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新一代全光晶片,首位華裔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加盟上海理工大學

2020-12-05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近日,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顧敏全職加盟上海理工大學,出任校務委員會執行主席。

圖片來源:上海理工大學

此前,他辭去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副校長職務。與他一起回國入職上理工的,還有陳希、欒海濤、張啟明3位青年科研人員。

這個高水平團隊的科研領域是光學工程,他們將在上理工重點研究類腦全光學計算,為集成光電路和人工智慧產業提供新一代全光晶片。

與傳統的微電子晶片相比,光學晶片速度更快、能耗更低,是業界看好的新一代主流晶片。顧敏課題組在光碟上創造的9納米線寬世界紀錄,為研發這種晶片提供了「領跑」技術。類腦晶片,是要顛覆傳統計算機及其晶片的馮·諾依曼結構,通過模擬人腦結構和運行機制,讓計算機變得更智能、更節能。

根據顧敏的構想,上海有必要建立一個有上百名員工的科研機構,組織納米光子學、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研發人員聯合攻關。上理工人事處處長姚儉說,為支持顧敏團隊探索前沿領域,校方正積極為其申報上海市高峰人才,在未來3年內擬投入科研經費、人員經費等約4800萬元,並取得上海市相關支持。

顧敏院士是首位華裔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學院院士。201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曾任澳大利亞斯威本大學副校長及傑出教授、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主管科技創新創業的副校長及傑出教授。他還是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中國科學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校對/小北)

相關焦點

  • 上海理工大學顧敏院士蒞臨中英國際學院調研指導工作
    上海理工大學顧敏院士蒞臨中英國際學院調研指導工作上海理工大學中英國際學院調研國際化建設工作,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陳海瑾與特聘研究員欒海濤陪同調研。
  • 緬懷美國首位華裔大學校長、熱學家、教育家田長霖
    緬懷美國首位華裔大學校長1956年到美國肯塔基州留學,在種族歧視、白人佔優勢的異國,以最短的時間攻下碩士、博士學位;26歲成為伯克利加大最年輕的"傑出教授獎"得主;1960年後歷任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機械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伯克利加州大學副校長、執行副校長,1990年,在白人驚嘆的眼光中,田長霖接任伯克利加大第七任校長,成為該校創校122年來首位亞裔校長,也締造了第一位華裔人士擔任美國頂尖大學校長的新記錄。
  • 盤點醫療領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華裔院士,及他們所引領的...
    2018年5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在官網上公布了新一屆美國科學院院士名單。基於在原創性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與持續成就,84名美國科學家以及21名外籍科學家當選新一屆美國科學院院士。截至目前,美國國家科學院在職院士總數達到2382名,外籍院士為484名,其中,有190人獲得諾貝爾獎。
  • 2020年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公布
    2020年5月25日,澳大利亞科學院(AAS)公布新增24位院士名單,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CSIRO)海洋與大氣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CSHOR)主任蔡文炬教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林秉江(PING KOY LAM)兩位華裔科學家當選為2020年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
  • ...少年班 莊小威 院士名單 院士增選 科學院院士 美國史丹福大學...
    東方網5月10日消息:日前,美國科學院公布84名新晉美國科學院院士名單。本次院士增選中共有3位大陸華裔當選,中國科大少年班校友駱利群、莊小威名列其中,另一名大陸華裔科學家董欣年為武漢大學校友。  駱利群是中國科大少年班81級校友,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生物系教授。
  • 中國科大少年班兩校友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東方網5月10日消息:日前,美國科學院公布84名新晉美國科學院院士名單。本次院士增選中共有3位大陸華裔當選,中國科大少年班校友駱利群、莊小威名列其中,另一名大陸華裔科學家董欣年為武漢大學校友。  駱利群是中國科大少年班81級校友,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生物系教授。
  • 5年引進了5名全職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全職加盟南京大學
    「TOP小編」注意到,這是蘇州校區開工以來引進的首位全職院士!徐祖信院士的加盟,標誌著蘇州校區「五大學科群」的建設正式吹響了號角,標誌著環境與健康學科平臺正式揚帆起航,將成為蘇州校區學科建設的新品牌,成為南京大學與蘇州名城名校融合的新亮點。
  • 美籍華裔晶片專家馬佐平:眾大佬助力華為,國家持續投入晶片研發
    近日的華為遭遇史上最嚴峻晶片危機,牽動著億萬同胞的關注。其中,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微納電子美籍華裔科學家馬佐平,在採訪中提出"華為應該韜光養晦,不要老說自己是第一"的言論引發網友爭議。還有人說:如果任總低調,整個國家都沒有這麼高的愛國士氣,也不可能調動那麼多企業家投資晶片研發的隊伍的熱情!
  • 江西又多一位院士!江風益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南昌大學江風益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院士,這是南昌大學本土產生的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標誌著南昌大學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南昌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獲得者江風益教授,當選新晉中科院院士。恭喜!!江西又多了一位院士!
  • 美國工程院士馬佐平雖然身居美國,一直心繫中國的晶片研發!
    、中科院外籍院士。2003年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2005年獲世界電子與電機工程學會「安德魯·葛洛夫大獎」,此獎每年只頒發給一名給對計算機科技有卓越貢獻的世界級研究者。2006年獲美國半導體協會「大學研究大獎」,是獲得此獎項的首位華人。 2008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孫立成院士全職加盟西湖大學,成為2020年首位入職的講席教授
    近日,中科院外籍院士孫立成全職加盟西湖大學,全職加入西湖大學理學院。孫院士是2020年該校入職的首位講席教授。孫立成院士,是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也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國家傑出教授(VR Rdsprofessor)、瑞典皇家工學院講席教授。孫院士是國際知名的化學家、人工光合作用領域高級專家、是「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 亞太材料科學院新當選院士出爐—新聞—科學網
    會議選舉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45名。其中我國大陸有13人當選,包括(以姓氏筆畫為序):毛新平(寶武研究院)、介萬奇(西北工業大學)、劉日平(燕山大學)、吳峰(北京理工大學)、單智偉(西安交通大學)、周少雄(北京鋼鐵研究總院)、張志東(中科院金屬所)、洪友士(中科院力學所)、姚燕(中國建材院)、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徐堅(中科院化學所)、褚君浩(華東師範大學)、潘復生(重慶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張金龍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新聞—科學網
    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公布,華東理工大學張金龍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外籍)。該院院長Sierd Cloetingh教授特來信向張金龍表示祝賀,同時邀請張金龍參加2019年10月23-25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召開的年度院士大會暨新院士慶典儀式並作演講。
  • 高福、顏寧、鎖志剛等華人科學家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中,約40%是女性學者,創下了歷年之最。四名華人學者為新晉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高福。2017年,顏寧離開待了10年的清華大學,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蒂爾曼(Shirley M。 Tilghman)終身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Jue Chen。Jue Chen(陳覺),結構生物學家,洛克菲勒大學WILLIAM E。 FORD講席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研究員。
  • 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11月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75名。
  •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張金龍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作為歐盟的「國家科學院」,擁有70多位諾獎得主的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日前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7位中國科學家當選為歐科院外籍院士。其中,3人來自中科院系統,其餘來自高校,有1人來自上海——他就是華東理工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金龍。
  • 中科院增選的外籍院士都是誰?和中國有哪些情緣?
    今天(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最終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
  • 四名華人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院士 含一蘇州人
    2016年院士增選結果,共有84位知名學者當選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來自14個國家(地區)的21位學者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在其新聞中認為這些當選人的卓越的原創性研究得到廣泛認可。至此,美國科學院院士總人數達到2291人,外籍院士人數達到465人。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國際著名納米技術專家戴宏傑、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分子病毒學教授孟祥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教授楊培東等三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安芷生當選2016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14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了解一下?
    11月27日,第28屆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大會在義大利裡雅斯特召開。新一屆院士名單揭曉,本次大會共增選了46位院士,其中14位來自中國。;2017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