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密西根大學迎來首位華裔副校長

2020-12-01 人民網

原標題:美國密西根大學迎來首位華裔副校長

  新華網芝加哥12月17日電(記者邵莉)美國密西根大學17日宣布,任命胡仕新為該校科研副校長。胡仕新由此成為這所美國著名公立大學歷史上首位華人副校長。

  胡仕新在任期3年裡,將主管密西根大學三個校區的科研工作,促進交叉學科研究,監督科研政策實施,為科研提供行政及經濟支持等。

  據介紹,密西根大學每年的研究支出高達13億美元,在全美所有高校中位列第二。

  胡仕新1983年畢業於中國天津大學,分別在1986年和1990年取得密西根大學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2002年至2006年,他擔任了密大工學院製造學科主任、交叉學科執行主任。2007年至2013年,成為工程學院副院長。2014年至今,出任代理科研副校長。2015年,他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

  密西根大學1817年建校,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學之一。密大70%的學科排名位列全美前十。密大著名校友包括美國前總統福特、華裔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谷歌創辦人拉裡·佩奇等。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緬懷美國首位華裔大學校長、熱學家、教育家田長霖
    緬懷美國首位華裔大學校長,美國首位亞裔大學校長、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前伯克利加州大學校長田長霖於10月29日在加州紅杉城去世,終年67歲。11月2日,在田長霖追悼會上,美國白宮總統亞太顧問委員會主席祖炳民、聯邦運輸部長峰田、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王雲翔等人皆到場誌哀悼念。祖炳民轉達美國總統布希的評價說:田長霖是世界知名的傑出教育家,科學家,對國家、民族、教育及科技都有很大的貢獻。田長霖逝世,不只是對華人,對美國都是損失。  田長霖1935年7月24日出生於中國的武漢。後去往臺灣,於1955年畢業於臺灣大學。
  • 美密西根大學華裔天才少年14歲攻讀大學雙學位,矢志研究環保製藥
    華裔天才少年丹尼爾,是桑福德實驗室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成員。(網絡圖片) 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的桑福德實驗室,年僅14歲的華裔少年丹尼爾·劉(Daniel Liu)在電腦前埋首研究工作。這位正攻讀化學及計算機科學雙學士的天才少年,是這所世界知名的頂尖實驗室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成員。他今年秋天才加入,負責協助藥廠開發更環保的製藥方式。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楊祖佑|導師|華裔|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63年前的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大學迎來了一位靠著借來的200美元赴美的中國留學生。1年後,這位華人小夥子獲得了該校機械工程碩士學位,更令人不敢想的是不到兩年後,他拿下了機械工程博士學位和一個文學碩士學位;對於一位留學生來講,他已提前圓滿結束學習任務。
  • 美國首位華裔陸軍將軍傅履仁去世 享年75歲(圖)
    美國首位華裔陸軍將軍、百人會前任會長傅履仁先生因心臟病發作,於美國當地時間傅履仁1934年出生在北京,父親傅涇波是美國前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秘書。傅履仁畢業於喬治城大學,在美國陸軍服務33年,任職軍法處總監。退役後曾擔任麥道中國總裁、波音中國副總裁。圖為傅履仁出席百人會年會的檔案照片。
  • 美國貝爾維尤前華裔市長李瑞麟競選連任市議員
    美國貝爾維尤前華裔市長李瑞麟競選連任市議員
  • 美國首位華裔議員鄺友良的一生
    鄺友良(《檀香山明星公報》)    他是從貧民窟走出的哈佛畢業生、夏威夷曾經的華人首富;他是身患腎衰竭、被迫宣布破產、被親生兒子告上法庭的老父親;他的一生充滿傳奇,他就是鄺友良,美國首位華裔國會參議員鄺友良自食其力掙學費,最終考上夏威夷大學。        大學期間他堅持半工半讀,在珍珠港海軍造船廠打工,為自己積攢生活費。就這樣半工半讀、積極投身學校各種活動,僅僅3年,鄺友良就以優異的成績畢業。1930年他考入哈佛大學法學院,並獲得法律學位。
  • 港媒:又有三所美國大學支持華裔美國科學家
    參考消息網7月26日報導港媒稱,華裔學者和研究人員又得到3所美國大學發聲支持。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5日報導,匹茲堡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近加入其他12所頂尖學校行列——包括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發表了支持華裔美國科學家的聲明。
  • 美國首位華裔將軍傅履仁的傳奇人生
    美國東部時間5月11日,美國首位華裔陸軍將軍、百人會前任會長傅履仁因心臟病突然發作,在馬裡蘭州國家海軍醫學中心去世,享年75歲。消息傳出後,全世界的華僑華人為之悲痛。  傅履仁1934年9月12日出生於北京,父親傅涇波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美國最後一任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政治秘書。
  • 那些美國歷史上的華裔校長真不容易!
    華裔教育家田長霖63年前的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大學迎來了一位靠著借來的200美元赴美的中國留學生1年後,這位華人小夥子獲得了該校機械工程碩士學位更令人不敢想的是不到兩年後,然而他卻用自己的硬核實力在種族隔離嚴重,華人地位遠低於現在的年代改寫了華裔在美國高校的地位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22年歷史上也是美國有史以來的首位華裔及亞裔大學校長
  • 馬裡蘭大學首位華裔校長:我本可以成為上海川普,卻成了美國夢本人
    150年來首位華裔校長陸道逵(Wallace Loh, 華萊士·陸)。他不得不進入密西根大學繼續攻讀心理學博士,直到6年之後……But every law school he applied to in 1965 rejected him.
  • 那些美國歷史上的華裔校長真不容易!令人佩服
    63年前的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大學迎來了一位靠著借來的200美元赴美的中國留學生。 然而他卻用自己的硬核實力,在種族隔離嚴重,華人地位遠低於現在的年代,改寫了華裔在美國高校的地位,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22年歷史上,也是美國有史以來的首位華裔及亞裔大學校長。美聯社稱他是「一個臉上總是掛著微笑的小個子」。 前總統柯林頓稱他「是一名當之無愧的領袖與導師」,他就是田長霖,改寫美國華人歷史新頁的翹楚。
  • 美國首位華裔參議員!
    川普在公告中特別表彰「中國移民的兒子」鄺友良(Hiram Leong Fong),稱「他在公共服務和創業精神方面的傳奇將繼續鼓勵其他人實現美國夢」。 鄺友良其人: 鄺友良享有「美國華人參政先驅」之美稱,曾任夏威夷州的國會議員,是華裔首位美國參議員,於2004年8月18日在檀香山病逝,享年97歲。
  • 盤點近年來被美國「針對」的華裔科學家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戰略的不斷深化,經濟技術迎來了的高速發展,許多高精尖技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甚至是第一。我國以驚人的速度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體,並大有趕超美國之勢。正因為如此,美國深深感到了危機,通過外交、貿易戰、技術封鎖等手段企圖掣肘與打壓中國的快速崛起,同時開始阻止兩國的正常科技交流,更有甚者針對與我國進行科技交流的科學家,尤其是華裔的科學家。
  • 研發新一代全光晶片,首位華裔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加盟上海理工大學
    圖片來源:上海理工大學此前,他辭去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副校長職務。與他一起回國入職上理工的,還有陳希、欒海濤、張啟明3位青年科研人員。這個高水平團隊的科研領域是光學工程,他們將在上理工重點研究類腦全光學計算,為集成光電路和人工智慧產業提供新一代全光晶片。
  • 彭汪嘉康的科研「盛裝舞步」 ——首位美國亞瑟 · 佛萊明獎女性得主兼華裔科學家
    AME編輯很榮幸在會議期間邀請到首位美國亞瑟 · 佛萊明獎女性得主兼華裔科學家彭汪嘉康女士接受採訪。彭汪嘉康院士原名汪嘉康,後隨夫姓彭,叫彭汪嘉康。汪嘉康院士生於蘇州,長於上海,學在臺灣,工作於美國,1994年回歸到臺灣,為臺灣服務,也算是略以報答母校、老師當年的栽培。
  • 美國首位華裔陸軍將軍傅履仁:半個世紀的傳奇
    據中國周刊報導 美國當地時間5月11日,在馬裡蘭州美國國家海軍醫療中心,美國首位華裔陸軍將軍、「百人會」前任會長傅履仁去世,享年75歲。  當消息傳到中國國內時,人們想到了諸多傅履仁曾經的場景:  一位攝影師記得,6年前,中國駐美使館舉辦招待會,中國外長李肇星參加招待會。
  • 英國大學首位華裔校長:以學生為中心,研究不數論文和引用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科學網」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NSR特約撰稿人王玲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原副校長郭正堂採訪了英國大學首位華裔校長逯高清。逯校長就目前任職的英國薩裡大學的辦學特色及他對中外高等教育的理解與感悟進行了分享。
  • 美國首位華裔大學校長――田長霖
    在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他僅用一年半時間就攻下了博士學位,爾後,一發不可收,26歲就獲得柏克萊加州大學「最年輕教授獎」,年僅40歲就當選為美國工程科學院院士,成為美國乃至世界傳熱學的掌門人,他還相繼榮膺世界傳熱會議,美、日、法等國際最高學術機構及有關國家高級科學家獎。
  • 美首位華裔將軍傅履仁:穿梭中美促進相互理解(圖)
    中新社發 陳鋼 攝     傅履仁,一位八旗的後代,美國首位華裔將軍,年愈七旬接任美國華人精英團體百人會掌門人;其父曾是原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機要秘書。他富於傳奇色彩的經歷,註定與中美互增了解的進程聯繫在一起。
  • 香港科技大學委任汪揚教授為副校長(大學拓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宣布委任汪揚教授為下任副校長(大學拓展),自本年10月1日起生效。汪揚教授現為科大理學院院長及數學系講座教授。汪教授是國際知名的學者,研究範疇廣泛;他在純數學及跨學科數學兩大範疇發表的研究論文超過100篇,當中不少刊載於頂尖的科學期刊。他曾於2006至2007年間擔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課程主任。科大經嚴謹的全球招聘程序委任汪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