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汪嘉康的科研「盛裝舞步」 ——首位美國亞瑟 · 佛萊明獎女性得主兼華裔科學家

2021-02-23 AME科研時間

編者按:2016年9月24日「第三屆海峽兩岸控煙與肺癌防治研討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順利舉行。AME編輯很榮幸在會議期間邀請到首位美國亞瑟 · 佛萊明獎女性得主兼華裔科學家彭汪嘉康女士接受採訪。

彭汪嘉康院士原名汪嘉康,後隨夫姓彭,叫彭汪嘉康。汪嘉康院士生於蘇州,長於上海,學在臺灣,工作於美國,1994年回歸到臺灣,為臺灣服務,也算是略以報答母校、老師當年的栽培。她是臺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全球率先發現血癌染色體變異的研究員,更是首位美國亞瑟 · 佛萊明獎女性得主兼華裔科學家(1972年),第一屆臺灣萊雅傑出科學家獎得主。雖然榮耀加身、光環無數,汪嘉康院士給人的感覺卻非常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聽完她的講述,從當外科醫生受挫到做研究員華麗轉身、在醫學科學界大放異彩,她的經歷就像馬術比賽,能從容跨越障礙,也能在科研領域施展實力與才華,演繹屬於自己的盛裝舞步。

以下是文字採訪,觀看文末視頻可一睹大家之風,還您一位「生動活潑」的彭汪嘉康。

汪嘉康臨床科研兩不誤,兩個工作都很熱愛。她說,如果單單做科研,可能不知道臨床需要什麼,要等臨床醫生告訴你,她一定要自己看病,知道病人的需求,有問題就拿到實驗室去研究解決。跟實驗室的同事們協作研究,並不覺得同時兼顧臨床和科研多麼辛苦,反而樂在其中。正如她所說的,做研究員最重要的是興趣。

回顧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工作,汪嘉康說科研是必不可少的,而研究一定是為了解決病人的問題。當時做染色體研究的人很少,她去做了,而且有所成果,就是一個大發現,才能拿到當年的亞瑟 · 佛萊明獎。

儘管當年考取醫科比現在困難得多,但當年的汪嘉康16歲就考上臺灣大學醫科,是女生奇缺的醫科中的天之驕女。後來出國,在美國波士頓的新英格蘭醫院做住院醫師後來升為總住院醫師。做完總住院醫師原本打算拿到美國的外科醫師執照就回臺灣,但是那年外籍醫師不能考美國的外科醫師執照,只能考病理科或者麻醉科執照。拿不到外科醫師執照的汪嘉康不甘心就此回去,想著換一家醫院多做一年總住院醫師,下一年說不定就能考了。原本她應聘的醫院已經錄用她,後來卻以她要結婚,說不定很快就會有小孩,不能勝任總住院醫師為由拒絕了她。

原本的天之驕女卻在這個時期接連受阻,做外科醫師無望,但因緣際會,汪嘉康去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工作。這一轉折或許使世上少了一位出色的外科醫生,卻多了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全球率先發現血癌染色體變異的研究員,更是首位美國亞瑟 · 佛萊明獎女性得主兼華裔科學家。彭汪嘉康院士說,有時候你失去一些東西,反而會得到更好的。當初在美國應聘總住院醫師被拒讓她難以釋懷,倍感失落,但是如今回憶起來卻沒了計較,多了閱歷帶來的人生感悟以及歲月沉澱的坦然。

她頻頻在採訪中說到,自己很幸運,去了NIH,有一位很體貼和支持自己的丈夫,四個孩子也都很優秀,兩個女兒都是跟媽媽一樣是醫生,兩個兒子都跟爸爸一樣是工程師,沒有因為自己的工作忙而沒照顧好(她也笑言,萬一孩子們不好可就懊惱了)。

不方便觀看視頻的朋友請點擊音頻收聽此次採訪:

採訪編輯:陸小雁

視頻剪輯:麥雪芳

相關閱讀: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媒體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美國密西根大學迎來首位華裔副校長
    原標題:美國密西根大學迎來首位華裔副校長   新華網芝加哥12月17日電(記者邵莉)美國密西根大學17日宣布,任命胡仕新為該校科研副校長。胡仕新由此成為這所美國著名公立大學歷史上首位華人副校長。   胡仕新在任期3年裡,將主管密西根大學三個校區的科研工作,促進交叉學科研究,監督科研政策實施,為科研提供行政及經濟支持等。   據介紹,密西根大學每年的研究支出高達13億美元,在全美所有高校中位列第二。   胡仕新1983年畢業於中國天津大學,分別在1986年和1990年取得密西根大學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
  • 湯森路透預測2015年諾獎得主 華裔王中林上榜
    人民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 馬麗)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湯森路透旗下的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今天發布「2015年度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預測在今年或不久的將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科研精英。值得一提的是,華裔科學家王中林因發明了可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納米能源系統而榜上有名。 自2002年以來,湯森路透已成功預測了37位諾貝爾獎得主。
  • 美國10大華裔科學家:他們是黃皮膚的美國人,卻不再是中國人
    崔琦:第六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崔琦,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人,是第六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 ,美籍華人科學家。1984年獲濃縮物質物理巴克利獎。1998年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這一特殊現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200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緬懷美國首位華裔大學校長、熱學家、教育家田長霖
    緬懷美國首位華裔大學校長,美國首位亞裔大學校長、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前伯克利加州大學校長田長霖於10月29日在加州紅杉城去世,終年67歲。11月2日,在田長霖追悼會上,美國白宮總統亞太顧問委員會主席祖炳民、聯邦運輸部長峰田、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王雲翔等人皆到場誌哀悼念。祖炳民轉達美國總統布希的評價說:田長霖是世界知名的傑出教育家,科學家,對國家、民族、教育及科技都有很大的貢獻。田長霖逝世,不只是對華人,對美國都是損失。  田長霖1935年7月24日出生於中國的武漢。後去往臺灣,於1955年畢業於臺灣大學。
  • 盛裝舞步|像一段旅程,讓人與馬享受其中的每一步
    盛裝舞步在馬術運動中的作用就像是建造房子的基礎。「和諧」是盛裝舞步最精妙的內涵。和諧可以令騎手和馬在賽場上配合默契,呈現給觀眾一場充滿藝術性的表演。盛裝舞步是一段旅程,人與馬都會享受其中的每一步。盛裝舞步適合每一位騎手、每一匹馬和馬術的每一個項目。
  • ...系首位女性得主-伊朗 得主 數學界 首位 米爾札哈尼-國際新聞...
    原標題: 伊朗37歲女子獲數學界最高榮譽 系首位女性得主  東方網8月13日消息:據「中央社」12日報導,「國際數學家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12日宣布,伊朗出生的米爾札哈尼獲頒數學界最高榮譽「費爾茲獎」,她是首位女性得主,也是伊朗第一人。
  • 百年諾獎僅有57名女性得主,她們仍是科學界的少數群體
    前幾天,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由於「發現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發現對於現代人對宇宙和黑洞的理解有著重大的意義,安德烈婭·蓋茲亦因此成為本屆諾貝爾獎的首個女性得主。
  • 大陸馬:北京馬協主辦2020雲端馬術盛裝舞步網絡公開賽
    北京馬協各團體會員單位和個人會員、馬術愛好者:為響應國家號召,貫徹落實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體育總會「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大力發展『網際網路+體育』的賽事活動模式」的相關精神,北京馬術協會攜手新浪馬術、馬術雜誌、大陸馬、中國馬術網、馬術微學院共同舉辦「2020雲端馬術盛裝舞步網絡公開賽」,現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 大陸馬:中國馬術盛裝舞步冠軍杯賽亞軍吳悅「未來想做職業騎手」
    在2020中國馬術盛裝舞步冠軍杯賽暨全運會盛裝舞步資格賽盛裝舞步個人賽B組中,騎手吳悅策騎馬匹「Sandra Primero」獲得亞軍。吳悅賽後接受採訪時說:「為這次比賽準備了一段時間,但是這次比賽我和我的馬發揮也沒有很理想,還是缺乏練習與配合,所以希望未來能和牠更多的參加比賽培養默契。我騎馬已經有6年,我覺得盛裝舞步是馬術運動的基礎,它佔馬術運動的90%。
  • 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去世 1983年曾到訪中國
    8月4日,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法蘭西斯·艾倫(Frances E. Allen)去世,享年88歲。法蘭西斯·艾倫生於1954 年,畢業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她在 1980 年代早期創立了並行翻譯(Parallel TRANslation,PTRAN)研究組,致力於研究並行計算機的編譯問題。她在計算機領域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 盛裝舞步個人賽:兄妹摘銀銅 中國馬最老
    中新社廣州11月17日電 題:盛裝舞步個人賽:兄妹摘銀銅 中國馬最老  中新社記者 唐貴江  觀眾太熱情「驚嚇」中國馬  馬術盛裝舞步個人賽決賽17日在廣州從化亞運馬術賽場舉行,代表中國隊出戰的兩名選手黃焯欽和老將顧兵均是廣東籍,此前他們與劉麗娜等其他兩名中國選手合作,奪得本次亞運會盛裝舞步團體賽的銀牌。
  • 世界首位女性圖靈獎得主去世,她有哪些驚人成就?
    法蘭西斯·伊莉莎白·艾倫,暱稱法蘭艾倫(英語: Fran Allen)是一位卓越的計算機科學家,1933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這位慈祥的老婦人恰巧在2020年8月4日生日當天去世,享年88歲。法蘭艾倫這一生創造了兩個「女性第一」,她既是 IBM 首位女性院士,也在2007年成為首位女性圖靈獎得主。
  • 全球首位女性圖靈獎得主去世,三次到訪中國,曾是IBM首位女院士
    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首位 IBM 女院士弗朗西斯·艾倫(Frances Allen),因阿爾茨海默病併發症去世,去世當天是 8 月 4 日,正好是她 88 歲生日。除本職工作以外,艾倫還是 IBM 的熱心導師,在職期間她一直努力培養女性的計算機科學興趣。1989 年,她成為首位女性 IBM 終生院士(IBM Fellow Emerita),IBM Fellow 也是該公司技術人員的最高榮譽,此外她還是 IBM 技術研究院的主席。
  • 美國首位華裔參議員!
    川普在公告中特別表彰「中國移民的兒子」鄺友良(Hiram Leong Fong),稱「他在公共服務和創業精神方面的傳奇將繼續鼓勵其他人實現美國夢」。 鄺友良其人: 鄺友良享有「美國華人參政先驅」之美稱,曾任夏威夷州的國會議員,是華裔首位美國參議員,於2004年8月18日在檀香山病逝,享年97歲。
  • 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去世,在計算機領域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圖靈獎最新資訊 > 正文 全球首位圖靈獎女性得主去世,在計算機領域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 美國郵政將發行華裔物理學家吳健雄紀念郵票
    【僑報特約記者嚴添11月17日華盛頓報導】美國郵政(USPS)周二公布了即將在2021年發行的新版郵票,其中為紀念著名華裔核物理學家吳健雄(Chien-Shiung Wu)所發行的郵票最為引人注目。吳健雄1912年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太倉縣,1997年2月在美國紐約逝世。她先後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曾師從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住歐內斯特·勞倫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並以外籍女科學家的身份參加了美國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
  • 伊朗女數學家米爾扎哈尼獲菲爾茲獎 系首位女性得主
    第一位女性獲獎者、第一個伊朗人,2014菲爾茲獎得主米爾札哈尼的身份成了最大的話題。8月12日,國際數學家大會宣布在伊朗出生、美國求學、任教的女數學家米爾扎哈尼獲得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我確定,在將來幾年裡會有更多的年輕女科學家獲獎。」
  • 麥克阿瑟天才獎華裔得主:沈偉出名陶哲軒最出色
    近些年來獲得該獎項的傑出華人天才包括:   首位獲獎華裔女科學家——莊小威   2003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的莊小威,是該基金會史上頒發的第一名華裔女科學家。  最出色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   2006年麥克阿瑟基金天才獎唯一一名獲獎華人是天才數學家陶哲軒是唯一獲獎的華裔。這是陶哲軒在一個月內獲得的第二個大獎,他在8月22日舉行的第25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獲得了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茲獎 (俗稱數學諾貝爾獎)。
  • 那些美國歷史上的華裔校長真不容易!
    然而他卻用自己的硬核實力在種族隔離嚴重,華人地位遠低於現在的年代改寫了華裔在美國高校的地位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22年歷史上也是美國有史以來的首位華裔及亞裔大學校長田長霖身居美國名校校長的高位,儘管在一片爭議聲中任職,但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學校、學生付出。他突破了早前美國社會對少數族裔的偏見和限制,成為了美國社會備受尊敬的校長和科學家。作為第一位美國名校的華裔校長,他也用自己坎坷的經歷為後來的華裔們在美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川普提名華裔女性趙小蘭為交通部長 美國華人:她是我們的楷模!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胡慧敏)當地時間周二晚,各大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已經確定提名前勞工部長、華裔女性趙小蘭為新任美國交通部長,預計正式聲明將於11月30日下午宣布。如若趙小蘭接受提名,這將意味著她二次入閣。曾經作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進入內閣的華裔女性,趙小蘭又一次創造了歷史。美國華人對於這一消息感到十分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