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華裔天才將成英最年輕男博士,13歲拿大學文憑,還會彈鋼琴

2020-12-04 譯眼看世界

要想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天分和努力都很重要。然而,普通人再怎麼努力也很難在13歲就拿到大學學歷,如果有人能做到的話,恐怕就可以稱之為「神童」了。

據《每日郵報》12月11日報導,英國華裔少年Wang Pok Lo雖然只有15歲,但卻已經要上博士課程了。13歲時,他利用課餘時間取得了本科學歷,被英國公開大學授予一等數學學位。隨後又在網上學習,拿下謝菲爾德大學碩士學位,被稱為天才少年。

但他現在仍在一所高中讀書,朋友們都叫他Pok。

Pok出生在香港,2006年移民到英國。據悉,他在2歲時就開始學習算數了。

明年9月,他將在愛丁堡大學攻讀人口健康學博士。在此之前,Pok要完成幾門科目的高等教育考試,以及過16歲生日。

Pok很謙虛地表示,沒想到自己會被錄取,因為很多和他競爭的人都比他年長,還有工作經驗。「我告訴我的朋友時,他們都很驚訝。」Pok說。

Pok預計會在3年後畢業,那時他只有19歲,將成為英國最年輕男博士。他說,希望能繼續學醫。

雖然Pok成績優秀,但他並不是個書呆子。他喜歡和朋友們在一起,而且又會彈鋼琴和吉他,簡直就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他的老師John Wood說,整個學校都為他取得的成績驕傲。「在35年的任教生涯裡,我教過很多有能力的年輕人,但我必須得說,Pok是非常獨特的。他對於數學的天分和才能是非凡的。」

原文來源:dailymail

喜歡我的內容就關注我吧~ 咱們天天相守

相關焦點

  • 32歲成哈佛史上最年輕華人正教授,華裔物理天才尹希加入美國國籍
    32歲成哈佛史上最年輕華人正教授(終身教授),公派留學的華裔物理天才尹希加入美國國籍。據說他崇尚美國給他灌輸的,科學無國界。難道美國一系列對中國的留學生,華裔科學家以及對中國的科技的打壓,都沒能讓他看清美國的嘴臉嗎?
  • 祖籍上海的華裔天才數學家:24歲成美國名校教授,31歲獲菲爾茲獎
    有這麼一位華裔,他24歲被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聘為正教授,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31歲獲得了菲爾茲獎。這個傳奇的數學天才,名字叫陶哲軒。然而,菲爾茲獎於1936年首次頒發,截止2018年,世界上也只有60位數學家獲得。
  • 美密西根大學華裔天才少年14歲攻讀大學雙學位,矢志研究環保製藥
    華裔天才少年丹尼爾,是桑福德實驗室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成員。(網絡圖片) 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的桑福德實驗室,年僅14歲的華裔少年丹尼爾·劉(Daniel Liu)在電腦前埋首研究工作。這位正攻讀化學及計算機科學雙學士的天才少年,是這所世界知名的頂尖實驗室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成員。他今年秋天才加入,負責協助藥廠開發更環保的製藥方式。
  • 華裔18歲天才顛覆量子計算,科學雜誌:他減緩了量子算法的進展
    ——門捷列夫說到天才,很多人會想到智商超群的人,但是其實許多智商超群的人,過了特定的年齡階段,沒有去豐富自己的知識,終究也會變成普通人,華裔少年唐乙文就是一個智商超群的人,2000年出生,18歲的他被稱為天才,顛覆了量子計算,科學雜誌採訪他的時候,曾經寫道:他減緩了量子算法的進展。
  • 江蘇天才少女:15歲被中大小班錄取,34歲時錯過諾貝爾獎
    其中,物理學家DavidN,Seidman和華裔女生物學家莊小威分別獲獎。說起莊小威教授,她曾經是中國科技大學初三班的學生,後來去美國留學,她被業界評為「有天賦的、很執著的科學家」。也可以說,這位才女的人生經歷可謂傳奇。
  • 他是數學天才,8歲高考760分,21歲成博士,24歲成頂尖大學教授
    文/一度歷史觀V在美國出版的《探索》雜誌中,評選出了美國20位40歲以下最聰明的科學家,有兩名華裔科學家入選。其中,數學家陶哲軒位居榜首。而這位陶哲軒,也就是我們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主角。他是數學天才,8歲高考760分,21歲成博士,24歲成頂尖大學教授!
  •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誰?一些媒體報導可能會將這個答案引向一位華裔男性——陶哲軒。據說,他被公認為「智商最高的人物」,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米那卡·格羅斯教授在對其進行測試後發現,他的IQ高達230,遠超愛因斯坦、牛頓、霍金。
  • 18歲華裔天才顛覆量子計算,《科學》他「殺了」量子計算的發展
    時代的發展,伴隨著的是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在現如今的信息化時代中,科技的發展是非常迅速和快捷的,就拿時下最火熱的5G來說,我們中國已經取得了絕對的領先優勢,尤以我們最驕傲的民族企業華為公司的5G技術最著名。
  • 華裔數學天才8歲高考得760分,31歲獲數學界諾獎!他會回國嗎?
    前段時間,在世界數學界發生了一起讓學者們沸騰的大事件,一位著名的華裔數學天才號稱找到了一個可以證實世界數學難題「考拉茲猜想」的方法。雖然目前還沒有最終攻克,但卻已無限接近證明,是過去幾十年來的最大進展。
  • 麥克阿瑟天才獎華裔得主:沈偉出名陶哲軒最出色
    中新網9月24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從1981年創辦以來,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 Foundation)致力於大力支持和鼓勵在創造和改善未來方面有能力並做出了承諾的個人和機構,到今年為止已經為超過500名傑出的個人個機構提供豐厚的天才獎學金(genius grants),其中獲獎華人約15名。
  • 「天才」尹希:8歲自學微積分,31歲成哈佛年輕教授,為何不回國
    從這句話裡面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殘酷的邏輯,那就是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少天才,而且天才的厲害之處真的讓我們這些平凡人都感覺到難以企及,這似乎是一種以努力和智慧都無法比擬的天賦。例如我們本期要聊的主人公就是如此,他8歲就自學微積分,31歲居然就成為了哈佛最年輕的華人教授。
  • 4人獲頒「數學界諾獎」 最年輕獲獎者30歲
    被稱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茨獎當天揭曉,4名數學家獲得這一獎項,最年輕的獲獎人年僅30歲。  這4名獲獎者分別為德國波恩大學教授彼得·朔爾策、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考切爾·比爾卡爾、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教授阿萊西奧·菲加利以及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阿克薩伊·文卡特什。  彼得·朔爾策出生在德國東部城市德勒斯登,是本次獲獎者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年僅30歲。
  • 14歲讀大學,17歲讀博,31歲獲得菲爾茲獎,一路開掛的數學天才
    他被媒體稱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米那卡·格羅斯教授在對其進行測試後發現,他的IQ高達230,遠超愛因斯坦、牛頓、霍金。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陶哲軒,一路開掛的數學天才。1975年7月17日,陶哲軒出生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陶哲軒的父親陶象國和母親均畢業於香港大學。父親陶象國在上海出生並在香港受教育,後來成了一名兒科醫生。母親梁蕙蘭是物理和數學專業的高材生,曾做過中學數學教師。童年時的陶哲軒不僅是個濃眉大眼的萌娃,更是早早地顯示出了過人天賦——兩歲時,他就開始教比自己更大的孩子數數;三歲時,還會用洗滌劑在玻璃上噴寫算術。
  • 「華裔天才」馮奚喬:曾17歲進北大、20歲讀哈佛,34歲在法國去世
    七歲時,開始學習小提琴。他就是參加文革後首次高考,從高二考入北大的馮奚喬,當時年僅17歲。1960年10月1日,馮奚喬出生在北京,經歷文革後首次高考,成為了北京大學物理系的學生。在那個人才匱乏的年代,湧現出了大量的人才,而馮奚喬就是其中之一。
  • 8歲自學微積分,31歲成哈佛最年輕華人教授,天才尹希為何不回國
    今天介紹的這位天才,8歲自學微積分,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的華人教授,但卻不再回國,這究竟是為何呢?"開掛"的一生他叫做尹希,1983年出生在河北保定的書香門第。尹希的父母都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都擔任國家級別地質工程師,從小在學術氛圍濃厚的家庭中成長,尹希小時候展現出自己不一樣的一面。
  • 82歲「左手鋼琴家」格拉夫曼提醒中國父母
    本報記者 李紅豔 昨晚,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內坐滿了觀眾,他們靜靜聆聽一位鋼琴大師的藝術經歷與感悟。這位大師就是即將於本周五在大劇院舉辦獨奏音樂會的82歲鋼琴演奏家加裡·格拉夫曼。關於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鋼琴大師,人們最關心的可能是他「左右演奏」這一獨特風格。1979年,格拉夫曼的右手與鋼琴家萊昂·弗萊舍一樣,患上了局限性肌肉障礙這一職業病。對於一位鋼琴家而言,這幾乎等於被宣告了演奏生涯的終結。當現場主持人小心翼翼地問到這件事時,格拉夫曼沉默片刻,拿起了話筒。「其實,我不太願意談及這段經歷。」
  • 華裔天才數學家陶哲軒:31歲獲菲爾茲獎,熱愛和堅持比聰明更重要
    沒錯,一定是陶哲軒,這位年少成名、橫空出世的數學天才。年少有為,陶哲軒體內流淌著的數學天賦。陶哲軒出生在澳大利亞的一個華裔家庭,父母是香港大學的畢業生,因而他所誕生的家庭也具有十分良好的教育環境。為了驗證這一猜想,陶氏夫婦在陶哲軒三歲時,就將其送到一所私立小學接受教育。雖然陶哲軒能夠理解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但是他的年齡實在是太小,也無法與比他大四五歲的孩子正常的交流玩耍,於是,陶哲軒的母親決定將他接回家中,在送他上幼兒園的同時,親自教育和輔導。
  • 世界10大天才,智商最高的天才是華人後裔
    8.尤迪特波爾加尤迪特波爾進今年38歲,智商170。匈牙利西洋棋手,她出道以來一直參加男子西洋棋比賽,15歲的時候就成為了西洋棋特級大師,這在世界歷史上是最年輕的西洋棋特級大師。在世界十大天才中智商排名第八,她在西洋棋的國際比賽上為國家獲得了很多榮耀。
  • 澳籍華裔陶哲軒創造數學界傳奇 31歲獲菲爾茲獎
    第2頁:13歲獲奧數金牌   陶哲軒:一個華裔數學天才的傳奇  本報記者 李虎軍  陶哲軒從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手中領走了菲爾茲獎章。  此次與陶哲軒同獲菲爾茲獎的,還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歐克恩科夫(Andrei Okounkov)、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的沃納(Wendelin Werner),以及過著隱居生活的俄羅斯人佩雷爾曼(Grigori Perelman)。而陶哲軒是最年輕的一位。  「陶哲軒是一位解決問題的頂尖高手……他的興趣橫跨多個數學領域,包括調和分析、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和組合論。」
  •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34歲與諾貝獎擦肩,揭秘天才女科學家的成長...
    Seidman 與華裔女生物學家莊小威分別獲此殊榮。華裔女科學家莊小威說到莊小威教授,她曾是中科大少年班的學生,後赴美求學,被業內評價為「有天賦的、執著的科學家」,而當我們翻開這位天才女性的人生履歷,堪稱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