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籍華人院士馬佐平:中國晶片讓人「恨鐵不成鋼」
談及近期「華為晶片危機」,美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耶魯大學講座教授、微納電子科學家馬佐平,在採訪中給出上述評論。這位 75 歲的美籍華人,幾十年來雖然身在美國,但一直關注著中國晶片。圖 | 馬佐平(來源:受訪者供圖)馬佐平認為,任正非應該像鄧小平一樣,不要老說自己多厲害,應該悶下聲來,好好提升晶片製造能力。
-
美籍華裔晶片專家馬佐平:眾大佬助力華為,國家持續投入晶片研發
近日的華為遭遇史上最嚴峻晶片危機,牽動著億萬同胞的關注。其中,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微納電子美籍華裔科學家馬佐平,在採訪中提出"華為應該韜光養晦,不要老說自己是第一"的言論引發網友爭議。1993年以來,馬佐平幾乎每年回國,多次到中國航天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清華北大、山東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等科研機構和大學講學;1994年至2000年間,馬佐平研究小組與中科院新疆物理所的輻射效應小組密切合作,使中科院新疆物理所成為中國的半導體器件輻射效應研究中心之一;2005年,馬佐平院士與北大微電子學研究院王陽元院士合作共同成立了北大
-
中科院外籍院士:46億資金打水漂,大型晶片項目「爛尾」背後癥結是...
馬佐平:在 2014 年國家大基金成立的時候,我曾向相關負責人諫言,建議從大基金中拿出一部分錢來做基礎研究,做技術紮根,雖然業績要到 5~10 年後才能看到,但是這個非常重要。DeepTech:我們能否從根源上避免部分地區亂撒錢搞晶片的方式?馬佐平:可以參考國外的決策經驗,比如在美國,別說幾千幾萬億的項目,就是只有幾個億的項目,政府推進工程發包之前,也會請很多專家組成顧問團,各種審核,怎樣花錢,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細節都要規劃到了,至少要推敲幾個月。
-
四次落選我國院士,當選美國院士,李愛珍心繫祖國,無怨無悔
對於我國科學家而言,最大的榮譽就是獲得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頭銜。要想獲得兩院院士,就必須要在某一個科研領域有卓越的貢獻。李愛珍,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科學家,畢業於復旦大學,本來是從事稀土金屬和金屬化學冶金方面的研究,並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
心系桑梓的陳芬兒院士
近年來,在撫州市科技事業蓬勃發展的熱潮中,在贛撫大地創新驅動發展升級的進程中,不時閃現著一位潛心科研事業、攀登學術高峰、情系故鄉發展的科學家身影,並成為撫州人引以為豪、津津樂道的科技人物典範,他就是從撫州市崇仁縣走出的,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芬兒。
-
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集微網消息,當地時間 2020 年 2 月 6 日,美國工程院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單,其中,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建人、首席科學家鄧中翰當選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著名人工智慧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
國產晶片的落後,從美國楊培東院士開始
中國5G晶片能發展起來,有了19歲的申怡飛幫助。出生於江蘇的楊培東,決定去往美國發展,出生於河南的申怡飛決定幫助中國人發展5G。28歲的楊培東成功協助美國斷供中國晶片,有人問美國楊培東院士為什麼要去美國發展呢?
-
莊小威:14歲考上中科大,留學後入籍美國,也曾貢獻中國
莊小威的頭銜很多,比如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物理學雙聘教授等。除此之外,莊小威還是一位神童,是我國著力培養的學生,不過留學後入籍美國。莊小威,1972年出生於江蘇省如皋市。她的父母親均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
美籍院士說華為要是韜光養晦,就不會被限制了,現在是自找的?
美籍院士說華為要是懂得韜光養晦,就不會被美國限制了。首先說一下,這個美籍華人院士叫馬佐平,他是世界著名的微納電子科學家。原籍浙江東陽, 1945年11月生於甘肅省蘭州市,美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現任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耶魯大學電機系系主任、耶魯大學微電子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天津大學名譽教授。
-
美籍華人院士吐露真相,這才是中芯國際的短板
,這也直接導致了國內在晶片方面一直處於落後的水平,對晶片的進口存在著很大的依賴。也就是說,離開了臺積電,華為高端晶片的供應就無法得到保障,而限制臺積電為華為供應晶片正是美國這次晶片封鎖的主要手段。 美籍華人院士吐露真相 既然中芯國際和臺積電的差距並不在於光刻機,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了臺積電領先了這麼多呢?近日,美籍華人院士馬佐平針對這一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中芯國際的主要差距在與人才的數量和質量。
-
國產化,中國科學家研發量子晶片,美國不再是獨一無二
要問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品牌,如果是幾年前,很多人都會說是美國的蘋果和韓國的三星,它們幾乎壟斷了全球手機市場,但如今要再這樣問,那麼就會多出一個中國華為,別的不說,華為近年來在海外市場的開拓是有目共睹的。但經歷過美國封殺事件後,大家都開始明白,如果想走得更遠,那麼手機必須擁有自己的「芯」。隨著5G時代的到來,華為開始再次發力,甚至開始超越老牌的蘋果和三星,在中國市場上,華為、蘋果和三星所佔份額開始出現較大的變換。
-
李愛珍:申請中國院士四次都被拒絕,美國卻把她列入國家外籍院士
李愛珍是中國的女科學家,她是真正將科研事業當成自己生命的人,其努力程度讓很多同事都覺得敬佩。 她的努力讓中國在高科技領域有了一定的成績,然而這樣一位敬業的科學家,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都沒有成功,最後成為了美國的院士,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彭清華會見美國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主席李大西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守帥)8月22日下午,省委書記彭清華在成都會見美國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主席李大西一行,雙方圍繞深化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合作交換了意見。彭清華對美國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的各位院士、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來川考察訪問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科技創新情況。彭清華說,四川是中國的經濟大省、人口大省,科教資源豐富、科研人才眾多,科技創新基礎良好、潛力巨大。
-
量子手機或將問世,中國科學家研發量子晶片,美國不再是獨一無二
眾所周知在華為沒有崛起之前,美國蘋果以及韓國三星壟斷全球大半手機市場,其中以這兩個手機使用的晶片最為關鍵,一個好的晶片可以決定一部手機真正價值。隨著華為近年來異軍突起,佔據國內半壁江山,目前很多人開始逐漸接受華為這個品牌,這一點國人在支持中國製造方面,表現得非常不錯。
-
張首晟幫華為研發5G晶片,成功後卻在美國暴斃,他到底因何而死?
隨著2020年的到來,世界正式進入5G時代,而在這條道路上我們中國卻是遙遙領先世界,即使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在5G方面和沒法和我們比,而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是因為華為對整個中國5G行業的貢獻,作為一家通訊起步的公司,華為早早就把目標對準了5G,於是在各種技術人才合力探索了十年後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
中國院士突然宣布,中國晶片發起「反擊」!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正式宣布,南京網絡通訊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經研製出了CMOS毫米波全集成通道相控晶片,目前已經完成封裝和測試。也就是說,我們國家已經在成功突破了5G毫米波晶片技術。也是成功打破了西方國家的壟斷,並且這項技術是由我們國家自主研發而成,可以將5G晶片的成本降低98%。
-
美國夢碎?中國院士發出「警告」後,華為也開始行動了
英偉達收購ARM的美夢今年9月份,據國外媒體報導稱,美國科技公司英偉達將以4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晶片架構巨頭ARM,引起了整個半導體行業的震動。如果這次併購計劃成功,那麼將創造晶片市場有史以來金額最高的交易,而美國的科技實力也會進一步增強,對其他國家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
-
李愛珍4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成為美國院士,卻一直為中國奉獻
就像「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一樣,每個科研人員的夢想則是能有朝一日成為中國的院士,那將是多麼的榮耀。不過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不能成為中科院的院士並不能否認一個人的能力,相反袁隆平爺爺比很多院士們更加出色。
-
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入選美國科學院,稱:這是中國驕傲
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入選美國科學院,稱:這是中國驕傲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大豐收的同時著名材料學家、現年84歲的李愛珍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一生致力於我國新型材料研發,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成為了中國第十一位入選美國科學院的外籍但是,當記者問她有何感想時?她依舊說:「這是中國驕傲!」
-
天大教授張浩在美國被定罪,美國打擊中國晶片的又一張黑網
先說下為什麼美國會打擊中國晶片,甚至5G技術。這事要從1969年說起,那時候美國剛誕生網際網路,而中國正在鬧文革,相對而言,都沒有意識到科技改變命運。但是到了1994年,網際網路開始商業運營,實現商業互通。