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報聖何塞消息:前美國加大系統華僑校董李心培1月3日表示,主流社會應該認識到華裔對美國整體教育的貢獻,而不是把華裔看成排擠其它族裔受教育機會的人。
同時洛斯蓋圖—薩拉度加高中學區委員張琛認為,華裔學生並沒有種族裔排擠問題,但有學術競爭問題。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李心培將加利福尼亞州近來各級學校排名、庫比蒂諾聯合學區各小學族裔分布及家長教育程度、API成績、加州高中畢業率、各族裔學生進入加大、州大、社區大學的比例整理出來,證明華裔在教育上的貢獻。李心培表示將把這些數據在近期內交給聖何塞水星報,作為日前華爾街日報「白人出走」報導的響應。
李心培指出,南灣較好學區如庫比蒂諾,原本就辦得好,吸引了許多華裔遷入,加上華裔注重教育,使得這些學校變得更好,而不是華裔進入這些學校後,將白人受教育的機會給排擠掉。
李心培以加州過去的平權法案,以及舊金山學校族裔限制規定為例指出,加州平權法案限制了華裔就讀好大學的機會,在舊金山如洛威爾高中,也對單一族裔有40%的限制。他認為這些都是當年《排華法案》對華人排斥心態的延續。
平權法案在前柏克萊加大校長田長霖、前校董李心培及其它族裔的力爭下,1996年經公投通過在加大系統不得實施,使得華裔進入大學不再有配額的限制。
舊金山因每所學校只能有40%單一族裔的配額制,引起的越區就讀問題,至今仍有爭議。據李心培的了解,有許多住在舊金山的華裔家庭,近二年來搬到庫比蒂諾、巴洛阿圖等地,為的就是想將子女送入較好的學校。
李心培說,他知道的就有六七例,這對舊金山而言,等於「華裔出走」而不是「白人出走」。
舊金山的學校配額制,經在2005年底廢除,可是這項不平等法規,已經迫使舊金山許多學校面臨關門。李心培說,這些都是排華心理在背後作怪。
李心培以2004年名列全美、全加州前10名的高中指出,成績優秀的學校,亞裔學生的比例也高。亞裔學生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學生及學校的成績也越高。
洛斯蓋圖—薩拉度加高中學區委員張琛3日也表示,亞裔學生在學校內面對的競爭也很大,尤其是亞裔學生在亞裔人數多的學校中。亞裔學生在高中畢業後,想進入一流的私人大學,也受到名額的限制,競爭比白人還要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