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出三傑 兄弟皆神童 華裔天才獲數學諾貝爾

2020-11-22 中國僑網

  華聲報馬德裡消息:繼美籍華人數學家丘成桐後,又一位華人數學家登上了數學界的頂峰。8月22日,在西班牙召開的2006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茨獎由4人分享,31歲的澳大利亞華裔數學家陶哲軒成為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據環球時報報導,菲爾茨獎是著名的世界性數學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陶哲軒榮膺本屆菲爾茲獎,是因為他對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混合分析和堆壘素數論有莫大貢獻。他是本次大會最年輕的獲獎者,卻已發表了80餘篇論文。而此前,他還獲得過多個學術大獎,2000年獲塞勒姆獎,2002獲博謝紀念獎,2003年獲克雷研究獎,2005年獲利瓦伊·L·科南特獎。

  陶哲軒的父母為香港移民,陶哲軒則是土生土長的澳大利亞人。陶哲軒很小就顯示出極強的數學天賦,據他父母說,他2歲時就對數字著了迷,教小朋友們數數。他8歲上中學,12歲已讀大學三年級專攻數學,16歲獲得大學榮譽理科學位,1年後完成碩士課程,取得學位。接著他來到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博士學位,24歲時他成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終身數學教授。此外,他還是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最年輕的參賽者,11歲首次參賽,不到13歲已贏得金牌,這個紀錄至今沒有人打破。

  更令人吃驚的是,陶家一門三傑,陶哲軒的弟弟陶哲淵也承繼了家族的「天才」傳統,先後在音樂、西洋棋和數學競賽中獲得多個獎項。最小的弟弟陶哲仁,也是澳洲有名的「神童」。作為這3個天才的父親,陶象國以「幸運」來形容他的家庭,以「快樂」形容他的兒子。「不管他們聰不聰明,我們只是給予他們一切我們所能辦到的,而我的妻子更辭去數學老師之職,以滿足孩子的特別需求。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兩歲就教小朋友數數的數學神童

  陶哲軒1975年出生在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很小就顯示出極強的數學天賦,11歲至13歲,先後獲得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銅牌、銀牌和金牌。在接受國際數學家大會新聞機構的專訪時,陶哲軒說在得知獲得菲爾茨獎後感到驚喜,甚至一直不敢相信,「這個獎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榮譽」。

  當被問及何時開始對數學發生興趣時,陶哲軒稱自己聽父母說,他2歲時就對數字著了迷,教小朋友們數數。他記得自己很小就喜歡玩數字遊戲,但直到上了大學,才真正理解了數學的意義和目的,開始能夠將數學與現實世界以及自己的直覺相結合。

  2006國際數學家大會:菲爾茨獎花落四家

  2006國際數學家大會於22日開幕當天宣布,本屆菲爾茨獎由4人分享,他們分別是俄羅斯的格裡戈裡·佩雷爾曼、安德烈·奧昆科夫和法國的文德林·維爾納與澳大利亞的陶哲軒。

  俄羅斯「數學隱士」拒絕接受菲爾茨獎

  現年40歲的佩雷爾曼在證明龐加萊猜想的過程中作出了奠基性貢獻。然而,頗有隱者風範的佩雷爾曼自從在網際網路上發表了3篇龐加萊猜想的關鍵論文之後不久便銷聲匿跡。儘管受邀參加本次國際數學家大會,但佩雷爾曼似乎並不願意拋頭露面,所以當其他三位獲獎者在如雷的掌聲中從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手中領過獎章時,他仍未出現。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茨獎

  一枚金質獎章和1500美元的獎金,便是菲爾茨獎的全部獎品,似乎遠非諾貝爾獎可比。然而,菲爾茨獎得主贏得的學術聲譽,絕對不遜色於諾貝爾獎得主。這一大獎於1932年第九屆國際數學家大會時設立,1936年首次頒獎,專門用於獎勵40歲以下的年輕數學家的傑出成就。該獎每4年頒發一次,每次獲獎者不超過4人。如此苛刻的獲獎條件使獲得菲爾茨獎的難度甚至超越了諾貝爾獎。


相關焦點

  • 從數學神童到獲菲爾茨獎
    ,成為繼1982年首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教授榮獲菲爾茨獎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這一獎項通常被稱作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1975年7月17日,陶哲軒出生在澳大利亞南部阿德萊德一個香港華人移民家庭。父親比爾·陶是兒科醫生,母親格雷絲是數學教師,他們於1972年從香港移民澳大利亞。早在幼兒時期,陶哲軒就顯示出過人的智商。與其他天才兒童一樣,陶哲軒就在看兒童劇《芝麻街》時自學了英文字母。
  • 澳媒:華裔數學天才咋被西媒與日式數學神童扯上關係
    中新網電 據澳洲《星島日報》報導,正在阿德雷德的澳洲華裔數學天才陶哲軒(Terry Tao)被當地西媒與日式數學補習公文式當地神童扯在一起。南澳的《廣告人報》報導,阿德雷德已出生世界其中一名最佳得獎的陶哲軒,他現時正回家協助南澳推動數學復興。
  • 美華裔天才和澳洲神童合作發現數學新定理
    一名17歲的美國華裔學生與一名同齡的澳大利亞神童一起在網路上合作,發現了一條新的數學定理,可以加快解題速度,甚至比計算機更快。兩人的努力也可幫助解決宇宙中的最大奧秘,且有助於理解星際旅行。據《每日郵報》報導,這兩名年齡均為17歲的「天才」,梁旭明(Xuming Liang,音譯)和澤利克(Ivan Zelich)成功地發展出自己的數學理論。
  • 華裔天才數學家陶哲軒:31歲獲菲爾茲獎,熱愛和堅持比聰明更重要
    菲爾茨獎獲得者、華裔數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二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總決賽的面試主考官……如果說出這一連串的名號與榮譽,你的腦海裡會浮現誰的身影?沒錯,一定是陶哲軒,這位年少成名、橫空出世的數學天才。年少有為,陶哲軒體內流淌著的數學天賦。陶哲軒出生在澳大利亞的一個華裔家庭,父母是香港大學的畢業生,因而他所誕生的家庭也具有十分良好的教育環境。
  • 曾是數學神童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獲"數學界諾貝爾獎"
    8月22日,幾名獲獎者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舉行的2006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他們分別是本屆菲爾茨獎得主文德林·維爾納(法國,左一)、安德烈·奧昆科夫(俄羅斯,左二)、陶哲軒(澳大利亞,左三)以及內萬林納獎得主克萊因伯格(美國,右二)、高斯獎得主伊藤清(日本)的女兒(右一)。
  • 澳洲華裔神童發現新數學定理!
    美國17歲華裔少年梁徐明與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智商高達180的17歲神童澤利克合作發現了一條數學定理
  • 美華裔少年與澳神童合作發現新數學定理
    據中國日報網11月5日轉港媒報導,美國17歲的華裔少年梁徐明(Xuming Liang,音譯)與同齡的澳大利亞的少年澤利克(Ivan Zelich)在網上相識後,經過6個月,合作發現了一條新的數學定理——「梁-澤利克定理」(Liang Zelich Theorum),該定理可協助理解及計算出立體幾何結構,解題速度比計算機還要快。
  • 17歲華裔、澳洲神童發現新定理:改變數學未來
    美國17歲的華裔少年梁徐明(Xuming Liang,音譯)與同齡的澳大利亞的少年澤利克(Ivan Zelich)在網上相識後,經過6個月,合作發現了一條新的數學定理——「梁-澤利克定理」(Liang Zelich Theorum)。澤利克來自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智商高達180。
  • 祖籍上海的華裔天才數學家:24歲成美國名校教授,31歲獲菲爾茲獎
    可見數學的重要性,數學被視為工業的基礎,是各門科學和技術的語言和工具。而數學領域的人才,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絕對是一種無形的財富。有這麼一位華裔,他24歲被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聘為正教授,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31歲獲得了菲爾茲獎。
  • 2名華裔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 麥克阿瑟基金會提供) 紐約舞臺設計師連咪咪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的天才獎。( 麥克阿瑟基金會提供)來自藝術和科學領域、包括2名華人在內的24名傑出人士,29日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的天才獎。得獎者將在未來五年獲得62萬5000元獎金。獲獎的華人,是柏克萊加州大學44歲的無機化學家楊培東,他尋求改變半導體奈米線和奈米線光子學的領域。
  • 華裔數學天才8歲高考得760分,31歲獲數學界諾獎!他會回國嗎?
    前段時間,在世界數學界發生了一起讓學者們沸騰的大事件,一位著名的華裔數學天才號稱找到了一個可以證實世界數學難題「考拉茲猜想」的方法。雖然目前還沒有最終攻克,但卻已無限接近證明,是過去幾十年來的最大進展。
  •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之父:這個天才沒被拔苗助長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之父:這個天才沒被拔苗助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8日 13:44 來源:新聞晚報     資料圖片:2006年8月22日,幾名獲獎者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舉行的2006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他們分別是本屆菲爾茨獎得主文德林·維爾納(法國,左一)、安德烈·奧昆科夫(俄羅斯,左二)、陶哲軒(澳大利亞,左三)以及內萬林納獎得主克萊因伯格(美國,右二)、高斯獎得主伊藤清(日本)的女兒(右一)。
  •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之父:這個天才沒被"拔苗助長"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之父:這個天才沒被"拔苗助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8日 13:50 來源:新聞晚報    (美國,右二)、高斯獎得主伊藤清(日本)的女兒(右一)。
  • 32歲成哈佛史上最年輕華人正教授,華裔物理天才尹希加入美國國籍
    32歲成哈佛史上最年輕華人正教授(終身教授),公派留學的華裔物理天才尹希加入美國國籍。據說他崇尚美國給他灌輸的,科學無國界。難道美國一系列對中國的留學生,華裔科學家以及對中國的科技的打壓,都沒能讓他看清美國的嘴臉嗎?
  • 揭秘各地明星神童成長
    8歲華裔男孩成功考進大學8歲華裔男孩成功考進大學 秘訣為少看電視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華裔男孩凱孝虎8歲時跳級就讀東洛杉磯小區學院,9歲便拿到首個副學士學位,並以優異成績畢業。這位神童最不喜歡的,是被外界叫成「天才」。
  • 麥克阿瑟天才獎華裔得主:沈偉出名陶哲軒最出色
    近些年來獲得該獎項的傑出華人天才包括:   首位獲獎華裔女科學家——莊小威   2003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的莊小威,是該基金會史上頒發的第一名華裔女科學家。據悉,莊小威1987年15歲就開入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991年獲中國科技大學本科學位,1993年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碩士學位,1996年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1997年至2001年在史丹福大學物理系師從諾貝爾物理學獎得朱棣文教授進行博士後研究。34歲就成為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系的雙聘教授。   莊小威利用改進的螢光光譜技術來研究單個分子,從而揭示複雜的生物過程。
  • 他是智商230的數學神童,比天才愛因斯坦和霍金聰明,如今咋樣了
    正常人的智商大概在90-110左右,超過這個標準的都可以稱之為天才了。那世界上智商最高的天才是誰呢?霍金?愛因斯坦?其實目前智商最高的人比這些公認的天才還要高,他的智商高達230,超過普通人的兩倍,他就是華裔科學家陶哲軒。天賦異稟 父母在家教出數學天才 陶哲軒出生在澳大利亞,父母都是高材生,或許是遺傳了父母的超高智商。
  • 20世紀美國追捧天才神童,為何現在放棄了?現實的結局很諷刺
    神童和天才是遙不可及的,被稱之為「別人家的孩子」,他們擁有超高的智商,在別的孩子還蹣跚學步的時候,他們已經表現出驚人的天賦,不是一歲會讀書,就是三歲會彈鋼琴,或者能夠口算出複雜的數字運算,他們可以輕鬆完成對別人來說很難的學習,是無數家長和孩子羨慕和膜拜的對象。
  • 世界著名的十大天才,你知道嗎?最後一位竟然是虛構的!
    今天,小編為大家統計了世界上著名的10位天才,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都是誰吧。No.1 達文西達文西是世界公認的天才之一,也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提到他,很多人會想到他的眾多身份:數學家、畫家、音樂家等等。No.3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威廉詹姆斯席德斯是著名的悲劇天才,他擁有超高的數學及語言天賦,小時候便是有名的神童。他的父親擁有四個哈佛大學心理學和哲學的學位,母親有波士頓大學 的醫學博士學位。他本人年僅4歲就已經熟練掌握法文,到了9歲的時候已經可以在哈佛大學進行四維空間的專題講座。
  • 15歲華裔天才將成英最年輕男博士,13歲拿大學文憑,還會彈鋼琴
    然而,普通人再怎麼努力也很難在13歲就拿到大學學歷,如果有人能做到的話,恐怕就可以稱之為「神童」了。據《每日郵報》12月11日報導,英國華裔少年Wang Pok Lo雖然只有15歲,但卻已經要上博士課程了。13歲時,他利用課餘時間取得了本科學歷,被英國公開大學授予一等數學學位。隨後又在網上學習,拿下謝菲爾德大學碩士學位,被稱為天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