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天才獎華裔得主:沈偉出名陶哲軒最出色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24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從1981年創辦以來,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 Foundation)致力於大力支持和鼓勵在創造和改善未來方面有能力並做出了承諾的個人和機構,到今年為止已經為超過500名傑出的個人個機構提供豐厚的天才獎學金(genius grants),其中獲獎華人約15名。

  近些年來獲得該獎項的傑出華人天才包括:

  首位獲獎華裔女科學家——莊小威

  2003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的莊小威,是該基金會史上頒發的第一名華裔女科學家。據悉,莊小威1987年15歲就開入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991年獲中國科技大學本科學位,1993年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碩士學位,1996年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1997年至2001年在史丹福大學物理系師從諾貝爾物理學獎得朱棣文教授進行博士後研究。34歲就成為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系的雙聘教授。

  莊小威利用改進的螢光光譜技術來研究單個分子,從而揭示複雜的生物過程。目前,她正利用這種方法研究流感和愛滋病病毒如何侵入宿主細胞,這有助於研發治療病毒性疾病的方法。莊小威表示,她對所有的病毒都有研究興趣,其中包括SARS病毒的研究。

  最出色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

  2006年麥克阿瑟基金天才獎唯一一名獲獎華人是天才數學家陶哲軒是唯一獲獎的華裔。這是陶哲軒在一個月內獲得的第二個大獎,他在8月22日舉行的第25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獲得了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茲獎 (俗稱數學諾貝爾獎)。

  麥克阿瑟基金會(The 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的稱讚陶哲軒的研究涉及多個領域,如: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組合數學和數論,並為多個數學界長久以來的推測(conjecture)提供了證明,他的研究也為許多領域開創了新的思維,對這些領域未來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此外,該基金會稱讚陶哲軒除了自己的研究,他還非常重視數學系學生的教育。

  在澳洲出生的陶哲軒對此表示非常意外,完全沒有預感。但是此前他已獲得多個學術大獎,2000年獲頒塞勒姆獎,2002獲頒博謝紀念獎,2003年獲頒克雷研究獎,以表揚他對分析學的貢獻。2005年,他獲得利瓦伊.科南特獎。2004年,他與賓.格林發表一篇論文預印稿,宣稱證明存在任意長的質數等差數列。

  最出名的獲獎者——沈偉

  要數真正中國製造而又成為當代美國最火紅的現代編舞家,沈偉,絕對只此一人。多才多藝的他兼善繪畫,編舞作品中的一切美學效果均由他一手包辦,並曾在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以中國傳統水墨、結合現代舞姿打動全世界。

  於2007榮獲美國「麥克阿瑟獎天才獎」的紐約美籍華人編舞家沈偉,出身於中國湖南,5歲學中國畫,9歲在湖南省藝校學習中國傳統戲曲,畢業後任湖南省湘劇院演員,後又學舞蹈,成為廣東現代舞團舞蹈演員及編舞。

  1995年沈偉獲美國尼古拉斯舞蹈學校獎學金赴美留學。2000年,他在紐約創辦沉偉舞蹈藝術團。現在,這是一個擁有十多位專職舞蹈演員和行政、技術等部門共二十多人的團體,位於紐約曼哈頓。沈偉身兼該團的導演、編舞、設計等多職。

  回想過去創作路,沈偉表示,過去十幾年堅持藝術創作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需要靠他的演出、教課和賣畫等各種手段來支持。致力於將現代舞和中國傳統結合,奧運會開幕式上出色的演出、和曾在林肯中心藝術節上演的《二進宮》是沈偉成功的大膽嘗試,沈偉的藝術作品不僅經常參加美國各地的藝術節,特別是紐約林肯中心的藝術節,而且還在雪梨、瑞士、香港、新加坡、墨西哥、法國、德國、盧森堡和葡萄牙等地的藝術節上演出。

  此外,1985年獲獎的數學家丘成桐(Shing-Tung Yau)教授、1997年獲獎的劇作家王涵 (Han Ong)是麥克阿瑟獎助學金最年輕的得主、33歲的旅美華裔女科學家陳路在2005年榮獲天才獎、而2001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公布的23名獲獎者中,有三名華人。(李曉謎)

相關焦點

  • 2019麥克阿瑟天才獎新鮮出爐,5位生命科學家獲獎,歷屆獲獎華人名單
    >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俗稱「天才獎」)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 麥克阿瑟天才獎旨在表彰在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創造性人才,每年評選各領域20名至25名傑出人士,並在5年中給每人提供總額50萬美元的獎金,讓他們能更自由地繼續探索。至2010年已有827名獲獎者,年齡從18歲至82歲不等。
  • 避孕藥研究人員波利娜·利什科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
    據麥克阿瑟獎得主波利娜·利什科稱,近40%的女性在一年內停止使用避孕藥,這凸顯了開發非激素避孕藥的重要性。她被選中為2020年麥克阿瑟「天才」獎。「這可能是任何研究人員所能體驗到的最令人滿意的事情之一。」麥克阿瑟獎(俗稱"天才獎")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麥克阿瑟天才獎旨在表彰在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創造性人才,每年評選各領域20名至25名傑出人士,並在5年中給每人提供總額50萬美元的獎金,讓他們能更自由地繼續探索。
  • 麥克阿瑟天才獎新鮮出爐,紀錄片導演王男栿榜上有名
    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為紀念銀行生命災難公司的創始人約翰·D·麥克阿瑟而命名,由麥克阿瑟基金會於1981年設立。
  • 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24名獲獎者,沒有華人
    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揭曉24名獲獎者,沒有華人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2017-10-12 09:55 來源:澎湃新聞
  •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之父:這個天才沒被拔苗助長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之父:這個天才沒被拔苗助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8日 13:44 來源:新聞晚報     資料圖片:2006年8月22日,幾名獲獎者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舉行的2006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他們分別是本屆菲爾茨獎得主文德林·維爾納(法國,左一)、安德烈·奧昆科夫(俄羅斯,左二)、陶哲軒(澳大利亞,左三)以及內萬林納獎得主克萊因伯格(美國,右二)、高斯獎得主伊藤清(日本)的女兒(右一)。
  •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之父:這個天才沒被"拔苗助長"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之父:這個天才沒被"拔苗助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8日 13:50 來源:新聞晚報        資料圖片:2006年8月22日,幾名獲獎者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舉行的2006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他們分別是本屆菲爾茨獎得主文德林·維爾納(法國,左一)、安德烈·奧昆科夫(俄羅斯,左二)、陶哲軒(澳大利亞,左三)以及內萬林納獎得主克萊因伯格
  • 陶哲軒:一個華裔數學天才的傳奇
    該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大會開幕式上專為40 歲以下傑出數學家頒發的菲爾茲獎,則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此次與陶哲軒同獲菲爾茲獎的,還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歐克恩科夫(AndreiOkounkov)、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的沃納(WendelinWerner),以及過著隱居生活的俄羅斯人佩雷爾曼(GrigoriPerelman) 。而陶哲軒是最年輕的一位。
  • 華裔天才數學家陶哲軒:31歲獲菲爾茲獎,熱愛和堅持比聰明更重要
    菲爾茨獎獲得者、華裔數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二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總決賽的面試主考官……如果說出這一連串的名號與榮譽,你的腦海裡會浮現誰的身影?沒錯,一定是陶哲軒,這位年少成名、橫空出世的數學天才。年少有為,陶哲軒體內流淌著的數學天賦。陶哲軒出生在澳大利亞的一個華裔家庭,父母是香港大學的畢業生,因而他所誕生的家庭也具有十分良好的教育環境。
  • 華裔數學天才8歲高考得760分,31歲獲數學界諾獎!他會回國嗎?
    前段時間,在世界數學界發生了一起讓學者們沸騰的大事件,一位著名的華裔數學天才號稱找到了一個可以證實世界數學難題「考拉茲猜想」的方法。雖然目前還沒有最終攻克,但卻已無限接近證明,是過去幾十年來的最大進展。
  • 陶哲軒之父:天才沒被拔苗助長(組圖)
    資料圖片:2006年8月22日,幾名獲獎者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舉行的2006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他們分別是本屆菲爾茨獎得主文德林·維爾納(法國,左一)、安德烈·奧昆科夫(俄羅斯,左二)、陶哲軒(澳大利亞,左三)以及內萬林納獎得主克萊因伯格(美國,右二)、高斯獎得主伊藤清(
  •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獲菲爾茨獎
    新華網馬德裡8月22日電(記者方長平)四年一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22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開幕,有著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茨獎評選結果水落石出,內萬林納獎、高斯獎等數學獎項也名花有主。    菲爾茨獎是著名的世界性數學獎,專門用於獎勵40歲以下年輕數學家的傑出成就,每4年頒發一次,每次獲獎者不超過4人。
  • 祖籍上海的華裔天才數學家:24歲成美國名校教授,31歲獲菲爾茲獎
    有這麼一位華裔,他24歲被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聘為正教授,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31歲獲得了菲爾茲獎。這個傳奇的數學天才,名字叫陶哲軒。然而,菲爾茲獎於1936年首次頒發,截止2018年,世界上也只有60位數學家獲得。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獨家對話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科學家...
    他開創了碳 - 氫鍵催化和官能團化的新方 法,有利於開發各種多功能、新穎和有益的化合物,並因此獲得 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 「他是個天才,這個傢伙永遠充滿著熱情,並且有著滿腦子的想法。」這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家、沃爾夫獎得主約翰·哈特維格對華裔科學家餘金權的評價。
  • 澳籍華裔陶哲軒創造數學界傳奇 31歲獲菲爾茲獎
    第1頁:一個華裔數學天才的傳奇第2頁:13歲獲奧數金牌   陶哲軒:一個華裔數學天才的傳奇  本報記者 李虎軍  陶哲軒從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手中領走了菲爾茲獎章。  此次與陶哲軒同獲菲爾茲獎的,還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歐克恩科夫(Andrei Okounkov)、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的沃納(Wendelin Werner),以及過著隱居生活的俄羅斯人佩雷爾曼(Grigori Perelman)。而陶哲軒是最年輕的一位。  「陶哲軒是一位解決問題的頂尖高手……他的興趣橫跨多個數學領域,包括調和分析、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和組合論。」
  • 一門出三傑 兄弟皆神童 華裔天才獲數學諾貝爾
    8月22日,在西班牙召開的2006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茨獎由4人分享,31歲的澳大利亞華裔數學家陶哲軒成為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據環球時報報導,菲爾茨獎是著名的世界性數學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陶哲軒榮膺本屆菲爾茲獎,是因為他對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混合分析和堆壘素數論有莫大貢獻。他是本次大會最年輕的獲獎者,卻已發表了80餘篇論文。
  • 「宇宙中最耀眼的腦袋」——天才數學家陶哲軒--中國數字科技館
    他就是陶哲軒,世界頂尖華裔數學家。2012 年5 月14 日報導,來自澳大利亞的天才華裔數學家陶哲軒在研究、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的沃納、過著隱居生活的俄羅斯人佩雷爾曼共同獲得菲爾茲獎,而陶哲軒是其中最年輕的一位,年僅31 歲。
  • 曾是數學神童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獲"數學界諾貝爾獎"
    ·維爾納(法國,左一)、安德烈·奧昆科夫(俄羅斯,左二)、陶哲軒(澳大利亞,左三)以及內萬林納獎得主克萊因伯格(美國,右二)、高斯獎得主伊藤清(日本)的女兒(右一)。本屆菲爾茨獎的另一名得主是俄羅斯的格裡戈裡·佩雷爾曼。 新華社/法新    1975年出生於澳大利亞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曾是一位數學神童,他21歲於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4歲成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鑑於在調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他同時榮膺本屆菲爾茨獎得主。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該共享的是基礎科學而非智慧財產權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該共享的是基礎科學而非智慧財產權 2020-11-20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陶哲軒獲數學突破獎
  • 全球10大公認的天才,華裔陶哲軒上榜,你知道他嗎?
    2、埃瓦裡斯特-伽羅瓦:埃瓦裡斯特-伽羅瓦是是法國一位被評為超級天才的數學家,現代數學中的分支學科群論的創立者 3、陶哲軒:陶哲軒是華裔澳洲人,據了解陶哲軒從兩歲的時候就開始研究數學,他九歲就完成了大學數學,同時在十三歲的獲得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