單詞! 聽到了別猶豫, 直接懟回去!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人家美洲地區「內部的事情」,但極右翼活動展現出來的歧視與排外思潮卻與我們每一個華人息息相關。 實際上,整個北美地區最近對於我們華人群體的歧視性事件也有越來越多的跡象。比如,在美國地鐵上,一名男子誤將一名女子當成華裔怒罵「滾出我的國家,別等我殺光你們國家所有人」。
  • 87年後的今天 亞裔美國人的處境真的變好了?
    華裔歷史學家李漪蓮的《亞裔美國人的故事》一書探討了「系統性」的種族歧視如何令亞裔陷入絕境根據李漪蓮所言,種族主義的壓迫令亞裔美國人學會了抱團取暖,23個來自亞洲不同地區的移民族群因此而走向團結。種族主義決定了亞裔能夠在美國找到什麼工作,組建多大的家庭,擁有多少自尊。系統性的種族歧視造就了美國的亞裔族群。
  • 美國最受歧視的一個群體,時間長達幾百年,為何卻從不反抗?
    一個群體存在於美國,其原因是由於不團結造成的不公平待遇。從童年時代起,我就在書本上看到馬丁·路德·金寫的一篇文章,我夢想著描述黑人在美國所遭受的歧視。在演講中,馬丁·路德·金說到:「我們順理成章地認為,黑人在美國的地位是最低的,其實不然。在美國,最受歧視的不是黑人,而是受歧視數百年卻從不反抗的群體。這群人是亞裔。
  • 前美國加大系統華裔校董:華裔促進美國教育成長
    華聲報聖何塞消息:前美國加大系統華僑校董李心培1月3日表示,主流社會應該認識到華裔對美國整體教育的貢獻,而不是把華裔看成排擠其它族裔受教育機會的人。  同時洛斯蓋圖—薩拉度加高中學區委員張琛認為,華裔學生並沒有種族裔排擠問題,但有學術競爭問題。
  • 2020年美國亞裔文學研究高端論壇召開
    12月4-6日,「2020美國亞裔文學研究高端論壇」在延邊大學召開。該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郭英劍所承擔的中國人民大學科研基金重大規劃項目「美國亞裔文學研究」課題組主辦,延邊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參加本次論壇的有來自全國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3所高校的80餘位專家、學者、研究生,延邊大學數十位青年教師與研究生旁聽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